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58|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毛主席談書法入門及手跡欣賞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1-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身邊的一位同志向他談到『速記』問題,進而涉及到『草字』、『草書』。毛主席說,草字是草字,草書是書法,一字之差大不一樣。書法不就是單字嘍?裡面有規律有章法。

  • 學習書法怎樣入門呢?

  • 他對這位同志說,第一要多看帖,第二要多練習。寫多了就熟了。

48f909b5330743e0ab94232e9bd4985e.jpg

  • 看帖時要注意什麼呢?

  • 毛主席說,要反覆看,反覆記,等到帖的內容能快背下來時就更熟了。

  • 看帖時要記些什麼?

  • 毛主席說,記字的結構、造型、行氣、章法。

    fb6f1f3861e0e475a7aab4050bee37e2.jpg

  • 爲什麼還這麼複雜?

  • 毛主席說,你要熟悉一個人,不是要記住他的高矮肥瘦嗎?你還要記住他的五官特點呀!

  • 這麼說記字跟記人一樣?

5b82402b1a1dc9ce669a1b02fba81b3a.jpg

(創作的【有所思】手跡)

  • 毛主席回答,是啊,人有相貌、筋骨、精神。字也有相貌、筋骨、神韻。字的結構有大小、疏密;點畫有長短、粗細、曲直、交叉;筆勢上又有虛與實、動與靜;布局上有行與行之間的關係、黑白之間的關係,這一對對的矛盾都是對立面的統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協調統一。中國的書法是充滿了辯證法呀!

  • 如何理解書法的神韻?

  • 0893a36cfc1a5a42b2c62405ada32fdd.jpg

毛的口述稿及手改稿

  • 毛主席說,比如王羲之的書法,我就喜歡他的行氣流暢,看了使人心裡舒服。我對草書開始感興趣,就是看了此人的帖產生的。他的草書有【十七帖】,記住了王羲之的行筆,你再看鄭板橋的帖,就又感到遵勁有力,這種美不僅是秀麗,把一串字連起來看有震撼之感,就像要奔赴沙場的一名勇猛將,好一派威武之姿啊!鄭板橋的每一個字,都有分量,掉在地上能砸出鏗鏘的聲音,這就叫擲地有聲啊!

  • 臨帖是不是要照原帖寫?

  • 毛主席說,當然,最初要照原帖寫,以後練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

  • d46ffcc43bc468849188d8b83ec4b3ce.jpg

(關於稱『天才』語錄的意見墨跡)

  • 字的精神怎樣理解?

  • 毛主席說,字就像人,有精神有個性,有的雄偉豪放,有的瀟灑秀麗,你要學的字又不要讓人看了感到鬆散、柔弱啊!當然寫字也不要刻板。

  • 學草書從哪兒下手?

  • 毛主席告誡:不要好高騖遠,欲速則不達,可先學楷書、小楷,練基本功,以後再學行書、草書。

  • 看什麼帖好呢?

  • 毛主席說,先看【千字文】,多看多記,還能學到一些東西。【千字文》裡面講到的有天文、地理、礦藏、植物、歷史、修養、能背下來就差不多了。不看個十遍八遍就難背下,不要急,一步步慢慢來。當然,還可學【標準草書】,就是于右任編的本子。

  • 毛主席強調,書法要有自己的風格。他說,所謂『風格』,就是個性。臨帖既要臨,又不要全臨,要似又不似,最後形成自己的風格,寫出自己的特點。

毛主席手跡欣賞

12832ee2e408f55f6338aa9348ff4ea6.jpg

68046686b35a98585d53eba037e38555.jpg

(在『給出路』的報告上的批示意見)

0a32ba27932655f6623628f963cb6e58.jpg

bbca8a0864a1fb67030e1e90b12b339a.jpg

書信回覆

b00f7fcd0076166a83bca04732c668c5.jpg

龍坊令 發表於 2025-4-4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書道三昧——毛澤東書法美學思想發微】

毛澤東同志關於書法藝術的論述,實爲傳統書學精髓與現代革命思想的完美融合。其以辯證法解構書法之理,將"矛盾統一"的哲學思維貫穿於筆墨之道,展現出獨特的藝術見解。

一、形神相濟的辯證觀
主席提出"記字如記人"之說,實承晉代衛鑠"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之論。其將字分解爲相貌(結體)、筋骨(筆勢)、神韻(氣韻)三重境界,恰與孫過庭【書譜】"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的學書三階段暗合。觀其【有所思】手跡,點畫如長槍大戟而章法錯落,正是"虛實相生,動靜相宜"的生動體現。

二、取法乎上的臨摹論
主席推崇王羲之"行氣流暢"與鄭板橋"擲地有聲"的審美對比,深得古人"南帖北碑"論要義。其強調臨帖需經歷"由形入神"的轉化過程,與宋代黃庭堅"學書時時臨摹,可得形似;取古人書細看,令入神,乃到妙處"的見解一脈相承。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主席將【千字文】作爲啟蒙範本,既取其"天地玄黃"的蒙學傳統,更看重其"囊括萬有"的知識體系,這種"以書載道"的認知,遠超單純技法訓練的層面。

三、個性風格的創造論
"似與不似"的創作觀,既符合蘇軾"我書意造本無法"的藝術主張,又暗合齊白石"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革新精神。主席手改稿中呈現的跌宕筆勢,恰是其"既要臨帖,又要破帖"理論的生動實踐。這種在傳統中求變革的思路,與其"古爲今用"的文藝思想高度統一。

當代書家當深味主席書論中的三重境界:技法層面的"對立統一"、審美層面的"辯證取捨"、創作層面的"個性彰顯"。所謂"書法辯證法",非僅指點畫安排,更是對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方法論指引。學者若能以【標準草書】築基,以【十七帖】養氣,最終實現"毛體"般的個性表達,方不負主席"一步步慢慢來"的諄諄教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