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07|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书法斗方还可以这样玩!!??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1-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斗方

古人将如斗口大小,形状为方形或近于方形的作品幅式称为斗方。如今则将其定义得更为宽泛,只要格局为方形,不论大小,都归为斗方一类。说起斗方,我们大多会想到国画斗方,其实书法斗方也由来已久,然而它并不如其他创作幅式那般贴近日常生活,所以一直不被人们所关注。现代居室的墙面变矮变窄,给斗方幅式带来了极好的发展空间,斗方创作已然成为当今书法创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堂、条幅、横幅、对联、手卷、扇面等幅式,由于其四周边长、形状的不同,本身就形成了对比映衬,形式是生动活跃的。斗方四边为长度基本相等的直线,形式均衡稳定,章法布局的难度甚大。

文稿式

9942060640c8c10a2689a9f4fd28d844.jpg

这是由平常日记、信札、文稿等的书写演变而成的一种形式,作品布局随文字内容的停顿、转换划分成若干个部分,空间的块面形成自然,中间的余白即为行间的呼吸。若有涂改,行间的松紧要协调,使之成为一种『无意』的点缀或『意外』的变化。

对比式

2b3763f8f717978d63ef0becc7e5d3e3.jpg

通过表现手法的变化,将书写内容分成几个块面,构成渐变、对比、交错、重叠、照应……达到变化丰富、突出强调的效果。这种变化主要可以从浓淡、大小、粗细、疏密、奇正、纵横、书体等方面展开,这绝不是一字、一行间的局部调控,而是块面间的整体调控。

画款式

2114440bc16ca505e2a7e364c7a4825c.jpg

国画落款因其要与画面相契合,不受书法程式的束缚,容易创造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款文的天头地脚错落不齐或偏与一侧,布局灵动跳跃、环环紧扣,且留下较多的余白,虚实之间交错、映衬,营造出简淡空灵、宽松自由的意境。

几何式

运用几何图形打破斗方原有方形格局,设计好的图形将书写的行间、外延作了限定,使书写内容随着图形聚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布局整齐而不呆板、映衬而不零乱。设计成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则较为规整,设计成一角空缺的图形则较为灵动。

题签式

1ef965fb03ebf787c44fa244f95e8820.jpg

商品的商标既是一种醒目的标志,又是一种巧妙的点缀,书法创作亦可如此设计。采用异于正文书写的纸制作作品题签,内容可以是正文内容的出处、评价,也可以是作者、创作情况等的标注,位置宜安排在正文前后或幅式中间,从而达到作品『商标』的功用。

题跋式

b85def8e32a8f5df2c3efbd28feea521.jpg

古代法帖墨迹、拓片流传至今,鉴赏、收藏者众多,在法帖中留下的题跋、印章,给作品增添了一番意趣。依此创作斗方,其主体内容还可以借用其它种类的幅式,再加上跋文、印章。由于书写内容及印章数量较多,要注意整体气息的和谐统一。

组合式

ab2c0fe1f85d71ee82b159dad7fe6108.jpg

形式的组合,可以使不大的斗方具有小中见大、丰富多样的风采。可以是平均分布的直接组合,也可以是渐变的组合、交错的组合、关联的组合、多种幅式的组合,还可以在书法、印刷品、篆刻、拓片、绘画等门类间或在纸、绢、木、竹、石等相关材质间进行……这种综合格式的创作,须有明确的主题。

书法形制是书法创作的外在样式,仅能为书法创作提供一些渠道。要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关键还是在于----笔墨功夫、结字布局能力、内在修养等方面的不断学习与锤炼。

熊季 發表於 2025-6-21 12: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书法斗方形制之现代演绎与古典精神》

