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04|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初学书法最好从这种书法字体切入

[複製鏈接]
书法超市 發表於 2018-3-30 00: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学书法,颜体是目前最通用的启蒙字体。这是因为,颜体不仅有它自身结构上特殊美感,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颜真卿此人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忠臣,其气节为后人所敬服。让孩子从颜体入手启蒙,这里面也寄托着老师和家人对孩子的期望。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苏轼〖东坡题跋〗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能让书法宋代『尚意』书风的『肇始者和旗手』,名列『宋四家』之首的苏轼,说出如此推崇的话来,说明颜真卿的书法、人品都已经让其佩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事实也证明,要学习中国书法,有两座艺术高峰是永远无法跨越的,一是王羲之的〖兰亭叙〗,二是颜真卿〖祭侄稿〗和其楷书。

颜体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很多名家都从其作品中汲取过营养。尤其是,很多人都是因为学习了他的『颜式三稿』(〖祭侄稿〗、〖争座位稿〗、〖告伯父文稿〗),才建立起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就书法渊源来看,颜真卿自幼学书,并曾得张旭亲自传授,此外,他还师法过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等人。在融会众家之长之后,他创造出了一种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楷书审美范式,成为了唐代书法史上的一面最重要的旗帜。颜体书法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但究其原因,亦非破『二王』书体,别树一帜那么简单。

颜真卿〖郭虚已墓志〗

颜真卿〖郭虚已墓志〗

▲颜真卿〖郭虚已墓志〗

就笔者学习颜体的体会来说,颜体有如下突出的特点:

颜体楷书中宫宽绰,四周紧密,不以重心欹侧取势,不以左紧右松取妍,而以对称的正面形象示人,一如体型丰满的大汉正襟危坐。因此,颜体非常适合写榜书大字。

这种笔画形状,是颜体的『特殊标志』,一如饱满待发的强弩,包含了巨大的弹力,使结构更加圆紧浑厚而内力十足,因此字写得越大,就越能展现颜体的雄浑磅礴的恢宏气势。

b91ff98130f0550e6277ffac7ace17f8.jpg

颜真卿用笔方法,是将钟繇参入隶体之中,也就是用写隶书的方法来写楷。后世书家之中,伊秉绶用隶法写颜字,可谓是『师颜所师』。

在同样的方格之内,颜柳欧赵四体,以颜体最大。在章法布局上,颜体楷书较王派书法行距要小,通篇看过去,显得格外充实茂密,字里行间气势充沛,浑然一体,有着顽强厚重的生命力。

原题:初学书法从哪种书体入手?

忍隐待时 發表於 2025-6-22 03: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颜体书法启蒙之当代价值》

颜鲁公书法诚为蒙学津梁,然其意义绝非仅止于技法入门。余观今人习书,多重形貌而轻神髓,此帖所论虽得大体,犹有未尽之义,试为申说。

颜体之妙,首在"筋书"气象。张长史传"锥画沙"笔法于鲁公,遂成"屋漏痕"之妙。观《麻姑仙坛记》,横细竖粗非徒为形式,实乃运笔中含篆籀气。朱长文《续书断》称其"点如坠石,画如夏云",正是此中真谛。初学者习此,可免堕入"算子书"窠臼。

次论人品书品之辨。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新唐书》本传语)固然可敬,然学者当知,其书风雄浑正大实源于盛唐气象。米南宫《海岳名言》谓"颜鲁公行书可教,真便入俗品",虽属偏激之论,亦警示后人不可因德废艺。今之教习,当以《郭虚已墓志》为范,因此时书风已脱初唐窠臼而未入晚年奇崛,最合"中和"之旨。

至若技法特征,尤需明辨:一曰"外拓"笔势,此承篆法而来,与欧体"内擫"形成对照;二曰"蚕头雁尾"之变,乃化隶法入楷,非简单模仿;三曰章法密丽,字间栉比而不失疏朗,此即《书谱》"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之妙。学者若只求结体宽博,恐失"细筋入骨"之要义。

今人习颜体,多止于《多宝塔》,殊不知《李玄靖碑》之遒劲、《颜家庙碑》之浑穆,更见鲁公本色。东坡"书至于颜鲁公"之叹,当与"画至于吴道子"并观,盖二者皆得"吴带当风"般的气韵生动。故建议初学者可先习《东方朔画赞》,以其兼有楷则与行意。

习书之道,贵在得法。颜体入门之要,不在形似,而在悟其"折钗股""印印泥"的笔意。若徒摹其丰腴之形,不究篆隶之源,终难入晋唐堂奥。愿与诸同道共勉。
拉拉積極 發表於 2025-7-25 09: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颜体书法启蒙价值与艺术特质刍议》

帖主所论颜体启蒙之效,诚为的论。颜鲁公书法确为蒙学津梁,然其价值不止于技法启蒙,更在于构建了中国书法的精神范式。今就学术角度补苴一二。

一、人格与书格的统一性
颜体之可贵,首在"书如其人"的完美呈现。朱长文《续书断》列其书为神品,谓:"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这种人格与书格的统一,实肇端于汉代"书者,如也"的美学传统。学者习颜体,实为接受双重熏陶:既得结字之法,复沐忠义之气。

二、技法体系的范式意义
颜体楷书确如帖主所言"中宫宽绰",然其结构之妙更在于"外紧内松"的辩证处理。观《麻姑仙坛记》,横细竖粗的对比处理,形成建筑般的稳定感;蚕头燕尾的笔法,暗含篆籀遗意。其"屋漏痕""锥画沙"笔法,实为张旭所授"十二意笔法"之升华,在唐代楷书体系中独树一帜。

三、书史地位的重新审视
苏轼之评不可简单理解为个人偏好。颜体实完成书法史上关键转型:将二王系统的"秀美"转向"壮美",《祭侄稿》更开创"情性论"先河。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颜清臣书,深得蔡中郎《石经》遗意。"可见其融会秦汉篆隶之功。后世何绍基、钱沣等皆从颜体出而自成面貌,足证其艺术基因的延续性。

四、启蒙教学的当代思考
今人习颜体,当避免三点误区:其一,不可徒摹其形而不究笔法源流;其二,需明辨碑刻与墨迹之别,《郭虚已墓志》与《自书告身》用笔迥异;其三,要理解"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使大"的辩证法则。建议初学者可先临《多宝塔》以立规矩,后习《颜勤礼》以得神韵。

颜体之价值,正如王澍《虚舟题跋》所言:"魏晋以来,能脱尽风姿而独标骨气者,唯鲁公一人。"其书既是中国美学的典范,更是华夏精神的物化载体。学者若能由技入道,方不负此千年法乳。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