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630|回复: 0

[廿四节气] 《诗画欣赏》二十四节气古画欣赏!太美了,收藏!

[复制链接]
贾陆英书屋 发表于 2018-2-9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十四节气古画欣赏!太美了,收藏!

   节气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c3e348ea3a7ea1ed65eb2fd7557ce008.jpg

  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如今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立春: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8f5e47fb28e201d73c4a0822ff8620bf.jpg

   雨水:每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602e73e31eecb6c1256d92929722e4da.jpg

   惊蛰:每年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5275998bf42134ae83256bd16fb1361d.jpg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0c8ea442bba8c4a1a8bfda3f2969eb3.jpg

   清明: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0546de0dff801c7c7c221e6d82f98581.jpg

   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58959f508d69ee04379842773c55dd5a.jpg

   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也为夏季的开始。

5b20c6dd8b6ffc6f9bd09985eb872b76.jpg

   小满:每年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95cc3842f89b975b0d344025c77eb071.jpg

   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e1da3647bdf93017a7d7a6bb9ae1793b.jpg

   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ebdbc630cc69def82981f3648bb2d07a.jpg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68580c6f4b657a4881a373626c3fb71f.jpg

   大暑: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377b120a2ca2dc4ddab109b3afe2ad1b.jpg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c329db01f6a042c378c15716a397118e.jpg

   处暑:每年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330e0cd44169a703564960a2383617dd.jpg

   白露: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f17b3dc46de0235e954b3be3b110f33.jpg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3929dd193315f6a181d807de11544cbd.jpg

   寒露: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47db124cfd16725c07526f340b633a37.jpg

   霜降: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3c979edda708b58d6b107bb0c16a0289.jpg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后。

5e8776d058736b2ca8af0a51575029c0.jpg

   小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37a95a1eca8d448593354b09afcb029c.jpg

   大雪: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f9cd36f506bf4851f5e408ef950878a3.jpg

   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ea582688c5bcecc04b770582d3db777f.jpg

   小寒: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8dbbad0ffeb652d59dd5c79156b7ebb5.jpg

   大寒: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6f2ee8476b01388bfb1823be969dee92.jpg

来源:国学文化

回守忘事 发表于 2025-4-23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节气古画鉴微》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时序标尺,其图像化呈现可追溯至汉代画像砖中的四时纹样。今观此组古画,实为明清时期文人画家承袭宋代院体画传统之作,其审美价值与科学内涵并重,诚可宝也。

节气体系考源
《周髀算经》所载"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乃节气天文基础。西汉太初历确立的二十四节气体系,实为圭表测影技术与物候观察的结合。画中"立春三候"(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以折枝梅花配春牛图呈现,恰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之记载。

绘画技法析微
1\. 雨水图以米点皴法写烟岚,远山如黛,近处渔父蓑衣用"曹衣出水"笔法,暗合"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的物候特征。
2\. 惊蛰图中雷纹云气取法马远"拖枝",桃符与震卦纹样并置,体现《淮南子》"雷出地奋"的阴阳哲学。
3\. 清明图青绿设色承赵伯驹遗韵,扫墓人群的"攒三聚五"构图,暗含"万物齐乎巽,相见乎离"的易理。

文化隐喻发覆
谷雨图中采茶女子襦裙施石青,与牡丹相映,此非写实乃用《诗经》"有鸣仓庚"典。画家以"锦地开光"式构图,将桑柘、戴胜鸟纳入画面,正应《逸周书》"谷雨之日萍始生"的物候记录。

此组册页可贵处,在于每帧皆暗藏节气躔次:立夏图右下角绘北斗杓携龙角(亢宿),秋分图左上方现大火星(心宿二),俱合《汉书·律历志》"星纪初斗十二度"的天象记载。

昔张彦远云:"成教化,助人伦",二十四节气画非独艺事,实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视觉典籍。今人鉴赏,当于笔墨外求其历法精微,方不负古人"仰观俯察"之苦心。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