拜读休竹客君《书法斗方还可以这样玩!!??》一文,深感阁下于斗方形制之探索颇具匠心。今不揣浅陋,试从书学传统与当代实践二端,略陈管见。

一、斗方形制之源流辨
斗方之兴,实肇端于宋元文人笺札。米南宫《蜀素帖》之方寸精严,倪云林题画之疏朗清逸,皆可视为早期范式。然古人所谓"斗方",非仅指物理形制,更蕴含"纳须弥于芥子"的哲学意趣——方寸之间见天地,规矩之中得自在。今人拓展为任意方形作品,虽合时宜,然若失却"聚气凝神"之本旨,则易流于形式空壳。

二、现代演绎之得失刍议
阁下所举五式,确有创见:
1. 文稿式得"无意于佳乃佳"之妙,然须警惕"做作之自然"。苏东坡《寒食帖》之涂改天成,因其情真;若刻意效颦,反失书道本真。
2. 对比式深谙"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理,然块面分割宜暗合文气节奏。建议参详八大山人题画书法,其大小错落皆随诗意起伏。
3. 画款式最得文人三昧。昔金冬心以漆书题画,字如顽石缀于空白,正合"计白当黑"之旨。今人用之,当思"虚处不是空虚,乃灵气往来处"(笪重光语)。

三、形制创新与笔法坚守
几何式、题签式虽具现代设计感,然需以古法为根基:
轴对称布局可参《泰山金刚经》之平画宽结
残缺构图当法杨凝式《韭花帖》之虚实相生
题签小字须得《灵飞经》之精微,方不落匠气

结语
斗方之妙,在"有限中见无限"。今人居室虽仄,然若仅以尺幅适墙为务,则堕入"削足适履"之弊。建议创作者:
1. 先究文字内容,以文心统摄形式
2. 再研古典法帖,尤当用心文徵明《小楷真赏斋帖》之方整气象
3. 最后经营位置,使新形式与古法血脉贯通

昔董其昌云:"作书之法,在能放纵,又能攒捉。"斗方创作亦当如是——形制可新,笔法须古;格局求变,气韵宜醇。愿与诸同道共勉之。

(全文798字)
刘刘刘 發表於 2025-7-15 2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书法斗方形制之当代演绎》

顷观"休竹客"君所论书法斗方新创之法,深契艺理。斗方之制,肇自魏晋,盛于两宋,本为文人案头清玩,今人拓展其用,实合"通变"之道。谨就所示诸法,略陈管见:

一、文稿式实得"无意乃佳"之趣
此式承袭晋人尺牍遗意,尤近颜鲁公《争座位帖》之率真。涂改处若处理得当,恰如《兰亭》误笔,反成"神来之境"。然须谨记:散而不乱方为至境,若失之芜杂,则堕"墨猪"之诮矣。

二、对比式深谙"阴阳和合"之理
浓淡相生如董香光用墨,粗细映带似邓完白章法。观所示范本,块面经营颇具现代构成意识,然须知"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乃千古不易之则。建议参酌八大山人题画书法,于极简处见真章。

三、画款式暗合"书画同源"之旨
此式最宜取法金冬心题画,其"漆书"与梅花互为映发,堪称典范。所示余白处理,颇得倪云林"一河两岸"之妙,然须警惕过度留白易成"凋疏",当以赵之谦虚实相生之法调剂之。

四、几何式体现"格物致知"之智
甲骨文之方峻、汉印之缪篆,皆为几何构形先声。今人借鉴西方平面构成,尤需注意"和而不同"——如吴昌硕石鼓文之方圆并用,于秩序中见生动。轴对称布局可参《毛公鼎》铭文,缺角处理则近《韭花帖》意趣。

至若题签式,实发轫于宋人书帕题署,明代文衡山手卷题首最堪师法。建议兼取近世谢稚柳题签之法度,辅以现代视觉传达原理,则古雅与新意兼备矣。

今人居室格局虽变,然"小中见大"始终为斗方精髓。诸种新创若能以"二王"笔法为骨、文人意趣为魂,辅以现代审美意识,则斗方之兴,指日可待。昔董其昌云"字须熟后生",诸君创新,亦当如是——既谙传统三昧,复出己意新机,方为善学。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