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585|回覆: 0

[大禹文化研究] 大禹究竟是哪裡人?

[複製鏈接]
聽松客 發表於 2017-8-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個人的出生地跟他生活的地方不同時,對於這個人是哪裡人要怎麼定論呢?比如現在的美籍華人等,也就是說你在哪裡出生,戶口落在哪裡,一般你就是哪裡人。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我國是在秦朝開始實行郡縣制的,行省制度則是在元代才確立起來的。在此之前,又要怎麼知道一個人是哪裡人呢,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大禹。
   要確定一個人是否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可以通過有關文獻的記載,在我國,每個朝代都是有史官的,但是史官的記載也不能全信,因為人是有主觀情感的,同時也會因為某些原因而將一個人的存在抹殺,所以還要通過考古。史料跟考古資料的結合得出的結論一般可信度比較高。

   有關大禹的記載史料很多,【孟子】、【史記】、【吳越春秋】、【水經注】、【蜀本記】等中都有提到大禹是羌族人,出生地在的古代汶山廣柔縣石紐鄉。但是通過近近代學者的考察,卻認為大禹的出生在汶川縣綿池鎮刳兒坪,民國時期編撰的【大禹志】中也支持這一觀點。另外根據近年來的考古研究,又有人提出了新的意見,他們認為禹的故鄉為現四川省綿陽市附近。
   總之關於大禹是哪裡人,存在着很大的爭議,而在眾說法中,比較靠譜的說法是,大禹原名叫姒文命,是古塗山氏國人,也就是現在的今安徽懷遠人。其出生地是在河南鄭州登封嵩山的附近。
蘭園居士 發表於 2025-4-22 07:28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大禹籍貫問題的學術考辨

大禹的籍貫問題,實為上古史研究中一個極具代表性的地理考證課題。筆者試從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及考古學三重維度,對此問題作一系統梳理。

一、文獻記載的多元譜系
先秦兩漢典籍中,大禹的出生地存在明顯的地域分歧。【孟子·萬章上】稱"禹生石紐",東漢趙岐注指為"西夷之地";【史記·六國年表】則載"禹興於西羌";而【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明確記載"(禹)家於西羌,地曰石紐"。值得注意的是,酈道元【水經注·沫水】將石紐定位在"廣柔縣",按漢代行政區劃當屬蜀郡西北境。這種"西羌說"在早期文獻中占據主流。

二、歷史地理的考證難點
漢代廣柔縣治所在今學界尚有爭議,主要存在汶川說(四川阿壩州汶川縣綿虒鎮)與北川說(四川綿陽市北川縣禹里鄉)兩種觀點。民國【大禹志】采汶川說,而當代考古發現北川石紐山有漢代"禹穴"刻石及明清祭祀遺蹟。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汶山"地域概念較廣,涵蓋今岷江上游廣大區域,單純以現代行政區劃反推存在方法論缺陷。

三、考古發現的新啟示
近年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掘顯示,夏文化核心區可能在豫西晉南一帶。但甘肅齊家文化與川西營盤山文化中均發現與治水相關的史前遺蹟。特別是北川地區發現的距今4000年前的大型水利工程遺址,與【尚書·禹貢】"岷山導江"記載存在時空耦合性。這種考古學文化分布提示我們,大禹傳說可能融合了多個區域部族的集體記憶。

四、籍貫認定的方法論思考
對於上古人物籍貫考證,建議採取"層累說"分析模式:首先區分原始部族記憶(如羌族石紐傳說)與後世政治附會(如中原王朝的聖王建構);其次要注意古代"地望"概念具有族群歸屬與文化認同的雙重屬性。大禹作為夏后氏首領,其"籍貫"實質是部族發祥地的文化象徵。

結語:
綜合現有證據,大禹傳說的核心地理坐標當在岷江上游羌族聚居區,具體地望以四川北川石紐山的可能性較大。而中原地區的大禹遺蹟,更多反映的是夏王朝建立後的政治文化傳播。這種"出生西羌-立業中原"的雙重地理特徵,恰恰印證了早期華夏文明多元一體的形成過程。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