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46|回復: 0

[易學] 【易经】的四大功能

[複製鏈接]
大成之道 發表於 2016-11-16 11: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方便口耳相传,【周易】的卦辞和爻辞都十分简洁,人们乐于揣摩玩味。根据【周易】的观点来看,宇宙万事万物既有它的象,又有它的理;用辩证的观点看,既然有它的理,也必然有它的象。同时,每个象也一定有它的数。

【周易·系辞上】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比如一张纸,是用来写字的,能够写字是它的道理;而纸的形状、大小是它的象;它能够写多少字、用多久,这就是它的数。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古人在行事的时候,如求官、求学、求子等,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时就要占算。这就是我国古代【易经】的四大功能象、数、理、占。

第一个功能是『象』

有物必有象,中国人都喜欢看象,也习惯看人相。观天象,观日观月,可以知时辰;迷路了,观天象,可以知南北。何为象呢?就是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古人认为象的实质在于『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八卦,乾之象为天、为太阳、为男人等;坤之象为地、为月亮、为女人等。古代先贤观天之象,测算星移斗转的周期,以纪理定历法阴阳变化之节律;观地之象,标志分野坐标系统。

【周易·系辞下】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易经】是一部以卦象来象征事物表达思想内容的书,八卦象征八种事物,如乾为天,坤为地,巽为风,震为雷,艮为山。将八卦重叠成六十四卦,【易经】的每一卦,既象征事物的外形,又象征事物间的联系,更象征阴阳对立的矛盾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的运动、变化,从而显示事物变化的结果。

第二个功能是『数』

有象必有数,【易经】的数是活的,古人称为『象以定数』,事物的发展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卦象的变化也是无穷无尽的,天地之物,大而天地山川,微而草木禽虫,君臣父子之伦,毛发爪甲之细,无一不备于卦,知此则可与言八卦之象也。【易经】有几套数字系统。一是天地之数,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二是大衍之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三是爻位之数,每卦六个爻,阳爻用九表示,阴爻用六表示。

【易经】之数从何而来?圣人作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则易数来自河图、洛书。【易传】将卦爻象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阐释发挥,使象数思维为特征的【易经】,具有高度的哲理性。

第三个功能是『理』

有数必有理,【易经】的理,是指推理。【系辞传】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天下之理得,而成乎其中也。』三国的王弼提出了研究易学应从易理上去分析,不孤立地去谈象数。卦爻之辞之言是为了明『象』,明了『象』,比喻的实质就无须局限于卦爻之辞。『象』是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深刻的理『意』的。

象数乃理气之实际,无象数理气皆空;我们要主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命』就是客观必然性,它是天道和人道之中存在的规律,我们只有掌握了它,才能预示未来,趋吉避凶。【易经】的理,具有哲理性、科学性。荀子说:『善易者不占。』每一个人或做每一件事,都要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去推理,那么不需要占算,就可以预知结果。

第四个功能是『占』

面对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不少人都想通过【易经】的占卜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易经】并不主张命定论,占卜只能给你提供借鉴和参考,而对待事物主要是按照其发展规律,去应对、调整思想和方法,因势利导,才能把事情办好。『占』应当说是根据象所表达的概念,通过求神弄鬼的占算,是根本没有科学性的。

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占』,一方面我们要反对把易学沦为卜筮,反对那些打着易学招牌美其名曰的『预测学』,把易学推向歪门邪道。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完全排斥对『筮』这一派人著作的研究,因为在这些著作中还有大量的易学知识,可以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为易学的研究所运用。

(来源:泰山张成)
姜安之 發表於 2025-6-5 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周易》四大功能发微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其价值不仅在于占卜之术,更在于其蕴含的宇宙认知模式。所谓"象、数、理、占"四大功能,实为古人认识世界的四维框架,今试为诸君剖判其精要。

一、象:宇宙的符号系统
《系辞》云"八卦以象告",此"象"非徒然图像,实为抽象思维之高级形态。乾卦之象天,非仅指苍穹,乃象征刚健不息之宇宙动能;坤卦之象地,亦非止于泥土,实含厚德载物之哲学意蕴。郑玄注《易》谓"卦者,挂也,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正揭示其符号学本质。古代天官观星象制历法,医家察舌象断病机,皆本于此种象征思维。尤当注意者,《周易》之象具有多层指涉性,如离卦既象征火,又喻文明教化,更可对应人体之心,此即"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的思维特征。

