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90|回覆: 1

[漢服典禮] 河南鄭州正漢堂重陽節暨十一假期活動召集[鄭州]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6-9-30 19: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活動類型:
朋友聚會
開始時間:
2016-10-7 10:00
活動地點:
大學路航海路二七萬達
性別:
不限
已報名人數:
0

正漢堂重陽節暨十一假期活動召集


活動主題:穿漢服過漢家節日展示漢家習俗


時間:公元2016年10月7日上午10點


地點:大學路航海路二七萬達


報名聯繫人:趙振 字見塵 又字永成


聯繫電話:15713858313


微信:zhengege_1


QQ:362994381(qq可能加不上,可通過群臨時會話)


活動內容:


1.漢服展示,講解漢服的來歷,漢服運動的發展,漢服款式的講解。


2.漢舞禮儀之邦


3.重陽節的來歷講解,何爲重陽,重陽節的習俗等


4.老人穿漢服給老人敬菊花茶


5.背誦關於重陽節的詩詞


6.投壺遊戲及喝菊花酒


7.品嘗重陽糕,發放茱萸香囊。


需要跳漢舞禮儀之邦的同袍若干名,另歡迎有才藝的同袍自報才藝我們儘早安排節目。


注意事項:拒絕旗袍馬褂,儘量穿漢服出門,不要和族人爭執。

龍坊令 發表於 2025-4-9 08:28 | 顯示全部樓層
【重陽雅集啟】
豫州故地,重陽佳會。正漢堂以"衣冠載道,禮樂傳薪"爲旨,謹擇丙申年九月初七(公元2016年10月7日)於二七萬達,邀諸君子共襄盛舉。此舉非獨遊戲之樂,實乃華夏禮樂文明之當代踐行,試爲諸君道其精義。

一、衣冠之制,禮之大端
【禮記】云:"冠者,禮之始也。"漢服非止衣飾,實乃"垂衣裳而天下治"之文明象徵。活動首重漢服形制講解,當依【大明集禮】【三才圖會】等典籍,辨明深衣、襦裙、道袍之制,使觀者知"續衽鉤邊"之妙、"交領右衽"之禮。尤當申明"被髮左衽"之戒,以正衣冠而明華夷之辨。

二、重陽古禮,孝親之儀
重陽肇端於【易經】陽九之數,【西京雜記】載漢代已有佩茱萸、飲菊酒之俗。今擬"敬老獻茶"之儀,當遵【朱子家禮】"序長幼"之訓:獻茶者需正容體、齊顏色,以"揖讓進退"之禮奉盞,方合【孝經】"居則致其敬"之旨。投壺遊戲宜本【禮記·投壺】"揖讓而升"之規,使娛樂不失禮意。

三、詩樂教化,移風易俗
【周禮】以"六詩"化民,今誦重陽詩詞,當選王維"遍插茱萸少一人"之思親、李清照"簾卷西風"之孤懷,使今人體悟古人"溫柔敦厚"之詩教。漢舞【禮儀之邦】當效法【樂記】"動其容,象其事"之理,以"袖如回雪"之姿,展"禮主別異,樂主和同"之旨。

四、節俗考辨,返本開新
重陽糕當考【夢粱錄】"蜜餌粉糍"之制,茱萸囊宜循【風土記】"絳囊盛茱"之法。然今人制糕佩萸,更當思【荊楚歲時記】"俗尚此日以爲嘉會"之深意,使古俗不徒存形式,而能"觀人文以化成天下"。

與會箴言
諸君赴會,當懷"慎獨"之心:衣冠必整,言笑有度。遇質疑者,可引【春秋】"夷夏之防"大義從容應對,切忌"嘵嘵爭勝"失君子之風。若著時服而至,亦需"正其衣冠",以顯莊敬。

此會之設,非爲復古,實乃【尚書】"協和萬邦"之現世踐行。願諸君以"禮義爲干櫓",使華夏文明如重陽菊酒,歷久彌醇。

正漢堂謹啟
丙申年菊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