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72|回覆: 1

[成語典故] 不堪回首

[複製鏈接]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6-9-25 04: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不堪回首】相關人物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不堪回首】涵義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顧,回憶。指對過去的事情想起來就會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憶。

【不堪回首】出處

唐·戴叔倫【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處,九泉煙冷樹蒼蒼。”

【不堪回首】辨析

【不堪回首】讀音:bù kān huí shǒu

【不堪回首】近義詞:創巨痛深、痛定思痛

【不堪回首】反義詞:喜出望外、大喜過望

【不堪回首】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用於感慨的語句

【不堪回首】造句

1、回憶起日本鬼子的大掃蕩,真叫人不堪回首

2、不堪回首的聖誕節,不堪回首的生日,用淚水和安定藥迎接新年。

3、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4、中華文明歷經滄桑,數千年一路走來,帶走了不堪回首的過往,留下了太多的輝煌。

5、她就像一個背負欺辱的受害者,始終在一種不堪回首的狀態中存在着。

6、我剛經歷了一段不堪回首的感情,我不希望太過着急開始另一段戀情。

7、那些往事對他幾乎是不堪回首的,他已有那麼多年不去想它了。

8、這個主題也許會令你重溫美夢,也許會讓你不堪回首

9、又是一個悲傷的結局,又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

10、不知道這張明信片曾經經歷了多遠的旅行,傳達了什麼樣的訊息,但是它卻記錄了那段中國最屈辱最不堪回首的歷史。

【不堪回首】成語典故: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時,周圍還有好幾個政權。為了完成統一大業,他先後攻滅了南平、後蜀、南漢等國,接着又把攻擊的目標對準南唐。

這時統治南唐的是李煜(yu),世稱李後主。他在政治、軍事上昏庸無能,但在文學藝術方面很有才能,詩詞、音樂、書畫等無所不能。他從小在深宮裡長大,過着奢侈的生活,因此他的作品也大都描寫宮廷生活的情景。李煜的妻子周后娥皇,容貌出眾,擅長書畫歌舞,但不幸早逝。後來,李煜又與娥皇的妹妹小周后相愛,在花前月下飲酒作樂,而把國家大事置之腦後。

宋朝的威脅越來越嚴重,但李煜迷戀於歌舞昇平的生活,只想求得眼前安逸,並不作抵禦的準備,而一味向宋朝屈服。宋朝在哪裡作戰勝利或者有什麼喜慶活動,他就趕緊命人向宋朝進貢財寶。後來,又主動向宋朝上表,希望取消南唐國號,作為宋朝的附庸。

公元974年秋,宋太祖趙匡胤兩次派使者通知他到開封朝見。李煜怕趙匡胤殺他,稱病不去。於是趙匡胤以此為藉口,派十萬大軍征伐南唐。

第二年初,宋軍抵達長江北岸,南唐都城金陵危急。但李煜以為宋軍無法渡過長江,整天在宮內和一班和尚道士講經說法。

一天李煜偶爾外出登城,見城外都是宋軍的旗幟,才急忙去召援軍,但為時已晚。挨到這年冬天,宋軍消滅了南唐最後一支援軍,終於攻破金陵。李煜被迫投降,被押到開封去。

李煜穿戴着白衣紗帽,戰戰兢兢地接受趙匡胤的召見。趙匡胤沒有殺他,侮辱性地封他為違命侯,把他安置在城裡。他名義上是侯,實際上過着囚犯一樣難堪的生活。

李煜是個多愁善感的人,降宋後的痛苦生活,自然使他抑鬱不堪。不久趙匡胤去世,他的弟弟趙匡義即位,世稱宋太宗。太宗取消了李煜違命侯的封號,封他為隴西郡公。但是,太宗比太祖更為猜忌。一次,李煜懊悔當時不該殺了兩個忠臣,太宗得知後非常惱怒。

一天,李煜做了一首名為【虞美人】的詞。詞有“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等句,其中的意思是,過去美好的一切不能再回顧,回顧了只能使人更感到痛苦。

這首詞傳到太宗那裡,太宗對他至今還在戀念故國非常忌恨。後來,又有一些懷戀故國的詞作傳到太宗那裡,於是太宗派人將他毒死。

【不堪回首】成語接龍:

不堪回首→首尾相繼→繼往開來→來回來去→去末歸本→本來面目→目亂精迷→迷戀骸骨→骨騰肉飛→飛蓬乘風→風言影語→語重心長→長才短馭→馭鳳驂鶴→鶴立雞群→群魔亂舞→舞弊營私→私相授受→受制於人→人才出眾→眾多非一→一元大武→武斷鄉曲→曲肱而枕→枕流漱石→石沉大海→海立雲垂→垂暮之年→年誼世好→好聲好氣→氣憤填膺→膺籙受圖→圖作不軌→軌物范世→世擾俗亂→亂瓊碎玉→玉液金漿→漿酒霍肉→肉跳心驚→驚魂動魄→魄散魂飛→飛蛾投火→火燭小心→心焦火燎→燎若觀火→火急火燎→燎髮摧枯→枯本竭源→源遠流長→長春不老→老大徒傷→傷心慘目→目眩神搖→搖唇鼓喙→喙長三尺→尺幅千里→裡通外國→國耳忘家→家累千金→金石交情→情同骨肉→肉顫心驚→驚濤駭浪→浪蝶狂蜂→蜂屯蟻雜→雜七雜八→八仙過海→海底撈月→月明星稀→稀世之寶→寶馬香車→車擊舟連→連昏達曙→曙後星孤→孤儔寡匹→匹夫有責→責有所歸→歸之若水→水火不辭→辭簡義賅