二、数:变化的量化法则
《周易》数理系统绝非简单算术,实为动态数学模型。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暗合"太极生两仪"之宇宙生成论。京房"纳甲"体系将干支纳入卦爻,形成时空坐标系;邵雍"先天八卦数"揭示二进制排列,莱布尼茨见之惊叹不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爻位之数:初爻象征事物发端,上爻代表发展终极,二五爻多誉,三多凶,四多惧,此即"数"与"位"结合的辩证法则。汉代孟喜创"卦气说",以六十四卦配二十四节气,更将数理应用于天文历法。

三、理:阴阳的辩证逻辑
王弼《周易略例》指出"得意忘象"之理,强调超越表象把握本质。阴阳消长之理,在泰卦表现为"小往大来",在否卦则显"大往小来";既济卦六爻皆当位,未济卦六爻皆失位,此即"物极必反"的辩证法则。程颐谓"看《易》须先识卦体",朱熹强调"每个卦是一个天地",皆着眼于其中蕴含的普遍规律。现代系统论中的"结构-功能"原理,与《周易》"时位"观念惊人地相通。

四、占:决策的智慧艺术
孔子"百占而七十当"的记载,揭示占卜本质是概率决策。《左传》载卜偃占验十七事,其要诀在"推天道以明人事"。汉代焦赣《易林》创四百零九六爻变体系,实为早期决策树模型。当知占筮非迷信,乃古人运用象数模型进行风险评估的智慧。程颐言"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而卜筮居其一",正谓此道可"极深而研几"。

要之,《周易》四维实为有机整体:象为认知符号,数乃变化规律,理是抽象法则,占系实践应用。张载言"易为君子谋",其价值不在预测吉凶,而在培养"居安思危"的思维模式与"与时偕行"的应变智慧。今人研《易》,当超越表象窥其大义,方不负"圣人以此洗心"之深意。
吕存 發表於 2025-7-16 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周易》四大功能发微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其思想体系以"象、数、理、占"为四大核心功能,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认知模式。此四者非孤立存在,实乃相互贯通之有机整体,诚如《系辞》所言"圣人之道四焉",今试为诸君剖判其精微。

一、象:宇宙的符号系统
《周易》立象以尽意,其象学体系包含三重维度:其一为自然之象,八卦取象天地雷风等八种自然现象;其二为人文之象,如乾为君父、坤为臣母等社会关系;其三为象征之象,通过卦爻组合形成"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的符号系统。郑玄注《易》云:"卦者,挂也,悬物象以示人。"此象学思维深刻影响了中国医学的藏象理论、书画艺术的意象表达等传统文化形态。

二、数:变化的量化法则
《周易》数理体系包含三重结构:天地之数构建宇宙生成论,大衍之数演示占筮方法论,爻位之数揭示事物发展规律。邵雍《皇极经世》发展出元会运世的宇宙数理模型,将129600年定为一元,正是对《易》数的创造性发挥。值得注意的是,《易》数非西方数学之抽象数量,而是与象、理交融的"象数",如"叁天两地而倚数",体现的是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

三、理:永恒的宇宙法则
《周易》之理包含三大层面:阴阳对待的辩证法则,刚柔相济的中道思想,与时偕行的变通智慧。王弼《周易注》提出"得意忘象"之说,强调通过象数把握背后永恒之理。如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否卦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揭示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根本规律。此理既可解释自然界的寒暑更替,也可指导人事的进退存亡。

四、占:实践的决策智慧
占筮非简单的吉凶预测,实为"极数知来之谓占"的决策系统。其方法论核心在于"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直觉思维,通过揲蓍过程使主观意识与客观规律相契合。朱熹《周易本义》强调占易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体现的是道德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历代贤相如诸葛亮、刘伯温等,皆深谙此道而能运筹帷幄。

要言之,《周易》四维功能构成认知世界的完整范式:象为认知媒介,数为变化尺度,理为本质规律,占为实践应用。四者如车之四轮,缺一不可。今人研《易》,当超越占卜表象,深入把握其"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哲学内核,方不负圣人"观象设卦"之深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