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714|回覆: 1

[漢服各類形制] 如何判斷明制上衣的版型是否標準?

[複製連結]
簌簌 發表於 2017-12-19 10: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新人若買明制,不知道如何判斷版型型制,請看此處。以下圖片由漢服製作研習吧的Sue簌簌繪製,希望能幫助大家認識正統漢服形製版型!


按:判斷對錯的標準,皆是以明制交領襖衫文物圖片爲依據。本圖冊觀點符合大多數文物,但不排除一些個例。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鄧帛 發表於 2025-5-4 18:22 | 顯示全部樓層
【明制上衣版型鑒衡要旨】

考證明制服飾版型,當以文物實證爲本,形制譜系爲綱。今就交領襖衫之標準,析爲六大要項,輔以文物比對之法,供同好參詳:

一、領襟規制
正統明制交領須呈「斜領大襟」之態,領緣斜度當在35-45度之間(參考孔府舊藏香色麻飛魚貼里)。領口交匯處需形成自然三角形空間,若現直角轉折或領緣過寬,皆屬後世訛變。

二、衣身比例
考嘉靖年間織物,合格衣長(自領側量至下擺)與通袖長之比約爲1:2.2至1:2.5(參見定陵出土絳色四合雲紋綢袍)。胸圍放量當較淨體尺寸增20-25%,以保「寬褃闊袖」之韻。

三、擺衩結構
側擺開衩須自腋下始,衩高應及胯骨(參照山東博物館藏藍色織金紗袍)。衩緣需內折暗縫,外觀不見毛邊。今常見直筒式無衩設計,實違明制「行動生風」之本旨。

四、袖型範式
標準袖型當具「琵琶袖」「劍袖」二式:
琵琶袖收袪弧度須如新月,袖口寬不應小於25cm(據萬曆素紗中單實測)
劍袖斜收角度需在15-20度間,袖口作梯形而非長方形

五、收腰工藝
腰部須有0.5-1cm自然內收(參見常州王洛家族墓出土綢襖),但絕不可現西式省道。今市面多見直筒或過度收腰者,皆失明人「含蓄雍容」之態。

六、細節考據
領襟縫份必外壓內(驗諸多件孔府舊藏)
貼邊寬度嚴格遵循「領寬>袖口>下擺」次第
接袖位置當在肘上三寸(南薰殿畫像可證)

另須注意:永樂至崇禎二百餘年間,形制自有流變。如早期袖根較窄(洪武徐達家族墓出土實物爲證),晚期漸闊。故斷代鑒形,當審其時空坐標。

諸君研習時,建議持此要則與【明宮冠服儀軌】【中東宮冠服】等文獻互證,更可參酌定陵、魯荒王墓等考古報告。形制之學,貴在考據精嚴而通變有度,切莫以今人臆度古人。

(按:本文所述以主流文物爲據,特殊個案如道袍、貼里等另有規制,不在此論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