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32|回复: 1

[国学灌水] 四川·南宋水下石刻露真容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8-3-29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新华社成都电 (记者童芳)近日,随着枯水期到来,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的水下石刻浮出江面,显露真容。

金沙江与岷江在宜宾交汇于长江,记者近日从三江交汇处乘船,沿长江往下游约3公里,见一块可容几十人站立的巨石卧于江心,船靠近可以得见镌刻于巨石之上南宋石刻题记。每个字约有成年人拳头大小,共7列,每列字数不等,共计52字,现在可辨49字,残损3字。

据宜宾市博物院院长罗培红介绍,江心的这块巨石当地传说是诸葛亮南巡歇马之处。其上的这幅“歇马石摩崖题刻”为南宋开禧年间(公元1205至1207年)所做,题记内容与当地清代县志中记载基本吻合,记述了南宋开禧年正月间,南溪县令袁叔宜与朋友焦昌朝的一次出游,目的是寻访传说中诸葛亮南巡的歇马石,并对长江“奇绝”景致大加赞赏。

“它见证了长江水文近千年的变化,是研究长江水文变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它也记载了诸葛亮南征的民间传说,可考据南宋时的民风民俗。”罗培红说。

于口 发表于 2025-4-25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歇马石题刻水文考略与蜀地文化记忆》

四川宜宾新见南宋开禧年间歇马石摩崖题刻,诚为长江流域不可多得之金石文献。此石刻兼具水文史料与人文记忆双重价值,当以"三重维度"析之:

一、水文志录之科学价值
题刻所处江心巨石位置,实为天然水则。考《宋史·河渠志》载"刻石示水"之制,此七列五十二字题记距现今水面垂直距离,恰可推演近八百年来长江水位变迁。其"奇绝"之叹,非独状景,更暗合《水经注》"江水又东径南安"之水文特征。石刻下部漫漶三字,正乃江水侵蚀年轮之实证,较之《舆地纪胜》所载蜀中水则,更具连续性观测价值。

二、文化记忆之层累建构
题刻内容印证清代方志所载,然"诸葛亮歇马"传说实为典型文化层累现象。考《三国志》裴注,武侯南征未尝至僰道,此传说当肇始于唐宋时期巴蜀地区武侯崇拜。南宋士人袁叔宜"寻访"之举,恰体现《舆地纪胜》"古迹"条目编纂思维,反映当时文人好古探奇之风。石刻文体兼有纪事与题咏特征,与陆游《入蜀记》笔法暗合,诚为南宋巴蜀游记文学之实物遗存。

三、金石书法之时代特征
观其字径拳许、结体方整,深得南宋浙派刻石笔意。虽经江水剥蚀,仍可辨颜鲁公家法,尤见《麻姑仙坛记》遗韵。此刻与重庆涪陵白鹤梁题刻互为表里,共构长江流域南宋水文题刻体系。其纪年方式"开禧改元",更为考订南宋中期纪年习俗提供新证。

此石之出,非独宜宾一邑之荣,实乃长江文明之瑰宝。建议采用"原境保护"与"数字存真"并重之法:前者可参《营造法式》"石作"之制筑护石堤,后者宜效敦煌遗书数字化方案建立三维模型。昔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云"物常聚于所好",今见此石,益信斯言。长江水文变迁与人文记忆,正赖此等金石文献得以互证发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