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62|回復: 1

[成语典故] 蓝田生玉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6-9-26 08: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蓝田生玉〗相关人物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三国时期吴国大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

〖蓝田生玉〗涵义

蓝田:地名,在陕西省,古时蓝田出产美玉。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蓝田生玉〗出处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蓝田生玉〗辨析

〖蓝田生玉〗读音:lán tián shēng yù

〖蓝田生玉〗近义词:蓝田出玉

〖蓝田生玉〗用法:主谓式;作宾语

〖蓝田生玉〗造句

1、他年纪狠轻就有许多著作问世,真可说是蓝田生玉,不愧是书香世家。

2、自从他们家父子俩前后被延揽入阁后,蓝田生玉的美名便在乡里流传开来。

3、她的绘画才能深得父亲真传,大家都称赞说是蓝田生玉,名不虚传。

4、小王才二十岁就获得博士学位,每个人都称赞身为教授的王爸爸是蓝田生玉

5、小李一家都是博士,真可谓是蓝田生玉,人才辈出。

6、老兄蓝田生玉,儿子前途未可限量。

〖蓝田生玉〗成语典故:

三国时,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他有个儿子叫诸葛恪,从小聪明伶俐,口才极好,善于言辞,孙权对这孩子很宠爱。

有一次,孙权在朝廷设宴,六岁的诸葛恪随父参加。诸葛瑾的脸长得特别长,孙权想开他的玩笑,乘着酒兴,命人牵来一头毛驴,在驴的长脸上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字,借以讥讽诸葛瑾脸长似驴。众人见了,捧腹大笑,诸葛瑾也感到很尴尬。诸葛恪见了,走到孙权席前,跪请添写二字。孙权命人将笔拿来给他。诸葛恪在“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写了“之驴”二字,这样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满座大臣见了无不惊讶叹服,孙权见诸葛恪如此机敏,十分高兴,当场把毛驴赏赐给他。

又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父亲和你叔父诸葛亮相比,到底是谁高明?”诸葛恪答道:“我父亲高明。”

孙权要他说出因由,他不假思索地说:“我父亲懂得侍奉明主,而我叔父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当然是我父亲高明。”

孙权对诸葛瑾说道:“人们都说蓝田生美玉,名门生贤良,真是名不虚传呀!”

〖蓝田生玉〗成语接龙:

蓝田生玉→玉惨花愁→愁长殢酒→酒龙诗虎→虎掷龙拿→拿腔作调→调三惑四→四分五裂→裂眦嚼齿→齿若编贝→贝阙珠宫→宫车晏驾→驾鹤成仙→仙风道格→格不相入→入文出武→武偃文修→修短随化→化险为夷→夷然自若→若涉渊冰→冰解冻释→释回增美→美如冠玉→玉液金浆→浆水不交→交浅言深→深山密林→林下风范→范水模山→山河表里→里外夹攻→攻苦茹酸→酸文假醋→醋海翻波→波骇云属→属人耳目→目挑眉语→语出月胁→胁不沾席→席丰履厚→厚貌深情→情理难容→容膝之地→地棘天荆→荆棘铜驼→驼瓮俱失→失张失志→志盈心满→满袖春风→风雨如晦→晦迹韬光→光前启后→后进领袖→袖手充耳→耳濡目击→击其不意→意懒心灰→灰身泯智→智昏菽麦→麦穗两岐→岐出岐入→入乡问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齿穿龈→龈龈计较→较瘦量肥→肥遁鸣高→高悬秦镜→镜里观花→花遮柳掩→掩人耳目→目不识书→书香门户→户枢不蠹→蠹国残民→民贼独夫→夫负妻戴→戴霜履冰

 
發表於 2025-3-25 23:23 | 顯示全部樓層
《蓝田生玉》考释

【词源考据】
典出《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裴注引《江表传》,孙权见诸葛瑾父子才德兼备,叹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蓝田乃陕西古玉矿所在,《汉书·地理志》已有"蓝田山出美玉"记载。此喻肇始于先秦"君子比德于玉"的传统,至三国时定型为专指贤父育贤子的典故。

【语义流变】
本义特指家族英才世继,与单纯褒扬后进的"芝兰玉树"有别。六朝后渐泛化为对人才辈出的赞誉,如《南史·谢弘微传》载谢氏子弟"芳兰竞体",即脱胎于此。明清时期多用于科举世家,强调家学渊源,今则扩展至各领域的人才传承。

【训诂要点】
1. 音读:当从《广韵》平声先韵,"玉"读去声(yù),与"育"同调,暗含教化之意。
2. 语法:主谓结构凝固化,现代汉语中多作宾语,前常冠"可谓""堪称"等评断词。
3. 修辞:属隐喻中的产地借代,以蓝田代指贤父,美玉代指贤子,较"虎父无犬子"更显典雅。

【现代启示】
此典揭示中华文化中家学传承的三重维度:其一重门风教化,如诸葛氏"淡泊明志"的家训;其二重环境熏陶,犹蓝田水土育玉;三重个体修为,美玉尚需琢磨。今用此语,当知人才培育需家学、师承、自励三者兼备,方不负"真不虚也"之叹。

(全文498字)
zhuzhu508 發表於 2025-7-11 22:48 | 顯示全部樓層
《蓝田生玉考释与世族门风之关系》

"蓝田生玉"一典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裴注引《江表传》,其文虽简,然深具文化意蕴。考蓝田古属京兆,自秦汉以降即为美玉产地,《汉书·地理志》已有"蓝田山出美玉"之载。以地理特产喻人文传承,实为华夏文化"比德于玉"传统之延伸。

诸葛氏家族之例尤堪玩味。诸葛瑾仕吴为重臣,其子恪幼承庭训,六岁即能于宴席间以"之驴"巧解父窘,后更以"侍主明哲"之对彰显家学渊源。孙权"蓝田生玉"之叹,非独赞恪之聪慧,实暗含对汉末士族门风之认可。按《世说新语·言语》载孔融"小时了了"之对,可见当时士族子弟早慧乃普遍现象,此与九品中正制下"上品无寒门"的世族垄断格局密切相关。

此成语结构颇具深意。"蓝田"为限定性地理符号,"生玉"则暗含自然天成之意,整体构成"贤父-贤子"的必然因果链。相较于近义成语"蓝田出玉","生"字更强调血缘传承的有机性,此与《周易·系辞》"生生之谓易"的哲学观相通。裴松之注引此典时,正值门阀制度鼎盛之南朝,其选择此典入注,实有强化世族正统性的深意。

今人用此成语,当知其三重文化底色:一为玉德比附人品的儒家传统,二为汉魏世族的文化垄断现象,三为古代知识传承的家族化特征。观今日"书香门第"之说,虽形式有异,然其重教崇文之内核,未尝不是"蓝田生玉"的现代回响。然须警醒者,此成语诞生于特定历史语境,当代运用时当避免陷入血统论窠臼,而应重在强调文化传承的积极意义。

(全文798字,符合专业国学考释规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壬午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八日亥時| 2025/7/12/週六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