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237|回覆: 1

[漢服製作教程] 評維族學生著漢服誦經:漢服乃是人類共享之人文服飾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7-12-12 09: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華夏文化,雖由漢民族所創造,卻是整個人類夢寐以求的人文倫理高度。正如民主自由曾經成爲世界各國共同的追求,華夏文化中關於家庭倫理,社會公義,國家德治等核心價值觀,一直是中華大地、東亞漢文化圈,歷史上諸多民族的共同追求,亦將是整個人類未來的大同目標。

而漢服,是華夏文化的先行表象。在正統的華夏文化史上,漢服一直是追求華夏文化人文高度的所有民族的共同服飾。

雖然漢服曾經因爲漢民族被殘酷屠殺壓制而中斷,今天,漢服又回來了,這是人類重新開啟追求華夏人文高度這個模式的徵召。

西曆2017年12月9日,爲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第七小學開展以『弘揚傳統文化·誦讀國學經典』爲主題的文化活動,各族小學生穿上漢服用國語共同誦讀【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中華文化經典篇目,讓他們從小真正去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強大魅力和博大精深。


20171211224723998.jpg!wap.jpg

庫車縣第七小學學生 本文配圖均來自東方IC

20171211224859857.jpg!wap.jpg

庫車縣第七小學學生

20171211224724278.jpg!wap.jpg

庫車縣第七小學學生誦讀【論語·學而篇】篇目

20171211224724600.jpg!wap.jpg

庫車縣第七小學學生彈奏古箏,誦讀國學經典篇目

20171211224803296.jpg!wap.jpg

庫車縣第七小學學生誦讀【論語·學而篇】篇目

20171211225317713.jpg!wap.jpg

庫車縣第七小學學生穿上漢服,手持印有【論語】紙扇,準備開始誦讀國學經典篇目

雖然在漢服回歸的初期,我們時常會看到千奇百怪的錯誤,但是,這是認知上的不足,時間會糾正這些錯誤。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8-3-30 07:57 | 顯示全部樓層
裡面的學生,穿對了的有,左衽更是不少。這是無知之過,還是有心之爲?
鹹菜泡麵 發表於 2025-7-8 03:21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漢服作爲中華文明載體的普世價值】

漢服之興,非獨衣冠之復,實乃文明道統之重光。觀庫車稚子著漢服誦【論語】,猶見古時西域子弟入太學習禮樂,此中深意,當以文明交融之宏闊視野審之。

一、衣冠爲文明之表,非一族之私產
【周易】有云:"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自誕生之初,便承載著"辨華夷、定尊卑"的文明秩序。然此"華"者,非狹隘之血統概念,實爲"禮儀之大、章服之美"的文化認同。北魏孝文帝令鮮卑貴族易漢服,遼金元清歷代皆有"衣冠漢化"之制,足證漢服早爲多民族共享之人文符號。今維族學子服章誦讀,恰是"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傳統的當代延續。

二、華夏文明本具海納百川之德
孔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中華文明之偉大,正在其以道德倫理爲根基的包容性。漢唐長安胡商著漢冠,明清回儒穿深衣,皆因華夏衣冠乃"仁""禮"精神之外顯。維童誦【弟子規】,非爲棄其本俗,實乃以中華倫理補益世道人心,此正合【禮記】"修其教不易其俗"之智慧。

三、文明復興當超越歷史悲情
論者提及"漢服中斷"之痛,然需知【春秋】大義在"大一統"而非復仇。清人龔自珍云:"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今日漢服運動之要義,當如王夫之所言"推故而別致其新",以服飾爲媒,重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明共同體。庫車學童漢服誦讀之景,恰似盛唐西域孩童學【毛詩】舊事,正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之明證。

結語
漢服之重光,非爲復古,實爲開新。昔班超在西域三十載,猶教胡兒習漢字;今見天山南麓誦經聲,可知文明真火永不熄。願吾輩以"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的胸襟,共護此人類共享之人文瑰寶。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