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17|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楷書主筆規律·主次分明,更具魅力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3-31 13: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主筆即字中的主題筆畫,一個字只有一個主題筆畫,其他筆畫皆為從屬筆畫。從屬筆畫應讓位於主筆,不可喧賓奪主,所以寫主筆時應張揚放開,寫從筆時應抑制收縮。這就是主筆優先規律。

一、主以長橫為主筆的組合

1、長橫作地載時多與短橫組合,要把握長細短粗、長俯短仰的特點;長橫右端不可過長,且須下壓,以保證整字的重心平穩;

16cc67be2cba031b4364b28f88b1c5fe.jpg

2、長橫做天覆時,要寫得比豎細;下部筆畫與其相接時要用虛接法;

c2046b684624efd2456eb8625b3a7453.jpg

3、長橫做腰時,要寫得比豎細;除『七』字長橫取斜勢之外,其它長橫應收筆下壓以保證整字的平衡。

73fd21d1cbea34d45f282234dd0a226d.jpg

二、以懸針豎為主筆的組合

1、懸針豎相當於大廈的頂樑柱,與長橫(相當於大廈的橫樑)搭配時要寫得比橫粗,這樣才覺得大廈很穩固。

2、有懸針豎的字,懸針豎都是最後寫。所以『車、軍』等字先寫豎後寫橫是不符合筆順規律的。

2405b07785356592ed0e37a4ce091e0c.jpg

三、以斜捺為主筆的組合

1、斜捺與撇的交叉組合:以『義』為典型字的系列。捺的出筆同撇一樣粗;捺上的橫寫成短橫,撇寫成彎撇並左讓以突出主筆捺;

5ca23b3408da2d1eece37ef55c978c97.jpg

2、斜捺與撇的相接組合:撇要用豎彎撇,不可寫成長斜撇或豎撇(這些筆畫的不同見下圖)

ad171149750ee76ac1235590110f21c8.jpg

否則難以表現捺主撇從的關係;捺上橫不能寫成很平的長橫,一般是寫成短橫,如歐體字;在顏柳中可寫成長橫,但要斜——左低右高,不能寫平;而且要寫在方格的偏左位置而非正中;撇捺是實接關係,不是虛接關係。實際在寫時是交叉關係,即捺起筆在撇之左,橫之中,由於橫掩蓋了捺的起筆,所以看起來像實接關係。

0b61ca7620570a4a609a7610d4dc55be.jpg

3、交點偏左。為突出主筆捺,讓出捺的足夠空間,撇捺的交叉點不要放在格子正中,而應偏左,具體方法是寫撇時起筆略向左移。所以『文』『父』『丈』等字的撇起筆都應偏左,而不是與捺起筆對稱。

efff95579f0f170f8186116356178c29.jpg

四、以橫折鈎為主筆的組合規律

橫折鈎有兩種,一種是橫長折短式,另一種是橫短折長式。

1、以橫長折短式橫折鈎為主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與撇搭配時,撇不可過長,撇收筆一般高於鈎的最低點;撇與鈎基本保持平行;鈎內其它部首應偏左偏外,不能放在鈎內。

445c921761bcad1b25c7cfce7c61b220.jpg

2、橫長折短式橫折鈎和橫短折長式橫折鈎用在口字框中,應注意:扁口框應上寬下窄,長口框應上下等寬;封口橫末端架在鈎上,但不相連,故折鈎應長於左豎;扁口框內部首應適當偏左,長口框內部首應適當偏上;框內如有捺畫,應寫成反捺。

743cb2f3dda0ce9ce1ee169980b2d8f2.jpg

為人處事,時時都要掌握主次分明,擺好位置。書法也一樣。主筆是骨,附筆是肉。主筆突出了,同時也帶出了附筆的娟秀。

cqyanxiaobo 發表於 2025-7-12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楷書主筆規律芻議】

休竹客君所論楷書主筆規律,誠為書學要義。主賓之辨,實乃結字根本,今試就所述補益三端,以申其義。

一、主筆之"勢"與"質"的辯證
凡主筆者,非獨形長,更貴氣厚。如長橫作地載時,非但求"長細短粗"之形,更須得"千裏陣雲"之勢。顏魯公【多寶塔】中"三"字,上橫仰而下橫俯,中橫最細而氣脈貫通,此乃"形細質厚"之典範。至於懸針豎,非徒粗於橫畫,當如"萬歲枯藤",雖瘦勁而內含韌勁,此衛夫人【筆陣圖】所謂"豎如深林之喬木"是也。

二、主從關係的動態平衡
主筆優先非謂從筆可廢。如"義"字捺畫,需左撇謙抑而後捺筆縱放,然撇之彎弧正如張弓蓄力,無此則捺失其勢。米南宮【蜀素帖】中"人"字,撇捺交接處若即若離,主從相生,方成妙趣。至於"交點偏左"之法,實源於隸書"波磔分背"之理,漢【乙瑛碑】"大"字已見其端倪。

三、主筆定位的文化內涵
主筆之設,合於"中庸"之道。如長橫居腰者,當如君子佩玉,下垂三分以鎮浮囂。歐陽詢【九成宮】"安"字寶蓋,左低右高而不失平衡,恰合"禮之用,和為貴"之旨。柳公權【玄秘塔】"七"字斜橫,取險絕而歸平正,此乃"執兩用中"之妙。

結語:主筆規律非機械教條,實為"理一分殊"之體現。習書者當於【永字八法】中悟主賓之序,在【間架結構】裏參揖讓之儀,方能得楷法真諦。至於具體字例分析,可參詳清人黃自元【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與君所論頗可互證。
dunbar 發表於 2025-7-20 06:48 | 顯示全部樓層
【楷書主筆規律芻議】

休竹客君所論楷書主筆規律,誠為書學要義。主賓之辨,實乃結字根本,今試就所述補益數端,以就教於方家。

一、主筆之"勢"與"質"的辯證
長橫作地載時,除"長細短粗"之形,更需注意筆勢貫通。歐陽詢【三十六法】云"排疊"者,正謂此也。天覆式長橫與下部虛接,當如屋宇覆椽,顏魯公【多寶塔】"宇"字可證。至若腰橫取勢,除"七"字特例外,柳公權【玄秘塔】中"直"字腰橫斜度控制,尤見匠心。

二、懸針豎的力學表現
懸針豎如棟樑之喻甚當。然考諸唐楷,褚遂良【雁塔聖教序】豎畫多取"屋漏痕"筆意,中段微凸,此即董其昌所謂"垂露不露"之妙。至於筆順問題,【玉堂禁經】明載"豎畫三勢",先橫後豎乃通行法則,此說可補車、軍等字例證。

三、捺畫主從的審美維度
斜捺為主時,其與撇畫的角度關係至關重要。智永【真草千字文】中"文"字撇捺開張度恰成黃金比例。顏體捺畫起筆多藏鋒蓄勢,如【顏勤禮碑】"之"字,橫畫斜度約15度,正合"左低右高"之論。而"交點偏左"之法,實源於王羲之【筆勢論】"分間布白"之要義。

四、主筆規律的延伸思考
1. 主筆決定字勢走向:如【九成宮】"武"字斜鈎主筆,全字皆隨其勢
2. 時代風格差異:北魏碑版主筆多外拓,唐楷主筆多內擫
3. 材質影響:簡牘書法因竹木紋理,主筆多順紋而行

結語:主筆規律非僵化教條,實為動態平衡。張懷瓘【書斷】云"纖微向背,毫髮死生",正是主從筆畫相互成就的至高境界。習書者當於碑帖中細參主賓之妙,方得真詮。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