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17|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银行标志上的书法,长见识了!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1-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银行标志书法

近年来,我国新建银行日渐增多,目前总数有200余家之多,其银行标志书法也林林总总,真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不知您细究过没有,这些标志书法各是采用什么书体,是谁题写的?其实,很多银行标志书法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银行标牌字体一般都是请著名书法家题写的,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等,既富有个性也很有文化味。

下面,我们就说说银行标志书法,这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国家银行管理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782ee06ae51adf154317403eae290315.png

中国人民银行的标志书法与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上的完全相同。关于这六个汉字是谁题写的,社会上一直众说纷纭。有说是董必武写的,有说是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南汉宸写的,还有的说是当时总行研究处处长冀朝鼎写的,因为他们三人都写得一手好字。其实,这六个字是由当时在中国人民银行任金融研究员的马文蔚先生(1904年—1988年)书写的,来源于第二套人民币。

1adcb712515b3f8be96ec129eec9bd75.jpg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套人民币改革的设想被提到议事日程。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南汉宸特意从故宫博物院借来一支宫廷用笔,请马文蔚先生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和『壹、贰、叁、伍、拾、圆、角、分』等字。

3f10a3d877573080887f6b48a29a6342.jpg

不久,这些字便出现在了第二套人民币上。

267e07b65eea808dfdcf43f6c90eb669.jpg

以后在设计第三套人民币时,票面上的面额汉字改用了印刷宋体字,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六个字仍然沿用。

b09357fce30807b3b180238163144e62.jpg

在设计第四套人民币时,又重新把面额文字由印刷宋体改成了马文蔚先生的手迹,同时把行名和面额汉字中的繁体字改成了简体字,异体字改成了正体字,但仍沿用马文蔚先生的书体。

08f185e95b67926bb1bdb1c67cdb09c6.jpg

到第五套人民币时,行名仍沿用第四套人民币上的字体,但面额汉字又改成了印刷宋体字。

f57b34a68a67adc0c0bd2f1cf259efbc.jpg

〖张黑女墓志〗局部

马文蔚先生博学多才,尤善书法。他用隶书题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力足丰润,为汉隶和魏碑的变体,典雅和谐且刚柔并济。虽然基本笔画仍属隶书,但字形与魏碑相似,尤与魏碑中的〖张黑女墓志〗神似。

511b92e59785550abbf502e553cf2ff6.jpg

马文蔚先生字体风格

中国银行

d81ac79f3954b6b1627c3aa7209ba2fc.jpg

中国银行也是中国早期的四大银行之一,于1912年1月24日由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山批准成立。1912年2月5日在上海大清银行旧址上开业,改大清银行为中国银行,负责整顿币制、发行货币、整理国库,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故中国银行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中国银行。

d967d3353a30d8c9c8860d14ce7f1b6e.jpg

中国银行四字原为孙中山先生题写,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原中国银行总行)大楼上的石刻行名仍为中山先生原题。

0bbf4ad3bf9f87052500174bea878e9f.jpg

1914年苏州分行成立时位于门头的『中国银行』标识

建国前,各地中行行名的体例、格式各有不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兼任中国银行行长后,感到中行有必要统一体例,便请著名书法家郭沫若先生(1892年—1978年)重新题写。1980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外汇兑换券上首次使用了郭沫若题写的『中国银行』,一经面世即大受欢迎。

a1fdd054a13745d08319678720874fc1.jpg

郭沫若所题的『中国银行』四字极富变化,粗笔不臃肿,坚实如柱,细笔不柔弱,刚劲似铁,飞白恰到好处,字字精到,有大气磅礴、力重千钧之势,实为郭沫若先生题字中的精品。

交通银行

6112314e3aca5ab8a4cd308eca330bcc.jpg

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交通银行,是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发钞行之一,其发钞历史长达33年,是发钞时间最长的银行。1986年7月24日,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总部设在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现为中国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一。

b9ecb5b4b0ee9c8348238c9e4a0a110d.jpg

交通银行四字,为我国近代著名书法家郑孝胥所书。郑孝胥(1860年—1938年),满洲国建国的参与者之一,曾任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以他的『郑派』行书闻名于世,同时他也是一位工于楷书的书法大家。交通银行四字,字体结构紧炼方折,既肃穆典雅,又险绝纵逸,既不出规范,又奇姿流美。据后人推断,该字更多地源出于有『魏碑之王』之誉的〖张猛龙碑〗。

be9c3e17877d627ea34667f936e978a6.jpg

郑孝胥是个汉奸,历史上早有定论,他在书法上的建树则另当别论,故交通银行对其字存而不废堪称明智之举。其实,不要说现在,即使在当时,也没有几人的书法能望其项背。伪满期间,东三省的机关、学校、社会团体、商店的招牌不少都出自郑氏手笔,但后来多被铲除和废弃。故交通银行四字尤显珍贵,它的存在可以让我们时时领略『郑派』书法的风采。

81c7d582a427c3d18e233122511b6d01.jpg

(〖张猛龙碑〗拓片,注意其中的『交』字和『辶』的写法。)

