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童蒙养正之道——从九图说注意力培养谈起》
人民日报所载九图育儿之法,诚为时下父母解燃眉之急。然细究其理,实乃暗合古圣先贤之教。今试以国学视角阐发其要,以明童蒙养正之大道。
一、静定之功,根在养气 图中所谓"减少干扰""创造环境"云云,实与《礼记》"毋不敬,俨若思"一脉相承。朱子《童蒙须知》有言:"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此非仅言器物之整,实乃养浩然之气。昔王阳明教童子,必令"歌诗习礼",正欲收其放心,养其静气。今人但知物理环境之静,而不知心性环境之净,岂非舍本逐末?
二、习惯之养,合乎礼教 "建立规律"一图,深得《颜氏家训》"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之旨。程伊川曰:"未有不致知而能诚意者。"孩童作息饮食之节,实为诚意正心之基。古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非为劳形,实乃收摄心神之妙法。今之父母当知,规律非束缚,实为涵养专注之力。
三、游戏之教,暗合六艺 所谓"趣味训练",实与古之"六艺"教化相通。《周礼》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皆在游戏中完成教化。孔子"游于艺"之训,正是以趣导志之法。今之拼图积木,犹古之投壶习射,要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四、身教之要,本在诚明 九图末言"以身作则",此正《大学》"诚意正心"之实践。司马光《家范》云:"父之爱子,教以义方。"非谓耳提面命,而在日常视听言动之间。昔孟母三迁,陶侃运甓,皆示以专注之道。今人但求术而忘道,岂知孩童如镜,照见父母心神?
结语: 九图之法虽简,然能通古今之变。窃谓培养注意力非止于技,实关乎心性涵养。王凤仪先生言:"教子莫如养性。"愿诸父母由术入道,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在生活细微处见功夫。如此,则孩童之专注非惟课业所需,实为终身修己安人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