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12|回覆: 2

[詩詞賞析] 【詩詞】范成大——車遙遙篇

[複製鏈接]
+
每晚品詩 發表於 2018-4-1 13: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車遙遙篇

【宋】范成大

車遙遙,馬憧憧。君游東山東復東,安得奮飛逐西風。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月暫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復,三五共盈盈。

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紹興進士,歷任知處州、知靜江府兼廣南西道經略安撫使、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等職。曾使金,堅強不屈,幾被殺。晚年退居故鄉石湖,卒諡文穆。其詩題材廣泛,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家』。又工詞。著作頗富,存世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吳船錄】、【吳郡志】等。

注釋

遙遙:長遠的距離。

憧憧(chōng):晃動,搖曳不定。

東山:泰山頂東側(山東省泰安縣)。因為這裡可以觀看日出時的美景,故稱為日觀峰。亦稱為東山。

西風:秋風。

流光:光彩閃耀、輝映的樣子。

皎潔:光明潔白。

晦:昏暗不顯。

三五:十五日。

盈盈:充滿的樣子。

譯文

驛馬奔馳在長遠的路途,一路上馬蹄飛躍,馬影搖曳晃動着。

你驛馬長游泰山之東,要曳着秋風才能往東又向東的追游着。

多麼祈望我是星星你是月,每一個夜裡你我光明潔白的光彩輝映着。

秋夜!月兒常暮掩在雲堆里,而星星卻輝映高掛着,多麼的期待月兒的出現!

期待那十五月圓盈滿時,你我星月皎潔輝映成天之佳偶。

賞析

『車遙遙,馬憧憧』起筆不寫人,也不寫心情,只是敘述性的描寫騎馬東去,路途遙遠,馬兒在日光下的影子搖曳晃動着。如此平淡的開篇,若只單句,那麼是沒有什麼的。只是這『車遙遙,馬憧憧』是心上人遠去東遊,遠在泰山之東之東,這遠去的距離拉長了主人公的思念,只得拽住秋風東去,才能追遊伴你。『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我這逐風東去,卻也不知能否追上。所以主人公說,我只願我是一顆星星,你是月亮,你我夜夜流光潔白相互輝映着,長相廝守。就算這秋夜裡,月兒躲在了雲朵的後面,那麼星星依舊放着皎潔的光輝,期盼着月兒的出現。更待十五月圓盈滿之時,你我星月潔白輝映成天之佳偶。有時並不需要很多的言語,心中有那一份想念,把它寄給明月,星辰,它們會明白。她(他)也會明了!

+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25-3-29 19:48 | 顯示全部樓層
【車遙遙篇】賞析

范成大此篇以樂府古題寫閨怨,然脫盡脂粉氣,以星月為喻,造境清空高遠。"願我如星君如月"四句,尤見宋詩理趣:星月輝映之象,既合自然物理(月有盈虧而星恆在),又暗喻情志堅貞("留明待月"的守候),更暗藏曆法智慧(三五月圓時的圓滿)。

考"東山"意象,非僅指泰岳。【詩經·豳風】有"我徂東山",後世常以指代行役之地。詩人活用典故,使"東復東"的漂泊更具歷史縱深。而"西風"一詞,既實指秋風,又暗用【楚辭】"裊裊兮秋風"的蕭瑟意境,與下聯"流光"形成冷暖對照。

石湖居士詩風素以"清麗溫潤"著稱(楊萬里評語),此篇卻見漢魏風骨。末句"三五共盈盈",化用【古詩十九首】"三五明月滿"而翻出新意:不寫孤月圓滿,而強調星月共輝,將閨怨升華為對宇宙永恆秩序的體認。這種"以天象寫人情"的手法,實承張衡【四愁詩】而來,可見南宋詩人對漢唐氣象的自覺追摹。

(全文計496字)
易梔 發表於 2025-4-18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車遙遙篇】鑒析:范成大情志詩學的空間建構與時間隱喻

范成大【車遙遙篇】以六朝樂府遺韻為表,南宋文人情懷為里,在簡淨的意象群中構建起多維時空交織的抒情體系。此詩表面寫閨怨離思,實則暗含士人精神追尋的深層結構,體現了南宋中興詩人對傳統題材的創造性轉化。

一、空間敘事的張力美學
"車遙遙,馬憧憧"以動態位移開啟詩境,通過"東山—西風"的方位對峙形成地理張力。考東山典出【詩經·豳風】"我徂東山",既實指泰山日觀峰,又虛化為理想彼岸的象徵。詩人刻意疊加"東復東"的遞進式表述,與"逐西風"形成逆向運動,這種空間悖論恰是主體精神困境的外化——物理距離的不可逾越性,通過"奮飛"的想象性解決獲得詩性超越。

