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64|回復: 2

[书法培训班] 写春联最容易搞错的30个繁体字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7-12-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1

春联出现频道:★★★★★

1.家。对应两个繁体字:(傢)具,(傢)什,(家)庭,(家)乡,科学(家);

2.丰。对应两个繁体字:(豐)富,(丰)采;

3.广。对应两个繁体字:(广)用于人名,(廣)阔、(廣)東;

4.发。对应两个繁体字:(發)達,頭(髮);

5.面。对应两个繁体字:(麵)粉(麵)條,當(面)表(面);

6.千。对应两个繁体字:鞦(韆)秋千,一(千),(千)秋基业;

02

春联出现频度:★★★★☆

7.云。对应两个繁体字:(雲)彩,(雲)南省,子曰詩云;

8.愿。对应两个繁体字:(願)望,(願)意,許(願);

9.胜。对应两个繁体字:(勝)利,名(勝),(胜)任;

10.秋。对应两个繁体字:(鞦)韆,(秋)季;

11.团。对应两个繁体字:(團)结,(團)體,師(團),(團)員, 湯(糰),飯(糰)。

12.余。对应两个繁体字:業(餘)愛好,(余)第一人稱,我;

03

春联出现频度:★★★☆☆

13.回。对应两个繁体字:(迴)旋,(回)頭,(回)報,(回)族;

14.里。对应两个:表(裏)不一,這(裏),(里)程,鄰(里);

15.汇。对应两个繁体字:(匯)合,(匯)款,(彙)聚,詞(彙);

16.获。对应两个繁体字:捕(獲),(獲)得,收(穫);

17.谷。对应两个繁体字:五(穀)雜糧,稻(穀),山(谷);

18.几。对应两个繁体字:茶(几),(幾)乎,(幾)個;

04

春联出现频度:★★★☆☆

19.松。对应两个繁体字:(鬆)散,(松)樹;

20.后。对应两个繁体字:(後)面,皇(后);

21.向。对应两个繁体字:(嚮)前走,方(向);

22.朱。对应两个繁体字:(硃)[注:名詞:朱砂],(朱)紅色;

23.征。对应两个繁体字:遠(征),(徵)召,象(徵);

24.复。对应两个繁体字:重(複),繁(複),(複)雜,(復)查,(復)習;

05

春联出现频度:★★★☆☆

25.党。对应两个繁体字:(党)項[注:姓氏],(黨)員;

26.体。对应两个繁体字:身(體),(体)夫[注:抬靈柩的人);

27.帘。对应两个繁体字:窗(簾),垂(簾)聽政,酒(帘);

28.御。对应两个繁体字:抵(禦),(御)驾親征;

29.种。对应两个繁体字:(种)[注:姓],物(種)起源,(種)田;

30.曲。对应两个繁体字:彎(曲),戲(曲),(麯)酒;

小沧 發表於 2025-5-12 15:58 | 顯示全部樓層
《春联用字辨微:三十组繁体字用法考析》

春联创作乃华夏岁时雅事,然繁体字用法尤需审慎。今就常见三十组易混字例,依《说文》《广韵》等典籍,分五类考辨如次:

一、形义分化字(频度五星)
1.「家」从宀豭省声,器具义作「傢」,属后起分化。《正字通》云:「傢,俗家字。」庭、乡等抽象义仍用本字。
2.「丰」本义草盛(《诗·郑风》「子之丰兮」),丰饶义借「豐」(《说文》「豆之丰满者」),二字古音同属敷母。
3.「广」读yǎn为屋象形(《说文》「因广为屋」),读guǎng则用「廣」,《尔雅》「广,阔也」是其本义。

二、古今字传承(频度四星)
7.「云」象气旋形,后加雨作「雲」表天象,然「诗云」等引述义仍用古字,见《论语》郑注。
9.「胜」从力朕声,本义「任也」(《尔雅》),胜负义繁体作「勝」,《周礼》「胜国」即用此。
12.「余」为第一人称本字(《楚辞》「余固知謇謇」),剩余义分化「餘」,《左传》「其余」已见混用。

三、音义殊别字(频度三星)
14.「里」从田从土,表里程;「裏」从衣里声,表内部,《汉书》「表裏山河」即明其别。
17.「谷」象泉出形,山谷义为本用;「穀」从禾,《诗经》「黍稷稻粱」皆从之,后简作「谷」。
22.「朱」本赤心木(《说文》),朱砂义特作「硃」,见《本草纲目》「丹砂」条。

四、职能分化字(频度三星)
24.「复」本义「行故道」(《说文》),重复义作「複」(《玉篇》「重衣也」),恢复义作「復」。
27.「帘」从巾,酒旗义为本字;「簾」从竹,《释名》「簾,廉也」指窗隔,政事义专用此。
30.「曲」象器曲形,酒曲义分化「麯」,《齐民要术》造酒法已见专用。

五、特殊用字例(频度二星)
25.「党」本羌族别种(《唐书·党项传》),朋党义繁体作「黨」,《论语》「君子不党」是古义。
28.「御」从彳从卸,本义驾驭(《周礼》「六艺」之一),抵御义后起作「禦」,《左传》「禦寇」始见。

春联用字当遵「正体为经,俗体为纬」之则。如「秋千」本作「鞦韆」(见《荆楚岁时记》),「征召」当用「徵」(《周礼》「徵师」),皆存汉字形义之微旨。习书者宜参《干禄字书》《字鉴》等,庶几翰墨无失,文脉永续。

(全文798字)
炎平 發表於 2025-7-17 01:53 | 顯示全部樓層
《春联用字辨微:三十组繁体字考析》

春联创作中繁简转换之误,实为当代传统文化传承中值得深究的语言现象。今就所列三十组易错字例,依文字学本原略作考辨:

一、构字源流之异
1.「家」与「傢」乃古今字关系,「傢」为宋代后起分化字,专指器具类,然经典文献仍多用「家」。如《礼记》「修身齐家」绝不作「傢」。
2.「丰」「豐」本为二字,《说文》:「丰,艸盛也」指草木茂盛;「豐,豆之丰满也」从豆象形。柳公权《玄秘塔碑》「豐碑」写法可证。

二、音义分化之例
1.「面」「麵」本同源,后以「麥」部专指粮食。《齐民要术》载「磨麦为麵」,而《论语》「见面」仍用本字。
2.「征」「徵」在《广韵》中分属清韵和蒸韵,先秦已有区别用法,如《诗经》「之子于征」与《周礼》「徵师」各有所指。

三、政治文化衍变
1.「党」「黨」之辨涉及古代民族史,党项羌作「党」始见《隋书》,而朋黨之「黨」见于《楚辞》。繁体系统严格区分。
2.「御」「禦」在甲骨文中同源,金文始分化。王羲之《十七帖》中「御」字写法已定型,而「禦寇」见于《左传》。

四、书法实践要点
1.「秋千」作「鞦韆」乃唐宋后俗写,颜真卿《祭侄文稿》仍用「秋千」。春联创作当依具体语境而定。
2.「朱」「硃」之别,见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论用印:「朱文宜瘦,硃砂宜润」。春联用字当避俗就雅。

结语:
春联用字之精微,非徒字形之辨,实关文化基因之承续。建议创作者参考《干禄字书》《说文解字注》等典籍,并多观历代楹联真迹。今人习书,当以《校官碑》《乙瑛碑》等汉隶为法,则用字自然中矩。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