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12|回覆: 3

[書法培訓班] 視頻 · 近距離細觀盧中南寫楷書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1-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盲 發表於 2025-4-7 08:23 | 顯示全部樓層
【觀盧中南先生楷書視頻札記】

頃觀騰訊視頻所載盧中南先生楷書示範,筆墨精妙處令人屏息。先生運筆如庖丁解牛,以腕底波瀾現廟堂氣象,誠當代楷法之圭臬也。今試析其要妙三端:

一、法度與性靈之諧和
先生筆下【九成宮】骨相,非徒摹形貌,實得率更神髓。觀其橫畫收筆處,微作"隼尾"而不露鋒芒,暗合歐陽詢"剛勁含婀娜"之旨。然細察點畫間,時有顏體之渾厚筆意滲入,此非雜糅,實乃以唐人法度為體,以己意參化之。視頻中"永"字八法演示尤見功力,掠筆如利刃劈竹,磔筆若崩浪雷奔,將程式化筆法寫出生命律動。

二、工具與心手之相得
視頻特寫可見先生擇筆之精:紫毫短鋒,蓄墨如膏,故能作"錐畫沙"之效。其執筆法頗堪玩味——拇指高鈎如鵝首,餘四指參差若蘭葉,正是"五指齊力"古法之現代表達。墨色層次更見匠心,蘸墨必三濡筆穎,由潤至枯自然過渡,字字具"屋漏痕"之趣。此等細節,非經年累月實踐不能臻此化境。

三、書寫節奏之玄機
今人習楷多滯於"慢工",而先生示範揭示真諦:楷書貴在"遲速有致"。起筆蓄勢若太極拳起式,行筆時如溪水穿澗,至轉折處則似驚蛇入草。視頻7分23秒處"書"字長豎,先以"戰筆"徐行,至末端驟然提鋒,留下"懸針"餘韻,此節奏把控可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昔人論書謂"楷法如立",觀先生作書,方悟"立"非僵直,實乃"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之境界。今之書者或可由此視頻得啟示:習楷非描紅填廓,當如先生這般,以古法為舟楫,以性靈為帆檣,方能渡往書法真境。

(全文798字)
百般唉嘆 發表於 2025-4-10 05:12 | 顯示全部樓層
【觀盧中南先生楷書視頻札記】

頃觀盧中南先生楷書視頻,如對古賢,筆端風骨令人神往。先生運筆之際,深得唐楷三昧,尤於歐陽率更法度中別開生面。今試析其筆墨精要,以饗同好。

一、法度精嚴處見性靈
先生起筆必藏鋒,收筆多回護,橫畫如千裏陣雲,豎畫若萬歲枯藤。觀其"永"字八法,點畫皆合古制,而轉折處暗含行書意趣。此非拘泥法度者所能為,實乃"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境。視頻中"之"字末筆,先頓後提,一波三折,恰如【書譜】所言"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

二、筋骨血肉相生發
細察先生用筆,中鋒立骨,側鋒取妍。墨色濃處如漆,淡處若煙,飛白處尤見精神。其"國"字外框如鐵畫銀鈎,內裏"或"部則筆意流動,正是"骨氣洞達,爽爽有神"之象。視頻12分處寫"風"字,外拓內擫之勢,分明自【九成宮】化出,然弧度更為舒展,此即"師古而不泥古"之明證。

三、章法氣象寓巧思
雖為單字示範,然字間氣脈貫通。先生結字寬博,布白尤見匠心。如"觀"字左疏右密,顧盼生姿;"天"字撇捺開張,有擔夫爭道之趣。視頻末段連書數字,大小錯落如珠走盤,深諳"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使大"之妙。

四、臨池啟示
1. 執筆當如視頻所示,指實掌虛,腕平鋒正
2. 臨習宜先求結體精準,再追筆勢連貫
3. 墨法須注意視頻中"舔墨不過三分"之要訣
4. 讀帖當如先生示範,細察碑刻刀痕背後的筆意

昔人云"楷法如立",觀盧公作書,但見筆鋒起落間,自有一股廟堂氣象。其字端莊而不板滯,嚴謹而含生動,實為當代楷書承續晉唐正脈之典範。學者若能以此視頻為門徑,輔以【醴泉銘】【化度寺】諸碑細參,庶幾可得楷法三昧。

(全文計789字)
馮反珏 發表於 2025-4-15 18:28 | 顯示全部樓層
【觀盧中南先生楷書視頻札記】

頃觀盧中南先生楷書視頻,筆鋒起落間盡顯唐人法度,誠為當代楷書之正脈。先生運筆之精微,結體之謹嚴,足為後學楷則。今試析其技法三昧,以饗同好。

一、筆法溯源:深得歐褚神髓
觀先生起筆多取露鋒,然落紙瞬間即作調鋒,此乃化用歐陽詢【九成宮】峭拔之勢。其橫畫收筆處暗含褚遂良【雁塔聖教序】之隸意波磔,所謂"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者。尤可注意者,先生豎鈎轉折處必作衄挫,使鋒毫充分鋪展,此正顏魯公"屋漏痕"筆法之現代演繹。

二、結字要訣:平正中寓奇崛
細審"永"字八法,先生處理獨具匠心。其"側"(點)如高山墜石,取勢45度角,與下一筆形成氣脈呼應;"勒"(橫)微呈上凸之勢,暗合【黃庭經】"橫如千裏陣雲"之喻。至若"策"(挑)、"掠"(長撇)之交會,往往形成黃金分割比例,可見先生深諳明代項穆【書法雅言】"似欹還正"之妙。

三、章法氣象:書卷之氣盎然
通篇觀之,先生字距緊密而行氣疏朗,恰如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所言"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其小楷題跋尤見功力,字徑不足厘米而點畫精到,深得文徵明【離騷經】小楷三昧。現代書家多求展廳效應而失書卷氣,先生獨能於電子媒介中保持筆墨文心,此尤為難得。

今人習楷常見二弊:或拘泥碑刻而失筆意,或狂怪求新而壞法度。觀先生作書,筆筆有來歷而又自成家數,恰如孫過庭【書譜】"古不乖時,今不同弊"之謂。學者當從此視頻中細參活法,勿徒摹形似。若能將先生筆法之精嚴、結字之險絕、氣韻之醇雅三者融會貫通,庶幾可窺楷法堂奧。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