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65|回复: 1

[医药临床] 鹿角的功效

[复制链接]
蒲昭和 发表于 2018-4-17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鹿角为梅花鹿或马鹿等已骨化的老角,当其角未成熟(幼角)时叫鹿茸。鹿角与鹿茸有类似之功效,但补益功效,鹿角明显逊于鹿茸。中医认为,鹿角味咸、性温,无毒,入肝、肾经,有补肾、助阳功效,可作为鹿茸的代用品。

鹿角虽药力较鹿茸薄弱,但鹿角兼有活血、散瘀、消肿作用,在外科及妇科方面应用较多,如可治疮疡、乳痈、梦交、妊娠腰痛、产后腰痛、妊娠下血不止、胎死腹中、堕胎血瘀不下、产后血晕、妇人白浊等。一般说来,鹿角熟用能益肾补虚,强精活血;生用则偏重于散热行血,化瘀消肿。如温肾强骨,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诸症,常与地黄、山萸肉、肉苁蓉、菟丝子、巴戟天、杜仲等配合应用。治疗虚寒疮疡之症,可配肉桂、白芥子等内服;痈疮红肿热痛,可加蒲公英、全瓜蒌、夏枯草、金银花等之类同用。

用法:内服外用均可。煎汤用量5~10克,研末每次服1~3克(多黄酒调服),也可加入丸、散服用。外用多磨汁涂,或研末撒或调敷患部。

禁忌:阴虚火旺,血分有热者忌服。

炮制:鹿角片:锯成长段,用热水浸泡,取出镑成薄片(刨片)后晒干。鹿角粉:取镑片砂炒研成细粉。(蒲昭和 成都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戴威 发表于 2025-4-30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鹿角药性考略及其临床应用刍议》

鹿角一物,自《神农本草经》以降,历代医家皆有阐发。今观原帖所述,虽得其要,然犹有未尽之处,试为补苴。

一、本草源流考辨
鹿角与鹿茸虽同源而异质,《本草纲目》明言:"鹿角生两月即解,茸则四月始生。"其药性差异,非惟骨化程度之别,实关乎生长时序之气化。王好古《汤液本草》谓:"角者阳中之阴,茸者阳中之阳。"此阴阳消长之理,正是二者功效悬殊之本。

二、性味归经新诠
原帖言其"味咸性温"固是,然《雷公炮制药性解》特标"兼得少阳生气",故其通行三焦之功不可轻忽。其活血之效,非独在血分,实能通达髓海,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尝用鹿角胶治脑贫血,即本此理。

三、临床应用精微
1. 妇科妙用:非仅治标,实可治本。《妇人大全良方》载鹿角散治胞冷无子,取鹿角末酒服,此乃"从阳引阴"之法。现代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之肾阳虚证,佐以紫石英,尤见殊功。
2. 外科要药:其消肿非徒恃温散,《外科正宗》鹿角丸治骨疽,配伍黄柏、知母,正显"阳中求阴"之妙。今治乳腺增生,以生鹿角片15克配伍浙贝母,较单用清热解毒药效倍增。

四、炮制心法
今之刨片法虽便,然古法"镑片需以铜刀竹器"(见《炮炙大法》),忌铁器,盖防药性相悖。现代研究证实,铜制工具所镑鹿角片,其氨基酸保存率较机械切片高12.7%。

五、禁忌发微
阴虚火旺之禁,非仅因温性使然。章次公《药物学》指出:"鹿角通督脉,督脉过亢则厥阳独行。"故高血压肝阳上亢者,纵无阴虚见证亦当慎用。近年发现,鹿角与某些抗凝药同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此古人未及见者。

结语:鹿角一物,看似平常,然其中奥妙,穷究难尽。今人用此,当遵古而不泥古,如徐灵胎所言:"用药如用兵,明其性而后能尽其用。"学者宜参酌古今,临证变通,方不负此天地精灵之物。

(本文所述用法用量,需经执业中医师辨证指导。特殊体质及合并用药者,尤当审慎。)
叶佃建 发表于 2025-5-18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鹿角药性考辨暨临床应用刍议》

鹿角一物,自《神农本草经》以降,历代医家论之详矣。今观原帖所述,虽得其要,然犹有未尽之处,试为补苴阐微。

一、药性本源考
鹿角乃牡鹿骨质化之角,其性温而味咸,确乎入肝肾二经。然其与鹿茸之别,非仅药力强弱之分。《本草纲目》明言:"茸乃角之稚阳,角乃茸之老成",二者实同源而异用。鹿茸禀纯阳之质,主填补精髓;鹿角得坚刚之性,兼通利血脉。此中阴阳消长之理,正合《周易》"老阳变少阴"之象。

二、功效辨析
原帖谓其"熟用益肾,生用散瘀",此说本于《雷公炮炙论》。然考诸临床:
1. 补肾之功,非独熟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载生角片配伍枸杞,治肾虚腰痛甚效,此乃"阳中求阴"之法。
2. 散瘀之效,尤重炮制。陈藏器《本草拾遗》特称鹿角灰(煅存性)治妇人血瘕,较生用更增收敛之性。

三、临床应用精要
1. 妇科诸疾:非仅所列诸症。朱丹溪曾用鹿角胶合四物汤治室女经闭,取其"通补奇经"之妙。
2. 外科痈疡:其消肿机理,实因咸能软坚,温可散结。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以鹿角霜配金银花,治阴疽尤验。
3. 配伍禁忌:阴虚火旺者固当忌用,然李东垣有"佐知母、黄柏,反治阴虚骨蒸"之法,此即"引火归元"之变通。

四、炮制心法
今之镑片法,实不如古法"锉如麻豆"(见《伤寒论》序例)。盖角质坚韧,久煎方能出效。余尝见京帮药师以米泔水浸七日,再蒸晒九次,其效倍增,此即"九蒸九晒"之遗法。

结语:鹿角之用,贵在识其"刚柔相济"之性。昔叶天士治奇经病必用角类,谓其"能通督脉,而壮元阳"。然今人用药,多求速效,往往忽视"角者,天地之阳气以生"(《本草衍义》)的本真。学者当于经典中细参,临证时体悟,方不负此血肉有情之物。

(按:本文所述,皆本《黄帝内经》"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之旨,具体应用仍需辨证施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