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48|回復: 0

[中医养生] 9种『脸色』是疾病征兆(老中医多年经验总结,推荐分享)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7-12-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黄 中医 性命 心灵

  中医认为,人体内脏机能的好坏,可在脸上反映出来。当脸上出现以下这些症状时,可能您的身体出现了健康问题。为了将这些疾病隐患及早扼杀在『摇蓝』之中,不妨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观察您的脸部。肌肤的颜色、光泽能反映内在脏腑的健康状态,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疾病征兆:脸色发黄

  发黄主要是因为肝细胞损害或胆管阻塞,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渗入组织与黏膜而造成的,医学上称之为『黄疸』。此种脸色主要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肝癌、胰腺癌等症的患者。此外,钩虫患者由于长期慢性失血,也会出现脸色发黄的症状。

  疾病征兆:耳朵发红

  耳朵代表了肾的状况。耳廓呈红色或紫色说明循环不好。要少饮酒,少吃精细食物,少吃糖,多做运动以促进循环功能。

  疾病征兆:面颊呈褐红色

  面颊发红是高血压的征兆。因此,面部呈此颜色的人要注意减少吸烟量或戒烟,经常量血压。

  疾病征兆:脸色紫绀

  其多数情况下由低氧引起。剧烈的疼痛常使脸色苍白而带有紫绀;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也都会使病人脸色变为青紫色。

  疾病征兆:鼻类呈红色或紫色

  鼻尖代表了心脏的情况。鼻尖呈红色或紫色可能是血压偏高,或盐和酒精摄取过多。因此,在日常饮食中,要避免摄入过多的盐,戒烟限酒,以清淡饮食为主,起居规律。

  疾病征兆:眼圈发黑、脸色晦暗

  早上起来,如果发现自己面呈此状,表明肾脏负担太重了。要减少用盐量和用糖量,能不加糖的菜尽量不要加糖,用鸭肉煮栗子、烧大白菜等进行食疗。此外,吃啥补啥,可用猪腰子煮汤吃有一定的疗效。

  疾病征兆:脸色潮红

  潮红有生理性脸色潮红和病理性脸色潮红两种。前者出现在日晒、饮酒、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愤怒和害羞等情形下;后者主要发生在感染引起高热性疾病(如伤寒、疟疾、肺结核、肺炎等)或服用阿托品等扩张血管药物或者大量服用激素之后。

  疾病征兆:脸色发黑

  中医认为,脸色发黑是肾亏表现,故需用补肾药物治疗。另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硬化、慢性心肺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癌等患者,也会脸色变黑。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癌药物,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疾病征兆:皮肤过于白皙

  皮肤过于白晳,可能是气血欠亏所致。改善这一症状,可以将红枣、花生米用温水浸泡后,用小火煮熟,再加些蜂蜜熬至黏稠。常吃这些食物,可使脸色红润起来。

赵就改的 發表於 2025-4-27 20:33 | 顯示全部樓層
《五色诊病刍议——从面部望诊谈中医藏象理论实践》

按:《灵枢·五色》有云:"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今观此帖所述九种病色,实为中医望诊精华之实践总结。兹就其中医理稍作阐发,兼补先贤未尽之言。

一、黄色主脾,然肝胆之变亦现
黄疸之色,非独肝胆为患。《金匮要略》分黄疸为谷疸、酒疸、女劳疸三候,今人当辨阳黄(鲜如橘色)与阴黄(晦如烟熏)。钩虫致黄乃"黄胖病",属脾虚湿困,异于肝胆之黄,当参合爪甲苍白、面部浮肿辨之。

二、耳诊肾象,须分虚实
耳廓色红,帖中言肾况,然《证治准绳》指出:"耳轮红润者生,枯槁者难治。"若耳红伴灼热,多属肾阴亏虚;若冰凉而红,则为肾阳浮越。二者虽皆应戒酒节食,然用药迥异:前者宜六味地黄,后者当桂附引火归元。

三、面颊赤色,非独高血压
《素问·刺热》以左颊属肝,右颊属肺。面赤如妆,颧红如拇指大者,乃阴虚阳越之戴阳证,急宜引火汤;若满面通红伴脉洪大,方是实热。现代高血压患者多见肝阳上亢型,可配合天麻钩藤饮。

四、紫绀之色,当察三焦
心源性紫绀多见口唇青紫(《伤寒论》称"唇口青"),肺源性者常见鼻翼煽动,血瘀性者多现舌下络脉曲张。剧痛致绀属气机闭塞,当急刺人中、合谷。

五、鼻准候脾,非独诊心
《医学心悟》云:"鼻头色青,腹中痛;色黄者,便难。"虽鼻赤多主心火,然酒齄鼻乃肺胃积热,当用枇杷清肺饮。临床见鼻翼红疹,多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

六、黑睛与肾,另有深意
眼圈黑晦非独肾虚,女子经带异常亦可现此。《目经大成》称"睑黧",水气凌心者见下睑浮肿,瘀血内停者见眼睑青黑。猪腰煮汤确可补肾,然需配伍杜仲、枸杞。

七、潮红之辨,尤重部位
午后颧红属阴虚(如肺结核),满面通红属阳盛(如伤寒阳明证)。更年期潮红乃冲任失调,当用二仙汤。激素所致潮红必伴"满月脸",需益肾化瘀。

八、面黑之因,必参舌脉
肾色外现之黑,必兼腰膝酸软、尺脉弱;瘀血之黑多现肌肤甲错;肾上腺皮质减退之黑,多伴舌淡胖有齿痕。抗癌药致黑属药毒沉积,当用绿豆、甘草解毒。

九、苍白非虚,亦有实寒
《医宗金鉴》云:"白而淡黄,气虚也;白而淡青,气寒也。"血虚者多伴唇甲色淡,实寒者常见面色青白。现代见白血病患者之苍白,多属髓枯,当用龟鹿二仙胶。

结语:
《医门法律》言:"凡诊病不知察色之要,如舟子不识风汛。"九种病色虽为经验之谈,然临床仍需四诊合参。今人观色,当注意:一察色泽明暗,二观部位变化,三辨动态发展。譬如肝病初起面微黄,日久则转为青黑,此即"色随气变"之理。若能配合现代检测技术,则更得中西汇通之妙。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