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06|回復: 0

[考古發現] 辽代贵妃墓考古疑云重重·真的是死于『宫斗』?

[複製鏈接]
文强 發表於 2016-12-22 12: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辽代贵妃墓葬,它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成为两个入选2015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墓葬项目。2015年,辽代贵妃墓葬考古发掘结束后,辽代贵妃家族墓园布局、贵妃是否正常死亡等关于墓葬的谜团,一直萦绕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之庸和他的考古发掘团队中。

辽代贵妃墓考古疑云重重·真的是死于『宫斗』?

辽代贵妃墓考古疑云重重·真的是死于『宫斗』?

辽贵妃墓出土的墓志

7月,锡林郭勒大草原水草丰美。盖之庸和他的考古发掘团队又一次来到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家族墓葬发掘现场,开始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

19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呼市召开了第十三届内蒙古考古论坛。盖之庸有些兴奋地告诉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2016年,多伦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葬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破解了2015年辽代贵妃墓葬发掘后许多待考的谜团。

古老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是契丹民族的发源地。辽代贵妃家族墓葬的发现,将改写契丹民族的历史,因为现在契丹族的历史文化圈已扩大到了滦河流域。

墓园布局及关系

通过发掘,基本弄清了墓园的平面布局,该墓园由墓葬、附葬墓坑及享堂构成,尤其是主墓的附葬墓坑在辽代考古中并不多见。辽代贵妃墓与附葬墓坑应为该墓地年代最早者,代号为1号墓葬比辽代贵妃墓略晚,代号为6号墓葬的时间最晚,墓地时间跨度为辽圣宗至辽道宗时期。盖之庸说。

据介绍,在辽代贵妃墓葬方圆十公里的范围内,考古人员进行了文物调查,发现了一座辽代城址、三处遗址、一处有墓葬迹象的墓地。随后,考古人员经重点勘探,继2015年发掘的辽代贵妃家族墓地1号墓葬和辽代贵妃墓葬之后,又发掘了四个墓葬,一个墓址。其中两座墓葬早期被盗,墓葬规模不大,属辽代中小型墓葬。3号墓葬从发掘情况来看,是一座未营建完成的墓葬,出土有砖雕莲花构件;4号墓葬和5号墓葬中,没有发现遗骨,行制有似辽代贵妃墓葬耳室,与贵妃墓有关,应为主墓的附葬墓坑。

此外,在5号墓葬中发现已腐朽无存的木函,在木函内发现骨灰及一枚玉石质挂坠,挂坠有焚烧的痕迹。盖之庸和考古专家推测,这些墓葬或许是和辽代贵妃关系密切的侍女、随从或部属的墓葬。此次发掘的代号为6号的墓葬,为贵妃家族其他重要成员的墓葬,是该墓葬已发掘的墓葬中年代最晚者。该墓葬虽经多次盗扰,仍出土了金、银、玉、石等材质的随葬品,以及291枚白、黑两色的石质围棋子。

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金银器数量显得很少呢?

辽代贵妃墓考古疑云重重·真的是死于『宫斗』?

辽代贵妃墓考古疑云重重·真的是死于『宫斗』?

多伦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

金银器明显减少

与几乎同时期且墓主人身份相似的陈国公主墓出土随葬品相比,辽代贵妃墓出土的金银器明显减少,且制作也较为简单。盖之庸认为,〖辽史圣宗本纪〗记载,统和十年春正月丁酉,禁丧葬礼杀马,及藏甲胄、金银器玩。此诏令与辽、宋当时正发生战争,经济明显困难的时局有关,而墓主人下葬在此诏令颁布的第二年,即统和十一年,因此金银器使用减少,也属正常。

同时,在辽代贵妃墓中出土了代表皇室等级地位的高规格葬具,如银鎏金镂空凤纹高翅冠、金花银镂空凤纹高靿靴、金镶玉龙纹玉捍腰等,如此高规格的葬具属首次发现。盖之庸称,这些葬具与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高翅鎏金银冠、鎏金银靴等相比,也没有镂空等复杂工艺。通过这些对比,能了解到当时辽代宫廷的生活状态。

辽代贵妃墓葬汉文化影响最深,比如贵妃墓的门,是极具唐风的,且葬具使用了木制围榻,两个立柱,围着中央的棺材,是中原贵族常用的葬具,类似的葬具在辽墓中鲜有发现。但萨珊文化、粟特文化也不能忽视。包括这个墓里出土的玻璃器、铜盘等,都是舶来品。从这些器物里,能够看到多种文明融合的痕迹。盖之庸说。

