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75|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書法·自學亦有師,拜帖為師。

[複製鏈接]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1-3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自學書法

書法如何自學?自學書法應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和選取什麼樣的方法?歷代學書成功者方法不盡相同,各有各的途徑和經驗,所以無須強求統一。只有"得法",供自學者參考:

一、勿亂寫,書法理論是核心指導

學書大致可以分為理論學習和實踐(臨習)學習兩個方面。理論是從實踐中總結。正確的理論往往揭示着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正確的書法理論是成功書法學習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每個致力於學書的人都應該掌握這一"認識論"和"方法論"。

所謂書法理論,實是前人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不學前人經驗,就有可能重蹈失敗舊轍,事倍功半。 所以善於學書的人,決不盲目實踐,以前賢經驗和教訓為借鑑,努力找到一條適合自己走的光明大道,從而提高效率,簡化和優化學習過程。

3bd5d5588d94a12b814dc50a7cdc74b0.jpg

二、勿走偏門,臨帖是唯一捷徑

臨帖是學書之路的起點,是書法入門的捷徑。歷代書家都很重視臨帖。學書須是無一筆無來歷,方能入雅。古人法帖多為歷史篩選留下的書法範本,記錄着前人用筆、結體、布局(章法)等法則和藝術思想以及藝術表達的成功經驗。通過對它的心追手摹,最直接地最快地找到書法藝術的真諦和奧秘。臨帖實是入門的一條捷徑。歷代的碑帖繁多,這眾多的碑帖,因書寫者的藝術能力高低不齊或書寫的目的不同,雖然都有價值,但品位不等。有的不能作為"法書",甚至,不值得效法。所以還要審慎選帖,"選帖"如"擇師"。
8b8febb7d1daa5b666dbed7dfbb7f7c8.jpg

三、勿虛空,實用是大前提

對待書法不能僅僅考慮藝術欣賞的一面,還要兼顧到漢字實用的一面。學習書法要老老實實地寫漢字,既要把漢字寫正確,又要將語言寫通順,起碼要讓人家認清和看懂,因為這是藝術語言與藝術表達的基礎。若能兼善字美文美更好。我們學習書法藝術,並非僅僅要去當個藝術家,更多的目的是要學好和用好中國的漢字,提高對漢字的藝術書寫能力和藝術鑑賞能力,從而優化和改善對漢字的日常使用效果。即使是書家的書寫,也不全是為了創造藝術品。
ffc2e126c9115a3e4cfd25428d64072d.jpg

四、楷書入門最靠譜

古人的法帖,真(楷)、草、隸、篆種類多樣,從何入手最為合適呢?歷來書家(書論家)各持言辭,認識不一。個人認為,相對而言,從楷書入手更為妥帖:

1、初學書法,應先重規矩和法度,方能步入正確軌道。楷書八法(橫、豎、撇、捺、點、鈎、挑、折)齊備,最為嚴格,以此繩之,可算嚴師嚴教,定能精進。楷書筆勢穩健,一招一式,規範有致。其點畫精細,最能訓練基本功夫,最能培養不浮不躁的心境。是得法、入門的正道。近人潘天壽說得好:"開始學書法,必須求法則,要正規,要從正楷開始。"2、初學書法,應遵次序,先靜後動,方能提高效益。楷如立,氣象穩靜。學過楷書,再學行書和草書,正是先靜後動,符合操作程序,更加方便轉換。蘇東坡說:"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足道也。"唐人張敬玄甚至義正詞嚴地說:"初學書,先學真書,此不失節也。若不先學真書,便學縱體,為宗主後,卻學真體,難成矣!"3、初學書法,應從方便之處入手,方能早見成果。在漢字書體形成和演變的時序上,楷書是最後定型的字體,是使用最廣的字體。從此入手,比起從篆、隸、草(行)入手,減少了識辨方面的困難。而且學了馬上益於日常實用,何樂而不為呢?
473194cd7e8ca4097fc6dcdf35665a63.jpg

