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26|回复: 1

[诗词赏析] 每晚品诗|平山栏槛倚晴空

[复制链接]
每晚品诗 发表于 2018-3-19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朝中措·平山堂

《宋》欧阳修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1a4e686df836d54f75bcf8b014b30967.jpg

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注释

平山栏槛:平山堂的栏槛。

手种堂前垂柳:平山堂前,欧阳修曾亲手种下杨柳树。

别来:分别以来。作者曾离开扬州八年,此次是重游。

文章太守:作者当年知扬州府时,以文章名冠天下,故自称“文章太守”。

挥毫万字:作者当年曾在平山堂挥笔赋诗作文多达万字。

千钟:饮酒千杯。

直须:应当。

尊:通“樽”,酒杯。

衰翁:词人自称。此时作者已年逾五十。

译文

平山堂的栏杆外是晴朗的天空,远山似有似无,一片迷蒙。

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啊,离别它已经好几年了。

我这位爱好写文章的太守,下笔就是万言,喝酒一饮千杯。

年轻人,趁现在赶快行乐吧,你看我一把年纪了,都还不是照样饮酒作乐豪情万丈?

赏析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与欧阳修过从甚密的刘敞(字原甫)知制诰;嘉祐元年(1056),因避亲出守扬州,欧公便作此词送给他。欧公曾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此词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自己扬州的生活,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章太守”形象。词中所写平山堂为欧公任扬州太守时所建。

这首词一发端即带来一股突兀的气势,笼罩全篇。“平山栏槛倚晴空”,顿然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无比。这一句写得气势磅礴,便为以下的抒情定下了疏宕豪迈的基调。接下去一句是写凭阑远眺的情景。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登上平山堂,“负堂而望,江南诸山,拱列檐下”,则山之体貌,应该是清晰的,但词人却偏偏说是“山色有无中”。这是因为受到王维原来诗句的限制,但从扬州而望江南,青山隐隐,自亦可作“山色有无中”之咏。

以下二句,描写更为具体。此刻当送刘原甫出守扬州之际,词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平山堂,想起堂前的杨柳。“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深情又豪放。其中“手种”二字,看似寻常,却是感情深化的基础。词人平山堂前种下杨柳,不到一年,便离开扬州,移任颍州。这几年中,杨柳之枝枝叶叶都牵动着词人的感情。杨柳本是无情物,但中国传统诗词里,却与人们的思绪紧密相连。何况这垂柳又是词人手种的。可贵的是,词人虽然通过垂柳写深婉之情,但婉而不柔,深而能畅。特别是“几度春风”四字,更能给人以欣欣向荣、格调轩昂的感觉。

过片三句写所送之人刘原甫,与词题相应。此词云“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不仅表达了词人“心服其博”的感情,而且把刘敞的倚马之才,作了精确的概括。缀以“一饮千钟”一句,则添上一股豪气,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

词的结尾二句,先是劝人,又回过笔来写自己。饯别筵前,面对知己,一段人生感慨,不禁冲口而出。无可否认,这两句是抒发了人生易老、必须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是由于豪迈之气通篇流贯,词写到这里,并不令人感到低沉,反有一股苍凉郁勃的情绪奔泻而出,涤荡人的心灵。

欧词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与极力渲染红香翠软的表现方法,为后来苏轼一派豪放词开了先路。此词的风格,即与苏东坡的清旷词风十分接近。欧阳修政治逆境中达观豪迈、笑对人生的风范,与苏东坡非常相似。

郭奉孝 发表于 2025-4-2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朝中措·平山堂》的时空美学与生命观照

欧阳修此词以"平山栏槛倚晴空"开篇,瞬间构建起一个垂直的空间维度。栏杆与晴空的垂直关系,暗合中国建筑"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这种空间建构并非静态描写,而是通过"倚"字赋予建筑以动态生命力,使物质空间升华为精神空间。苏轼后来在《水调歌头》中"起舞弄清影"的空间处理,正可见此手法的影响。

