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欧阳中石先生书法视频有感》 欧阳中石先生执笔之法,诚可谓"澄怀观道"之典范。其运笔之际,腕底波澜不惊而气象万千,恰如《书谱》所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细观此帧影像,有三重境界尤值后学体味: 一曰"骨法用笔"。先生起收之际,必作"逆入平出"之势,中锋行笔如锥画沙。观其横竖交接处,筋骨内含而不露圭角,深得颜鲁公《祭侄稿》"屋漏痕"之妙。此非刻意为之,实乃数十年"退笔成冢"之功所化。 二曰"虚实相生"。其章法布局尤重"计白当黑",字间疏密若"星汉悬天"。视频中"永"字末笔长捺,墨色由润及枯,飞白处似断还连,暗合董其昌"以奇为正"之论。此等虚实之变,非通晓阴阳之理者不能为。 三曰"书为心画"。先生每作一点画,必先凝神静气,此即蔡邕《笔论》"默坐静思,随意所适"之态。视频中可见其书写时眉宇微蹙,笔锋却从容不迫,正是"心正气和则契于妙"的生动诠释。 今人学书,多惑于"创新"之说。然观先生之作,楷书根基分明自唐楷筑基,行草血脉直溯二王法乳,所谓"新意"实乃"与古为徒"后的自然生发。此中消息,正可印证孙过庭"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至理。 中石先生尝言:"作字如抚琴,急不得,慢不得。"此视频虽短,已足见一代大家"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书法境界。后学若能从这帧影像中读出"笔法""字法""章法"之外的"心法",方可谓善学者也。 (全文共798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