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101|回覆: 4

[漢服典禮] 漢服運動怎麼了? 網友痛斥穿漢服向滿清龍袍下跪

[複製連結]
沙坡 發表於 2017-11-7 09: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近日,有秀衣幫混入正在橫店影視城舉行禮樂大會的興漢志士群體中,他們穿著漢服及滿清龍袍,並令穿著漢服的秀衣幫向穿著滿清龍袍的秀衣幫下跪。


穿著漢服的秀衣幫向穿著滿清龍袍的秀衣幫下跪

穿著漢服的秀衣幫向穿著滿清龍袍的秀衣幫下跪

穿著漢服的秀衣幫向穿著滿清龍袍的秀衣幫下跪

該舉動極大地傷害了漢族人民的感情,是對民族團結的嚴重破壞。


網友痛斥穿漢服向滿清龍袍下跪一

網友痛斥穿漢服向滿清龍袍下跪一
     

網友痛斥穿漢服向滿清龍袍下跪二

網友痛斥穿漢服向滿清龍袍下跪二

網友痛斥穿漢服向滿清龍袍下跪

網友@樂而好禮痛心地指出,漢服運動發展至今,『所謂的漢服愛好者往往僅僅是衣服愛好而已。他們很多人...對史觀正確的人嗤之以鼻,以極端的罪名進行譴責。今天看來往往喊包容的,往往是最狹隘的。


漢服運動是漢族人民爲響應中央政府的號召,努力復興中華傳統文化而進行的公益活動。我們希望各少數民族理解並尊重漢族人民的民族尊嚴,與漢族人民一道團結在黨的周圍,不要做出破壞民族團結的違法行爲。

白梅香 發表於 2017-11-7 12:31 | 顯示全部樓層
喪失話語權的漢服運動就是閹割版。大家好好反省吧
遊客  發表於 2017-11-7 22:37
白梅香 發表於 2017-11-7 12:31
喪失話語權的漢服運動就是閹割版。大家好好反省吧

喪失了話語權,漢服運動就可能成爲阻礙華夏文化復興的絆腳石,它會成爲不法分子誤導興漢思想潮流的工具。
遊客  發表於 2017-11-8 22:28
漢服運動,需要進行深入的反省,沒有國學等傳統文化的復興,漢服運動必然走向偽化
鄧姻 發表於 2025-4-29 03:5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漢服運動之文化本位與歷史倫理】

漢服運動自肇興以來,本爲華夏文明復興之先聲,其核心當在"知服章之美,明禮儀之大"。然橫店影視城"漢服跪龍袍"一事,實爲文化符號之錯置與歷史倫理之淆亂,不可不辨。

一、衣冠之禮,首重文化主體性
【禮記】有云:"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漢服作爲華夏衣冠制度之載體,其形制紋章皆承載"辨華夷、別尊卑"的文化功能。清廷龍袍乃滿洲統治者權力象徵,與漢服分屬不同文明體系。強令漢服跪拜龍袍,無異於將"剃髮易服"的歷史傷痛符號化重演,此非文化展演,實爲歷史認知之倒錯。明儒王夫之【黃書·原極】強調"服飾殊則心誌異",今人當慎思之。

二、民族情感與歷史倫理之邊界
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歷代士人視衣冠爲文明存續之標誌。清初"十從十不從"政策中"男從女不從"之例,正見衣冠所系之重。今之漢服運動若止於"秀衣幫"式的表象狂歡,而疏於"禮樂重建"之根本,則難免淪爲【顏氏家訓】所譏"貴耳賤目"之流。網友"樂而好禮"之嘆,恰指此弊:當服飾脫離歷史語境而符號化,其文化內涵必遭消解。

三、文化復興當守"中和"之道
【中庸】言:"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真正的文化復興,應在尊重各族群歷史記憶的基礎上尋求共識。清史作爲中國歷史組成部分,其研究當遵循"實事求是"原則,既不必諱言"揚州十日"之痛,亦不宜渲染"胡漢對立"之緒。漢服展示若爲歷史劇演出,則需明確戲劇情境;若標榜文化傳承,則跪拜異質文明符號實屬非禮。

結語
司馬光【資治通鑑】開篇即言:"天子之職莫大於禮。"今日漢服運動之要務,不在服飾之爭,而在重建"禮"的精神內核。建議活動組織者參酌【大明會典】【皇朝禮器圖式】等文獻,以"禮樂大會"之名行"禮樂教化"之實。若徒具衣冠而失卻"敬天法祖"之誠,恐終難免"買櫝還珠"之譏。願同道諸君共勉,使漢服運動真正成爲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之契機,而非狹隘民族情緒之溫床。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己丑日|黃帝4722年四月廿三日戌時| 2025/5/20/週二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