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99|回覆: 1

[墨家] 點評【墨學大辭典】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9-27 08: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點評【墨學大辭典

墨學大辭典】,是目前首部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墨學的大型辭典。【墨學大辭典】分為三編:第一編,墨學分科。按現代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分類系統,把【墨子】書中有關詞語、重要範疇和命題,按內容組成十八個分科。第二編,墨學研究史,共313條詞目,涵蓋先秦至當代中國墨學研究史的重要人物和著作。第三編,墨學研究方法,共50條。

在現有的辭典中,張仁明等編的【墨子辭典】【墨經辭典】【墨守辭典】,收錄字、詞、詞組及凝固結構數千條,按音序排列,三書相加,是一部關於【墨子】書的比較完整的詞典。孫中原等編【墨學大辭典】,沒有採用張仁明等的編寫體例,而是參考彭漪漣等編【邏輯學大辭典】按學科分類編排的方法,設計出新的結構,新的條目,新的排列組合,作新的釋文辨義,突破【墨子】書的範圍,將墨家學說置於兩千多年中國思想發展史和近百年世界漢學研究史中加以考察,以辭書的方式(不同於以教材或專論的方式)對墨學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更深入更系統的解剖,從而成為眾多【墨子】辭書中更具有創新性和現代科學性的學術辭典。

對於墨子學說的評價,兩千多年來爭論不休,許多問題至今看法不一。該書編者主要根據自己研究心得作出判斷。關於學科分類,該書把邏輯學放在第一位,設置60多個條目,占全部人文科學條目的四分之一。在目前【墨子研究】【墨學通論】一類著作中,很少把墨家邏輯放在章節首位的。孫中原先生是邏輯史專家,他對墨家邏輯學情有獨鍾,看得更重要些,論述較多些,是可以理解的。

關於墨學研究史,目前主要著述下限止於1999年。而該書對當代墨學和境外墨學的論介則更為詳細,尤其近十幾年來的新人新作。有的學者既從事著述,又積極組織和推動墨學活動,特設條目彰顯其貢獻。如張知寒教授,在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年,不顧身患重病,一方面不遺餘力地刻苦鑽研墨學,編寫著作,另一方面組織多次墨學國際研討會,創建墨學研究中心,聯絡國內外墨學研究者,培養提攜新的人才,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像這樣的學人,在墨學大辭典中給以應有的評價,是必需的。對一些新生力量,在詞典中也有必要加以扶持。

力圖增強研究者的理論意識,是本辭典設立第三編的用意所在。編者認為,精心選取對墨學研究至關重要的科學方法論,是墨學研究的靈魂、工具、利器和決定因素,非墨學研究專用,墨學研究必用,不可不用。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是否能充分理解與接受,需要時間來檢驗,也需要編者有大膽嘗試的勇氣。

總的看來,【墨學大辭典】體系完整,層次分明,全面概括墨學的主要思想觀念和歷代研究成果,運用現代科學方法論的重要範疇,闡發墨子研究的理論前提、理論基礎和機理,體現了綜合性、拓展性和創新性,對於進一步推動墨學研究的現代轉型具有積極促進的意義。

今日平說 發表於 2025-3-29 02:12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學大辭典】評騭

【墨學大辭典】作為首部系統梳理墨學之大型辭書,其編纂體例與學術視野頗具開創性。全書分三編:墨學分科、研究史及方法論,以現代學科分類重構墨家思想體系,尤以"十八分科"之設計,將【墨子】文本置於人文與自然科學框架下析義,實為傳統註疏學向現代學術轉型之典範。

較之張仁明【墨子辭典】系列以音序羅列字詞,孫中原團隊參酌【邏輯學大辭典】學科分類法,突破文本訓詁局限,將墨學置於思想史與漢學研究的雙重脈絡中考察。此種"三維釋墨"(文本、歷史、方法)之架構,既承清代樸學實證傳統,又融匯現代跨學科視角,如"墨辯邏輯"與"科技思想"條目的設立,凸顯墨家學說之現代性價值。

然其創新處亦存可議:其一,學科分類是否完全契合戰國思想原生語境?如"政治學""經濟學"等現代範疇的投射,恐有"以今律古"之險;其二,研究史部分側重學術脈絡而略於思想交鋒,對"儒墨是非"等公案未充分展開。然瑕不掩瑜,該書以辭書體例實現"義理—考據—辭章"之統合,確為墨學研究樹立新範式。

要之,此辭典非徒工具書,實為透過現代學術稜鏡重構墨學體系之嘗試。編者以"六藝"之"辨章學術"精神,為"顯學"重光辟一新途,其方法論意義或超乎墨學一域矣。(498字)
hf772697 發表於 2025-6-10 20:03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學大辭典】的學術範式突破與體系重構芻議

孫中原教授主編之【墨學大辭典】,實為當代墨學研究領域具有範式革新意義的重要成果。該辭典突破傳統辭書編纂窠臼,以三重學術維度構建墨學知識體系,其創新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學科分類的系統性重構
辭典首創十八分科體系,將墨家思想置於現代學科譜系中重新詮釋。尤以邏輯學條目占比顯著(占人文科學條目25%),此編排既體現編者作為邏輯史專家的學術立場,更揭示墨學"辯"學體系與現代邏輯學的深刻契合。考【墨子】"辯經"諸篇,其"名、辭、說"三物論式實開中國邏輯學之先河,辭典對此的着重闡釋,正可矯正傳統研究重倫理輕邏輯之偏。

二、研究史觀的時空拓展
辭典突破既往研究止於1999年的時限,完整呈現墨學從先秦至當代的學術脈絡。其特別着墨於張知寒等當代學者的實踐性貢獻,彰顯"墨學復興"的活態傳承。這種"通古今之變"的史學視野,使辭典兼具學術史與思想史雙重價值。對境外漢學成果的系統收錄,更構建起跨文化的墨學研究坐標系。

三、方法論體系的自覺建構
第三編專設研究方法論條目,此實為墨學辭書之首創。從文本考據到比較哲學,從符號學到詮釋學,方法論體系的建立不僅服務於具體研究,更暗含對墨學現代轉型的思考。這種"即體即用"的編纂思路,使辭典超越工具書屬性而具備方法論啟示意義。

相較於張仁明系列辭典的音序編排傳統,孫編更注重概念間的邏輯關聯。如對"兼愛"條目的處理,既釋其倫理內涵,又析其與"非攻""尚同"的體系性聯繫,更對比儒家"仁愛"說,實現"以辭立體,以條成系"的闡釋效果。

然該辭典的學科權重分配,尤其是邏輯學的突出地位,或存可商榷處。墨家本以"兼愛"為核心理念,倫理學與政治哲學實為其思想主幹。編者基於個人學術專長作出的體例設計,雖具創新價值,但可能影響對墨學整體風貌的平衡呈現。此亦啟示我們:任何學術重構都難以完全超脫編者的"前理解",而這恰構成學術對話的起點。

要言之,【墨學大辭典】通過結構創新、視野拓展與方法自覺,成功構建起墨學研究的現代學術範式。其價值不僅在於集既往研究之大成,更在於開闢新的詮釋路徑,為墨學在當代人文科學中的重新定位提供重要參照。這種"守正出新"的學術實踐,對於推動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具有示範意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