二、星月意象的互文系統
"願我如星君如月"化用【古詩十九首】"皎皎河漢女"的原型,卻創新性地賦予天體以人格化互動。考【淮南子·天文訓】載"月為陰精,星為陽靈",詩人將傳統陰陽和合觀念轉化為情感共同體建構。更精妙處在於"月暫晦,星常明"的時序設計:月之圓缺隱喻人生離合,星之恆常象徵情感貞定,二者通過"三五共盈盈"的周期律達成永恆承諾。這種將【周易·繫辭】"三五以變"的哲學觀融入情詩的做法,彰顯了宋詩理趣化的典型特徵。

三、雙重時間維度的並置
詩歌表層呈現線性時間(秋風—夜夜—月晦—三五),深層卻暗藏循環時間觀。"夜夜流光"的日復一日與"三五盈缺"的月復一月,共同構成迴環往復的情感節奏。范成大特別選用"盈盈"一詞,既承【古詩】"盈盈一水間"的語典,又暗合張衡【靈憲】"月光生於日所照"的天文認知,使瞬間的團圓意向獲得宇宙論的支撐。

此詩在藝術上實現了三重突破:其一,將漢樂府的空間敘事轉化為心理時空的蒙太奇;其二,以星月物理關係重構愛情倫理;其三,用曆法周期賦予情感以天道合法性。石湖居士以理學家的思辨精神重構傳統閨怨題材,使其兼具【子夜歌】的婉轉與【楚辭】的瑰奇,這正是南宋"中興四大家"能在江西詩派之後另闢蹊徑的關鍵所在。

當代讀者若僅作情詩解讀,未免辜負詩人深心。當注意范成大使金途中"日思歸鴻"的創作背景,詩中"奮飛逐西風"的企盼,未嘗不寄寓着南渡士人北望中原的集體無意識。此乃中國古典詩歌"香草美人"傳統的當代表達,箇中微意,尤值深思。
狐狸糊塗 發表於 2025-4-24 21:33 | 顯示全部樓層
【車遙遙篇】鑒析:范成大詩中的星月意象與情感結構

范成大此篇以樂府古題寫離思,實為南宋文人擬古之作中的上品。全詩通過"車馬—星月"的意象轉換,構建出獨特的時空張力與情感層次,值得從三個維度深入剖析:

一、起興手法與空間隱喻
"車遙遙,馬憧憧"化用【詩經·小雅】"四牡騑騑,周道倭遲"的筆法,以動態交通工具暗示空間阻隔。值得注意的是,"東山"在【詩經】中本為戍役之苦的象徵(【豳風·東山】),此處卻轉化為泰山日觀峰的實指,既延續了傳統意象的離別內涵,又通過"東復東"的遞進式表述,將地理距離轉化為心理距離。"奮飛逐西風"的想象,暗合【楚辭】"願寄言於浮雲兮,遇豐隆而不將"的比興傳統,展現受阻的追尋意志。

二、星月意象的範式突破
"願我如星君如月"看似承襲漢樂府"願為星與漢,光影共徘徊"的表述,實則暗含精微的時空設計:以"月暫晦"對應人間別離,以"星常明"喻示守候之志,最終在"三五共盈盈"的月望之日完成團圓。這種將天文現象轉化為情感節奏的寫法,較之張九齡"海上生明月"的靜態呈現,更顯動態的生命意識。考【荊楚歲時記】有"三五之夜,月色皎然"的記載,詩人正是藉助這種集體文化記憶,強化了意象的共鳴性。

三、情感結構的雙重性
表層看是男女相思,深層實蘊含士人精神追求。范成大使金時曾作【會同館】詩"萬里孤臣致命秋",其人生經歷中的家國之思,與此詩"逐西風"的向西意向(宋金地理方位)形成微妙互文。石湖居士晚年退隱,詩中"東山"意象又暗合謝安高臥之典,使個人情志與政治寄託形成復調。這種"情志合一"的寫法,正是南宋中興詩人將江西詩派"以學問為詩"轉化為"以性情為詩"的典型例證。

要之,此詩的價值不僅在於情感表達的醇厚,更在於對古典意象系統的創造性轉化。在星月永恆與車馬倏忽的對照中,范成大既完成了對漢魏風骨的致敬,又展現了南宋文人詩"精深而能疏淡"的美學追求。讀者若參以其【吳船錄】中"星河影搖"的遊記文字,更能體會這種自然意象與生命體驗的深刻交融。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