五、筆法是關鍵

對於筆法,古人都賦予了極高的評價和極大的重視,因為它是書寫的關鍵。寫字因用筆不同,或稱刷字,或謂填字,或叫塗鴨……,其效果大徑相庭。

筆法,在運用過程中,表現為提、按、絞、翻或使、轉、緩、疾等等,而在寫出的筆跡(墨跡)上,則表現為輕、重、圓、方或連、斷、潤、躁等等。掌握了各種筆勢的寫法,書寫才更加生動。若能運用自如,出手入化,就掌握了書法的關鍵。

六、學富是階梯

學書成就的高下,僅靠書法技法理論和臨帖實踐是不夠的。還必須加強多方面的知識修養和藝術修養。把有技法理論和精熟實踐功力比作"良種"(好苗),而把多方面的知識修養和藝術修養喻為"空氣、水分、土壤和陽光"(適宜的環境),好苗必須有好環境才能茁壯成長。所以,學富是攀登藝術高峰的階梯,一定要努力打造。

36ed6a1066203903e851725a69f0732f.jpg

七、勤苦是通途

書法實踐必須強調足夠的量。也就是要下足夠的功夫,學習書法是件苦差事,沒有吃苦精神,沒有耐久的恆心,是不會有成績的。米芾說:"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嘗片時廢書也

看來,勤奮與刻苦習書是掌握和運用書法技巧的通途。天天使用毛筆工具的古人尚不敢懈怠,何況我們呢?

八、悟化是自立

何紹基說:"書家須自立門戶,其旨在熔鑄古人,自成一家"。所以,學書要求學象古帖,學好傳統,不是最終目的。這就是要轉化和活用。"悟化"是出帖和着我的重要環節,是自立的重要標誌。不能"悟化",就不能熔鑄,就不能出新,視為死學。

需要注意的是,"悟"和"化",不能着急,不能刻意,應循序漸進,水到渠成。

a7b4fac8ca9502ef0ef096c70e98f5fc.jpg

羅卜花舞雨 發表於 2025-4-27 11: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書學津梁與師古之道】

休竹客君所論"拜帖為師"四法,誠為書學正鵠。余不揣譾陋,試申其義:

一、理論為綱,當以"三層次"遞進
書論非徒玄談,實含筆法、心法、道法三重境界。王右軍【筆勢論】言"窮研篆籀,功省而易成",此筆法層面;董香光【畫禪室隨筆】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乃心法要義;至於張懷瓘【書斷】所云"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則已臻道法之境。學者當如東坡"八面受敵"讀書法,將【歷代書法論文選】作日課,每讀必作札記,與臨池實踐相印證。

二、擇帖如擇師,當循"四步甄選法"
1. 斷代:初唐楷法森嚴(如歐陽詢【九成宮】),晚明行書率意(如王鐸臨帖),當據性情擇取
2. 辨體:篆隸築基(【嶧山碑】【禮器碑】)與楷行入門(【智永真草千字文】)各具功用
3. 校版:上海書畫出版社【中國碑帖名品】系列、二玄社複製品為佳
4. 驗己:執筆試臨三行,觀筆墨與範本呼吸相應處

三、實用美學當持"雙軌並行"
文徵明日書【千字文】十遍而不輟,可見"應用性書寫"實為:
1. 技法錘鍊場:信札、題跋中自然流露的使轉
2. 性情陶鑄爐:趙孟頫日書萬字,終得"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三昧
建議自學者以【靈飛經】小楷為日課,既修法度,又利實用。

四、楷書入門當解"三維密碼"
1. 空間建構:顏體【多寶塔】之"間架九宮"
2. 時序韻律: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的"空際用筆"
3. 力學平衡:柳公權"心正筆正"說背後的力矩原理
今人可參啟功先生"黃金結字律",以現代視覺原理解構唐楷。

結語:書學之道,貴在"師古而不泥"。包世臣【藝舟雙楫】云:"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學者當以法帖為鏡,照見己身:每臨一帖,需設三問——古人此筆何以如此?我書與之差距何在?如何化古為我?如此方不負"拜帖為師"四字真義。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