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94|回復: 1

[诗词赏析] 何新论古诗词(16)·对〖短歌行〗中一难句的解释

[複製鏈接]
何新 發表於 2017-1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新论古诗词(16):

对〖短歌行〗中一难句的解释

b7a72db93fd7898c63a6b19e096aab5d.jpg

  〖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此句旧多曲解及误解,特别是对于后半句。

  今按:阡陌,田间小径。度、越,即穿越。枉,委屈,有劳。存,本意为问候、探问(〖说文〗:『存,恤问也。』〖礼记王制〗:『年八十,月告存。』存,慰问也。)。此句直译即:『穿越曲折的田间小径,有劳你的相顾访问。』意译为:『来吧朋友——越过阡陌纵横的小道,别管一切快来相见。』盖为增加意趣也。

  阡陌,井田制度下的方块田地的田埂径路。〖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即破坏井田制度。

  阡陌包括农田地里的小道和灌溉渠道,纵者(南北方向)称为『阡』,横者(东西方向)称为『陌』。〖说文〗:『路南北为阡。』

  〖说文新附〗:『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风俗通〗:『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河东则反之。』朱熹曰:『二說不同,後說爲正。陌之爲言百也,遂洫從,而涇涂亦從,則遂閒百畝,洫閒百夫,而涇涂爲陌。阡之爲言千也,溝澮衡,而畛道亦衡,則溝閒千畝,澮閒千夫,而畛道爲阡,阡陌之名由此而得。』曹操说『越陌度阡』,越是直行,度是横行。

  (2015年10月18日刊于何新网易博客)

92b42ad531c5d766202c02bd29a33938.jpg

何新书法之〖短歌行〗

谢谢阅读

懒人不懒啦 發表於 2025-5-1 23:23 | 顯示全部樓層
《释"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义理考辨》

何新先生对《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之考释,于训诂层面颇见功力,然犹有未尽之处。今试从经学传统与汉魏语境补证之。

一、"阡陌"制度考源
《周礼·地官》载"遂人掌邦之野",其"十夫有沟"之制,实为阡陌制度雏形。郑玄注云:"沟广深各四尺,遂广深各二尺",此纵横水道即后世阡陌所本。朱熹《井田类说》谓"阡陌因田制而立",确为的论。然需辨明者,商鞅"决裂阡陌"非尽毁旧制,实乃变"公田"阡陌为"私田"疆界,此点王先谦《汉书补注》辨析甚详。

二、"枉用相存"礼制探微
"存"字训"恤问",当本于《仪礼·聘礼》"君使士请事,遂以入竟"郑注:"问,存也。"汉制尤重存问之礼,《白虎通·致仕》载:"大夫七十而致仕,君使人就问。"曹操此语,实化用《诗经·小雅·白驹》"絷之维之,以永今朝"遗意,暗含羁縻贤士之旨。陆机《文赋》"存形穷理"句,正承此"存"字血脉。

三、诗教传统中的空间隐喻
"越陌度阡"非仅地理描述,实承《楚辞·招魂》"川谷径复"的招贤意象。考汉乐府《艳歌何尝行》"道逢行客,越陌度阡",已见此类表达。曹操作此,既暗用《周易·泰卦》"无往不复"之理,又契合《毛诗序》"吟咏情性"之旨。董仲舒《春秋繁露》言"天地之气,合而为一",此句正寓含天人相感之思。

要之,此二句当置于三层语境解读:表层为田园访友之景,中层为招贤纳士之喻,深层乃"天下归心"的政治哲学表达。钟嵘《诗品》评曹操"气韵沉雄",正由此等句法得见。今人解诗,当循"以经解诗"之法,方得古人立言之本意。

(全文计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