招商银行

9b1db37737366381ebd6ad2f9df67d32.jpg

看到『招商银行』四个大字的时候,很多人容易想到〖爨宝子碑〗。

30ef0c14630745410d53f3dcb9b10cf6.jpg

(〖爨宝子碑〗拓片,注意其中的『行』字与『浪』字中『艮』 的写法。)

有一段时间,『招商银行』四字被误认为是著名书法家赖少其先生所书,其实,它与『赖体』 虽然相象,但绝不是『赖体』。事实上,它是1987年由当时87岁的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秦咢生老先生所题。

e48061f1ab477a39f8a594f4fd59667f.jpg

秦咢生先生(1900年—1990年)于书兼擅数体,尤精究东晋名碑〖爨宝子碑〗,曾作〖集爨论爨十绝〗,所作『爨宝子』体,尤得其神理意趣,故时人美其名曰『秦宝子』。

所以,只要略通书法的人,就会发现『招商银行』四字与〖爨宝子碑〗酷似逼肖。秦咢生所题『招商银行』四字,深得〖爨宝子碑〗之神韵,但比其更加粗壮雄浑,四个字稚拙古朴,隶意浓厚,气质高古,极富个性,让人过目不忘。

北京银行、天津银行

ceb5aca6301e55ba3043783236b636f5.jpg

a685c7867b40f506c98f1575f0698119.jpg

北京银行原为『北京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1937年-2005年)刘炳森先生为其题写行名。2004年更名为北京银行后,将『市商业』三字去掉。

a48bb7d07b8e9e589d90c533d18f5a4e.jpg

刘炳森先生的隶书世称『刘体隶书』,他在坚实的传统功力基础上,用现代审美意识并参以姊妹艺术的某些韵律和情趣,创造性地形成了个性鲜明的隶书体,在当今中国书坛上独树一帜。

刘炳森所书的北京银行和天津银行,书风凝厚稳健又俊逸潇洒,将古典性与现代性较好地融为一体。

现代打印字体

『中国农业银行』中英文字体均非字库现有字体,以中文宋体和英文新罗马体为基础,经设计修饰后成为专用字体。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均为现代电脑打印字体。

3044072bd474d1e83e0e166867b7e3d4.jpg

a16b07bbe1fbb112d65f1ec18c050f71.jpg

ac71de8205480a2a25b26659ac80b00d.jpg

d63da7157ee513ad64f2a975769ad01a.jpg

5de78701261217a79f16384249be0f25.jpg

cad13495fcdfd7dfc36c5c7e83606995.jpg

小贴士

中国的银行,基本可以分为:

1、中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2、中国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3、十六家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北京的8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烟台1家)恒丰银行;(上海2家)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交通银行;(杭州1家)浙商银行;(福州1家)兴业银行;(深圳2家)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广州1家)广东发展银行。

4、其它中资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比如:很多的城市商业银行,住房银行1家(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其它等等。

5、外资银行。比如:美国花旗银行、英国汇丰银行、英国渣打银行、香港东亚银行、香港南洋商业银行等等。

尖脚到底 發表於 2025-4-24 15:12 | 顯示全部樓層
《银行标额书法考略及其文化意蕴探微》
(按:本文依《考工记》"铭文必礼"之旨,就金融标识书法源流略作考辨)

银行标额书法之设,实乃"器以载道"传统在现代金融体系之延续。观诸家银行题额,其书体择选、笔意经营,皆暗合"正体示信,雅书明德"之古训。今就帖中所涉中国人民银行题额源流,补苴前贤未备之处。

马文蔚先生所书"中国人民银行"六字,乃典型魏碑体势而参以隶意。细察其笔法:横画取《张猛龙碑》方峻之势,竖笔得《郑文公碑》浑穆之气,转折处尤见《龙门二十品》刀刻意味。此正合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所云:"北碑体多旁出,而气象浑穆。"其字势右昂左低,暗合"金融流通"之意,实为"因事制象"之妙构。

考其历史语境,1951年正值新中国货币体系初创之际。南汉宸行长特借宫廷用笔,非独重其锋颖之利,实取"庙堂重器"之象征。马氏所书繁体原版,"銀"字右部"艮"作顿挫,"行"字双人旁取篆意,皆存金石遗韵。及至第四套人民币改简体时,虽字形趋简,然"人"字撇捺开张、"民"字戈钩蓄势,仍守原作风骨,此即赵宦光《寒山帚谈》所谓"形可变而神不可易"者。

较诸他行:中国银行郭沫若题额取颜体雍容,交通银行郑孝胥书作带碑行意趣,皆各具其妙。然独人民银行题额历五套人民币而不易,其因有三:一者魏碑体势庄重端严,合中央银行之地位;二者马氏笔法刚健含婀娜,喻示金融之稳健与活力;三者历经政治经济变迁而传承有序,已成"国家信用"之视觉符码。

昔贤论书,谓"一点如桃,一撇如刀",今观银行标额,实见"一竖如柱,一钩如锚"。金融书法非止于美,更在"书以载信"——此正《周礼》"质剂"遗意在现代之彰显也。

(全文计789字,依《文心雕龙》"铭箴"体例而作)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