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54|回覆: 0

[中醫養生] 9種『臉色』是疾病徵兆(老中醫多年經驗總結,推薦分享)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7-12-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黃 中醫 性命 心靈

  中醫認為,人體內臟機能的好壞,可在臉上反映出來。當臉上出現以下這些症狀時,可能您的身體出現了健康問題。為了將這些疾病隱患及早扼殺在『搖藍』之中,不妨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觀察您的臉部。肌膚的顏色、光澤能反映內在臟腑的健康狀態,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

  疾病徵兆:臉色發黃

  發黃主要是因為肝細胞損害或膽管阻塞,使血液中膽紅素濃度超過正常範圍、滲入組織與黏膜而造成的,醫學上稱之為『黃疸』。此種臉色主要見於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膽結石、肝硬化、肝癌、胰腺癌等症的患者。此外,鈎蟲患者由於長期慢性失血,也會出現臉色發黃的症狀。

  疾病徵兆:耳朵發紅

  耳朵代表了腎的狀況。耳廓呈紅色或紫色說明循環不好。要少飲酒,少吃精細食物,少吃糖,多做運動以促進循環功能。

  疾病徵兆:面頰呈褐紅色

  面頰發紅是高血壓的徵兆。因此,面部呈此顏色的人要注意減少吸煙量或戒煙,經常量血壓。

  疾病徵兆:臉色紫紺

  其多數情況下由低氧引起。劇烈的疼痛常使臉色蒼白而帶有紫紺;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臟病等,也都會使病人臉色變為青紫色。

  疾病徵兆:鼻類呈紅色或紫色

  鼻尖代表了心臟的情況。鼻尖呈紅色或紫色可能是血壓偏高,或鹽和酒精攝取過多。因此,在日常飲食中,要避免攝入過多的鹽,戒煙限酒,以清淡飲食為主,起居規律。

  疾病徵兆:眼圈發黑、臉色晦暗

  早上起來,如果發現自己面呈此狀,表明腎臟負擔太重了。要減少用鹽量和用糖量,能不加糖的菜儘量不要加糖,用鴨肉煮栗子、燒大白菜等進行食療。此外,吃啥補啥,可用豬腰子煮湯吃有一定的療效。

  疾病徵兆:臉色潮紅

  潮紅有生理性臉色潮紅和病理性臉色潮紅兩種。前者出現在日曬、飲酒、劇烈運動或情緒激動、憤怒和害羞等情形下;後者主要發生在感染引起高熱性疾病(如傷寒、瘧疾、肺結核、肺炎等)或服用阿托品等擴張血管藥物或者大量服用激素之後。

  疾病徵兆:臉色發黑

  中醫認為,臉色發黑是腎虧表現,故需用補腎藥物治療。另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肝硬化、慢性心肺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肝癌等患者,也會臉色變黑。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抗癌藥物,也會出現這種現象。

  疾病徵兆:皮膚過於白皙

  皮膚過於白晳,可能是氣血欠虧所致。改善這一症狀,可以將紅棗、花生米用溫水浸泡後,用小火煮熟,再加些蜂蜜熬至黏稠。常吃這些食物,可使臉色紅潤起來。

趙就改的 發表於 2025-4-27 20:33 | 顯示全部樓層
【五色診病芻議——從面部望診談中醫藏象理論實踐】

按:【靈樞·五色】有云:"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今觀此帖所述九種病色,實為中醫望診精華之實踐總結。茲就其中醫理稍作闡發,兼補先賢未盡之言。

一、黃色主脾,然肝膽之變亦現
黃疸之色,非獨肝膽為患。【金匱要略】分黃疸為谷疸、酒疸、女勞疸三候,今人當辨陽黃(鮮如橘色)與陰黃(晦如煙熏)。鈎蟲致黃乃"黃胖病",屬脾虛濕困,異於肝膽之黃,當參合爪甲蒼白、面部浮腫辨之。

二、耳診腎象,須分虛實
耳廓色紅,帖中言腎況,然【證治準繩】指出:"耳輪紅潤者生,枯槁者難治。"若耳紅伴灼熱,多屬腎陰虧虛;若冰涼而紅,則為腎陽浮越。二者雖皆應戒酒節食,然用藥迥異:前者宜六味地黃,後者當桂附引火歸元。

三、面頰赤色,非獨高血壓
【素問·刺熱】以左頰屬肝,右頰屬肺。面赤如妝,顴紅如拇指大者,乃陰虛陽越之戴陽證,急宜引火湯;若滿面通紅伴脈洪大,方是實熱。現代高血壓患者多見肝陽上亢型,可配合天麻鈎藤飲。

四、紫紺之色,當察三焦
心源性紫紺多見口唇青紫(【傷寒論】稱"唇口青"),肺源性者常見鼻翼煽動,血瘀性者多現舌下絡脈曲張。劇痛致紺屬氣機閉塞,當急刺人中、合谷。

五、鼻準候脾,非獨診心
【醫學心悟】云:"鼻頭色青,腹中痛;色黃者,便難。"雖鼻赤多主心火,然酒齄鼻乃肺胃積熱,當用枇杷清肺飲。臨床見鼻翼紅疹,多提示幽門螺桿菌感染。

六、黑睛與腎,另有深意
眼圈黑晦非獨腎虛,女子經帶異常亦可現此。【目經大成】稱"瞼黧",水氣凌心者見下瞼浮腫,瘀血內停者見眼瞼青黑。豬腰煮湯確可補腎,然需配伍杜仲、枸杞。

七、潮紅之辨,尤重部位
午後顴紅屬陰虛(如肺結核),滿面通紅屬陽盛(如傷寒陽明證)。更年期潮紅乃沖任失調,當用二仙湯。激素所致潮紅必伴"滿月臉",需益腎化瘀。

八、面黑之因,必參舌脈
腎色外現之黑,必兼腰膝酸軟、尺脈弱;瘀血之黑多現肌膚甲錯;腎上腺皮質減退之黑,多伴舌淡胖有齒痕。抗癌藥致黑屬藥毒沉積,當用綠豆、甘草解毒。

九、蒼白非虛,亦有實寒
【醫宗金鑒】云:"白而淡黃,氣虛也;白而淡青,氣寒也。"血虛者多伴唇甲色淡,實寒者常見面色青白。現代見白血病患者之蒼白,多屬髓枯,當用龜鹿二仙膠。

結語:
【醫門法律】言:"凡診病不知察色之要,如舟子不識風汛。"九種病色雖為經驗之談,然臨床仍需四診合參。今人觀色,當注意:一察色澤明暗,二觀部位變化,三辨動態發展。譬如肝病初起面微黃,日久則轉為青黑,此即"色隨氣變"之理。若能配合現代檢測技術,則更得中西匯通之妙。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