尘封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多种文明的融合让我们对辽代文化充满了敬意,也更加渴望了解历史背后的故事。

贵妃是正常死亡

辽史公主表〗载:圣宗十四女,贵妃生一女,燕哥第一,封隋国公主,进封秦国。此贵妃,即应为辽贵妃墓墓主人,这也是史料对墓主人唯一的记载。

盖之庸称,墓葬中发现墓志一盒,中部阴刻篆书故贵妃萧氏玄堂志铭几字,首行撰大契丹故妃兰陵萧氏玄堂志铭并序,墓志详细记载了墓主人的生平、身世等情况,洋洒千余言。据墓志及结合相关史料,该贵妃为辽朝第六位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第一位皇后,出自辽代后族最为显赫的萧阿古只一系。在辽代9位皇帝中,有4位皇后出自该家族,为辽代后族最为显赫的一支。辽贵妃墓墓主人父亲为与宋作战的辽代名将萧宁、母亲为萧太后的女儿魏国公主。由此,考证可知其为萧太后外孙女。她秉承家族传统,在很年轻时,就嫁给了辽圣宗当皇后,还生了一男两女。可惜的是,因为宫廷内的残酷倾轧,她不知犯了什么事,被降格为贵妃,而且被迫离开辽代政治中枢,回到了自己家族的封地。统和十一年(公元993年),20多岁的她溘然去逝。初步认为,贵妃是正常死亡。

辽圣宗耶律隆绪墓位于赤峰,但其贵妃墓葬却位于锡林郭勒盟。贵妃为什么不和辽圣宗同葬?为何葬这么远?是风俗使然,还是另有隐情?这些谜团至今依然未解,盖之庸和他的考古团队正在寻找答案。

丁映文 發表於 2025-4-22 12:48 | 顯示全部樓層
辽代贵妃墓考古发现的文化解读与历史悬疑

内蒙古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家族墓葬的发掘,无疑是近年来辽代考古的重大突破。这座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墓葬,不仅改写了我们对契丹民族历史文化地理分布的认识,更为研究辽代贵族丧葬制度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从考古学视角看,该墓园布局严谨有序,由主墓、附葬墓坑及享堂构成,反映了辽代贵族"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主墓附葬墓坑的发现,这在辽代考古中实属罕见。墓葬群的时间跨度从辽圣宗延续至辽道宗时期,历时近百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家族墓葬序列,为研究辽代中晚期贵族家族制度提供了重要线索。

墓中出土的墓志尤为珍贵。墓志作为"地下之史",往往能补正史之阙。通过对墓志文字的释读,我们可以获取关于墓主身份、生平乃至死亡原因的一手信息。目前学界对这位贵妃是否死于"宫斗"尚存争议,这种推测虽具戏剧性,但缺乏直接证据。考古学讲究"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在未发现确凿史料前,任何结论都为时尚早。

墓葬中出土的金、银、玉器等随葬品,以及291枚石质围棋子,反映了辽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文化品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器物既有契丹民族特色,又明显受到唐宋文化影响,体现了辽代"因俗而治"的政治智慧和文化融合。而金银器数量相对较少的现象,可能与墓葬多次被盗有关,也可能是辽代丧葬制度中某种特定仪轨的体现。

附葬墓坑中发现的骨灰及玉石挂坠值得深入探讨。契丹传统实行土葬,火葬多见于佛教信徒。这一发现或许暗示了佛教在辽代贵族中的影响力正在扩大,反映了契丹民族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融过程。

从历史地理角度看,该墓葬群的发现将契丹历史文化圈扩展至滦河流域,修正了传统认为契丹活动中心仅限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观点。附近发现的辽代城址和三处遗址,更构成了一组完整的聚落景观,为研究辽代地方行政制度和边疆治理提供了新的材料。

考古发现的价值不仅在于器物本身,更在于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多伦辽代贵妃墓的发掘成果,正在逐步揭开辽史中的诸多谜团。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和研究的展开,我们有望对辽代政治制度、后宫生活、丧葬礼仪等方面获得更为清晰的认识。历史真相往往比想象更为复杂,考古学的魅力恰在于此——它让我们能够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在残砖断瓦中拼凑出历史的原貌。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