"山色有无中"的视觉模糊性,实为五代以来水墨美学的词化呈现。此处化用王维《汉江临泛》诗句,却赋予新的时空意义——近景的清晰栏杆与远景的朦胧山色形成张力,恰似文人画中的虚实相生。考欧阳修《六一诗话》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此句正是其诗学主张的实践。

下阕"文章太守"三句,以数字的夸张构成修辞奇观。"万字"与"千钟"的并置,将文学创作与生命豪情量化呈现。这种数字修辞源自《史记》写项羽"力能扛鼎"的传统,但欧阳修将其转化为文人雅士的精神气度。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豪放背后暗含时间焦虑——"衰翁"的自称与"年少"的劝诫形成生命阶段的对照。

全词最精妙处在于植物意象的时间编码。"手种垂柳"作为记忆载体,"几度春风"则成为时间刻度。柳树在唐宋文学中本具离别意象,此处却转化为生命延续的象征。据《扬州府志》载,欧公手植柳至明代犹存,成为文人凭吊的"欧公柳"。这种植物记忆的构建,使物质存在超越了时空限制。

此词的艺术突破在于将建筑空间、自然景观与生命体验三维融合。平山堂作为物质载体,承载着文人的集体记忆。元祐六年(1091),苏轼作《西江月·平山堂》词云"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正是对此词时空美学的延续。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构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记忆场域。

当代读者品读此词,当领会其超越时空的艺术智慧。欧公在时空交错中展现的达观精神,实为应对生命有限性的美学方案。在数字化时代,这种将物质空间转化为精神家园的智慧,尤具启示意义。
彭门波爷 发表于 2025-6-25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朝中措·平山堂》词学发微

欧阳文忠公此阕《朝中措》,乃词史中以疏宕之笔写沉郁之思的典范。全词四十八字,却蕴含三重境界:上片写堂前景物,是实相;下片述文章饮乐,是镜像;结句"衰翁"自况,则是超越时空的生命观照。

一、空间建构的虚实相生
起句"平山栏槛倚晴空"以建筑力学入词,"倚"字既状栏槛凌空之势,更暗喻词人精神姿态。此种空间营造,实承杜甫"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的宇宙意识。而"山色有无中"化用王维《汉江临泛》句,将实景虚化,恰合《林泉高致》"远山无皴"的画理。欧公在此完成从物质空间到心理空间的转化,较之后世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更为隐微。

二、时间书写的层叠结构
"手种垂柳"句暗藏双重时间维度:表层是离别扬州的八年光阴,深层则暗用桓温"木犹如此"典故。值得注意的是,欧公特意点明"手种",较之庾信《枯树赋》"昔年移柳"更具身体记忆的温度。这种个人化时间叙事,实开南宋姜夔"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之先声。

三、太守形象的修辞解构
"文章太守"三句乃词眼所在。《宋史》本传载欧公"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此际以"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自况,实为对传统士大夫形象的颠覆。考北宋士大夫饮酒风尚,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尚属节制,至欧公则发展出"千钟"的夸饰修辞,此种豪宕实为庆历新政失败后的精神补偿。

结句"衰翁"之叹尤耐寻味。表面看是及时行乐的劝诫,深层却暗含《周易》"乐天知命"的哲学。欧公时年五十,在古代已属暮年,然其以"衰翁"自嘲而豪饮如故,恰印证其在《醉翁亭记》中"苍颜白发"而"得之心"的境界。这种生命态度,较之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更多几分理性的通透。

要之,此词在艺术上融合唐诗意境与宋诗理趣,在精神上兼具魏晋风骨与北宋士大夫气象。其"山色有无"的朦胧美学,实为后来宋词"清空"说之先导;而"衰翁"形象的生命反思,则下启辛弃疾"可怜白发生"的悲慨。读欧公词,当于疏朗处见沉郁,豪放中识悲悯,方得骊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辛巳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七日卯時| 2025/7/11/週五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