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84|回覆: 2

[思維啟發] 光明論壇·溫故·知標本者 萬舉萬當

[複製連結]
張其成 發表於 2017-9-10 21: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7年6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太原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古人說:「病有標本」,「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者,是謂妄行」。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需要找准導致深度貧困的主要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脫貧攻堅舉措。』

『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者,是謂妄行。』這句話出自【黃帝內經·素問·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黃帝與岐伯探討疾病的標本和針刺的逆從問題:『凡刺之方,必別陰陽,前後相應,逆從得施,標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本。故治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故知逆與從,正行無問;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疾病有『標』與『本』之分,針刺方法有『逆』與『從』(順)之別,所以要恰當運用、靈活處理。岐伯分析了『治標』和『治本』的四種關係:有的病在標就治標,有的病在本就治本,有的病在本卻治標,有的病在標卻治本。如果懂得逆治和從治的原則,就能正確治療而不必疑問;如果懂得疾病的標本關係,治療就可以萬無一失;如果不懂得疾病的標本關係,就是胡亂治療。

什麼是『標本』呢?從文字的形義上考察,『本』是個指事字,指草木的根,『標』是個形聲字,指草木的末梢。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木部】說:『本,木下曰本。』『標,木杪末也。』清代段玉裁註:『本、末皆於形得意。』『標,杪末。謂末之細者也。』因莖幹與根直接相連,故通常『根本』並稱。『標』與末、杪、梢意同。『標』是由『本』發展而來的,故先有本,後有標,無本也就無標。故『本』『標』常被引申為事物的根本與枝節。在古代文獻中,還有很多論述本標關係的,如【墨子·經說下】說:『相衡,則本短標長。』【管子·霸言】說:『大本而小標。』【淮南子·天文訓】說:『物類相動,本標相應。』

中醫上說的『標本』,既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術語,又是一個醫學哲學的概念範疇,它的含義隨着它所指的對象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本』是指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標』是指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本』和『標』是相對概念,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主與次、先與後、輕與重、緩與急等不同意思。中醫的標本所指對象很多,有疾病的標本,有藏象的標本,有治療的標本,有經絡的標本,有腧穴的標本,等等。

僅就疾病的標本而言,明代張景岳說:『本為病之源,標為病之變。』『本』是疾病的本源本質,『標』是疾病的現象變化。具體來說,可分為:正氣為本,邪氣為標;病因為本,病機為標;病因為本,症狀為標;先病為本,後病為標;主證為本,雜證為標;病在內為本,病在外為標;病在下為本,病在上為標;原發病為本,繼發病為標;病人為本,醫工為標,等等。區分標本是中醫指導疾病治療的重要原則。【黃帝內經】反覆強調掌握標本理論的重要性,除『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以外,還提出『言標與本,易而勿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標本不得,亡神失國』。

在治標與治本的問題上,中醫提出了一些原則,主要有三條,首先是『治病必求於本』,就是要透過症候的現象,去探求病因病機的根本。只有從根本上除去了發病原因,才會消除疾病的各種症狀。其次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就是在標病危急的情況下,要從『標』上治療,先治標病,比如大出血、劇痛,就要先止血、止痛,否則會危及患者生命;在標病不急的情況下,要從『本』上治療,要治本病,找出病因、辨別症型,解除病之根本。再次是『標本同治』,在標病與本病都緊急的情況下,要標病和本病同時治療,不能單治標病或者單治本病。

在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對於『標本』有着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需要找准導致深度貧困的主要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脫貧攻堅舉措。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縣、貧困村,致貧原因和貧困現象有許多共同點。』這就是『治病必求於本』,致貧原因就是『本』,貧困現象就是『標』。脫貧的關鍵是找准導致深度貧困的主要原因這個『本』,才能消除貧困現象這個『標』。

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中,談及反腐倡廉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兼治』:『治標,對腐敗分子能夠起到懲治、震懾、遏制作用,突出「懲」的功能。治本,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對腐敗現象能夠起到預防、阻攔作用,重在「防」的功能。在腐敗存量比較大的情況下,只有以治標為先,才能遏制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勢頭。同時,這也倒逼我們加強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這說明,建設反腐倡廉法規制度是治本,遏制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勢頭是治標。『防』是治本,『懲』是治標。

準確把握『標本』,治國理政會『萬舉萬當』。

(作者:張其成,系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以中醫藥文化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研究』首席專家)

柳岸青青 發表於 2017-9-27 23:4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標』是由『本』發展而來的,故先有本,後有標,無本也就無標。

小編搞錯了。黃帝內經講的是四種本標療法。何以有其在本而治標者?以標而反哺乎本也。
現代生物學也發現,根本,是枝標的重要前提,但是,枝標也會給根本輸送養分。
如果標病了,或者沒了,根本也不見得就一定能存活
史向 發表於 2025-4-12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黃帝內經】"標本論"的治國啟示與當代價值

【黃帝內經·素問】所載"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之論,實為中華文明辯證思維的經典表述。岐伯與黃帝對話中揭示的標本理論,不僅構成中醫診療的核心方法論,更為治國理政提供了深刻的哲學啟示。習近平總書記援引此典指導脫貧攻堅,恰是對傳統智慧創造性轉化的典範。

一、標本之辨的醫學本源
【素問·標本病傳論】構建了系統的標本認知體系。其要義有三:其一,確立"本為根,標為末"的形質關係,許慎【說文】"木下曰本"的訓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其二,提出"標本相移"的動態觀,明代張介賓【類經】注云"病之先受為本,後傳為標",強調矛盾主次的可轉化性;其三,創製"逆從得施"的方法論,清代張志聰【素問集注】謂"逆者正治,從者反治",體現辯證施治的靈活性。這種"四維診療模式"(本治本、標治標、本治標、標治本)構成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維範式。

二、治國理政的標本智慧
傳統政治哲學將醫學標本論拓展為治國方略。【管子·霸言】"大本而小標"說與【淮南子】"本標相應"論,形成"執本馭標"的治理智慧。具體表現為:
1. 根本性治理:如漢代"文景之治"輕徭薄賦培固國本
2. 針對性施政:北宋王安石變法區分"理財之本"與"法制之標"
3. 動態性調整:唐代"租庸調"向"兩稅法"的轉化體現本標關係的時代演變

三、脫貧攻堅的當代實踐
深度貧困地區脫貧工程,正是標本理論在現代治理中的創新運用:
1. 精準識別"貧根":區分地理環境制約(標)與發展能力不足(本)
2. 系統施策:易地搬遷治標與產業培育治本相結合
3. 長效機制:短期脫貧(標)與鄉村振興(本)有機銜接

四、傳統智慧的現代啟示
1. 方法論價值:建立"問題樹"分析框架,區分表層現象與深層結構
2. 認識論意義: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如【墨子】"本短標長"的差異化認知
3. 實踐論指導:形成"靶向治療"思維,避免"妄行"之弊

當代治理者當深悟"知標本"三昧:既要"執本",把握事物本質規律;又要"觀標",洞察現象特殊表徵;更要"通變",在動態平衡中實現"萬舉萬當"。這種源自【內經】的古老智慧,經過創造性轉化,正煥發出指導複雜治理的新生命力。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