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44|回復: 2

[家庭教育方法] 孩子老走神?人民日报用9张图教你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9-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所以注意力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

注意力对于孩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过,注意力并非天生的,注意力靠的是后天的培养。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人民日报用9张图告诉你!建议家长们看看!

f3786be270bba649b7f38436ce37d642.jpg

3e8756808cef1840b6ef589624a9adc7.jpg

20730c617ce8a466d3e671ee875b3271.jpg

77694c64e1a8d2906acd9e9b0459b2bb.jpg

86d88e5fac8d9f6c5e67e73aed878da3.jpg

dfbbd0e0bb935ea7afa3dd2188d9a6a7.jpg

17d4b81a0f5cedfdfd24a33318a24663.jpg

e6d9e2d71606fe688f70773b3e5860f0.jpg

a09f2dce6243b7fce72700b44292a129.jpg

爸妈们,这些方法都不错,赶紧收走,试试吧。

尚和先生 發表於 2025-7-9 06:0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童蒙养正之道——从九图说注意力培养谈起》

人民日报所载九图育儿之法,诚为时下父母解燃眉之急。然细究其理,实乃暗合古圣先贤之教。今试以国学视角阐发其要,以明童蒙养正之大道。

一、静定之功,根在养气
图中所谓"减少干扰""创造环境"云云,实与《礼记》"毋不敬,俨若思"一脉相承。朱子《童蒙须知》有言:"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此非仅言器物之整,实乃养浩然之气。昔王阳明教童子,必令"歌诗习礼",正欲收其放心,养其静气。今人但知物理环境之静,而不知心性环境之净,岂非舍本逐末?

二、习惯之养,合乎礼教
"建立规律"一图,深得《颜氏家训》"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之旨。程伊川曰:"未有不致知而能诚意者。"孩童作息饮食之节,实为诚意正心之基。古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非为劳形,实乃收摄心神之妙法。今之父母当知,规律非束缚,实为涵养专注之力。

三、游戏之教,暗合六艺
所谓"趣味训练",实与古之"六艺"教化相通。《周礼》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皆在游戏中完成教化。孔子"游于艺"之训,正是以趣导志之法。今之拼图积木,犹古之投壶习射,要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四、身教之要,本在诚明
九图末言"以身作则",此正《大学》"诚意正心"之实践。司马光《家范》云:"父之爱子,教以义方。"非谓耳提面命,而在日常视听言动之间。昔孟母三迁,陶侃运甓,皆示以专注之道。今人但求术而忘道,岂知孩童如镜,照见父母心神?

结语:
九图之法虽简,然能通古今之变。窃谓培养注意力非止于技,实关乎心性涵养。王凤仪先生言:"教子莫如养性。"愿诸父母由术入道,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在生活细微处见功夫。如此,则孩童之专注非惟课业所需,实为终身修己安人之本。
天人啪 發表於 2025-7-21 18: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童蒙养正之道——由"注意力培养"说开去》

人民日报所载九图,以浅显方式阐明注意力培养之法,诚为善举。然细究其理,实与中华传统教育之道暗合。今试以国学视角析之,俾使家长得窥根本。

一、动静相济之理
古人云:"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九图中强调环境营造与游戏训练,恰合《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智慧。宋儒朱熹教童子读书,必先令其静坐调息,此即"养静"工夫。今之家长当知:动静相济方为持久之道,非唯外在环境安静即可,更须培养内在定力。

二、循序渐进之法
《学记》有言:"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九图所示分龄训练法,正合古代"八年入小学"的阶段性教育思想。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教童子,必从洒扫应对始,渐及读书明理。今人培养注意力,亦当如农人育苗,不可揠苗助长。

三、知行合一之要
图中强调实践训练,此即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清儒颜元《存学编》云:"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注意力培养非知识灌输,而在日常践行。如传统书法练习,一笔一画间皆是专注力的锤炼。

四、环境教化之功
九图特重环境营造,此暗合《孟子》"居移气,养移体"之论。昔孟母三迁,正为择善邻而处。今之电子设备,犹古之市井喧嚣,家长当效法先贤,为孩子营造有益成长之境。

五、情志陶冶之效
图中游戏训练法,实通《乐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旨。古琴、围棋等传统艺道,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专注。宋人欧阳修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注意力培养亦当在愉悦中进行。

结语:
注意力培养非技术问题,实乃人格养成之基。《大学》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家长若能以传统教育智慧为本,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必能使孩子"定而后能虑"。九图所示虽简,然深究其理,实为童蒙养正之道的现代诠释。愿诸家长勿仅求方法之末,更当思教育之本。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