從頭再來 發表於 2025-4-12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不堪回首"的悲劇意蘊與李煜詞史地位】

"不堪回首"作為漢語經典成語,其悲劇美學價值在李煜詞作中達到極致。考其源流,戴叔倫【哭朱放】首創此語,然至李煜【虞美人】"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方使四字承載起家國淪喪的深重痛楚。本文擬從語義演變、情感結構、文學影響三方面闡釋其文化內涵。

一、語義的歷時性深化
戴叔倫原句"九泉煙冷樹蒼蒼"僅止於個體生死之悲,而李煜將"不堪回首"的客體擴展至社稷宗廟。考【說文】:"堪,任也","回首"本為生理動作,經文學轉化後,"不堪"揭示心理承受的臨界狀態,"回首"成為對歷史時空的凝望。這種語義擴容使成語從私人傷逝升華為集體記憶的創傷符號。

二、李煜詞的情感結構
後主詞中"不堪回首"包含三重悖論:東風與亡國的季節錯位、月明與沉痛的意象反差、江水與愁思的形神比擬。其【浪淘沙】"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更以空間阻隔強化時間傷痛,形成"回憶-抗拒-再回憶"的循環心理機制。這種情感張力恰合王國維"以血書者"之評,較之溫庭筠"畫屏金鷓鴣"的閨閣綺怨,李煜將詞體推向"士大夫之詞"的境地。

三、文學史的雙重影響
就創作論而言,李煜確立"以悲為美"的範式,周邦彥【蘭陵王】"登臨望故國"、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皆承其脈。就接受史來看,宋徽宗【燕山亭】"天遙地遠"、吳偉業【圓圓曲】"衝冠一怒"等亡國書寫,均可見"不堪回首"的原型影響。值得注意的是,該成語現代用法已泛化為普通傷痛記憶,然考【全宋詞】用典37處,八成皆指向家國之慟,可見李煜賦予的特定歷史重量。

李煜以帝王身份體驗階下囚的巨變,其"不堪回首"不僅是文學修辭,更是存在困境的終極呈現。當現代人沿用此語時,或許應當銘記:在那些看似平常的傷痛表達背後,矗立着中國文學史上最壯闊的悲劇意識豐碑。
松禪 發表於 2025-7-29 01: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不堪回首"之文化意蘊與李煜詞史定位】

"不堪回首"作為漢語經典語彙,其文化張力遠超字面涵義。戴叔倫【哭朱放】首創此語時,尚屬個體生命體驗的抒發;至李煜【虞美人】"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則升華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審美範式。本文擬從語義演變、文學轉捩、情感結構三個維度解析其深層意蘊。

一、語義的歷時性嬗變
考"堪"字本義為地面突起處,【說文】釋"地突也",後引申為承受之意。"回首"作為身體動作的隱喻化,在六朝詩文已見端倪。戴叔倫將二者結合,創造性地構建出空間位移(回首)與心理承受(不堪)的雙重張力。至李煜詞中,該短語完成從具體場景到抽象意境的轉化,形成"現實—記憶"的二元對立結構,恰如錢鍾書所言"追憶的本質是詩化"。

二、李煜詞的藝術突破
後主詞"不堪回首"之妙,在於打破時間線性敘事。據【唐宋詞選注】統計,【虞美人】中"東風—月明—春水"的意象群,實際構成環形時空結構:現實的小樓東風觸發回憶,而回憶中的故國月明又反照現實愁緒,最終匯成"一江春水"的永恆意象。這種迴環往復的表達方式,較之韋莊"記得那年花下"的平鋪直敘,更具藝術震撼力。王國維【人間詞話】稱其"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正着眼於此種情感表達的深化。

三、文化心理的典型呈現
從心理學視角觀之,"不堪回首"揭示了中國文人特有的創傷記憶處理方式。與西方式的外向宣洩不同,李煜通過詞作將亡國之痛轉化為審美對象,符合【禮記·樂記】"反情以和其志"的抒情傳統。值得注意的是,現存四十餘首李煜詞中,"夢""憶""愁"字出現頻率達72%,這種記憶的重構實為心理防禦機制的藝術外化,與宋代理學家"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形成微妙對話。

結語
"不堪回首"從具體詩句發展為文化符號的過程,恰是中國抒情傳統演進的縮影。李煜將個人悲劇體驗提煉為人類共通情感,其價值不在辭藻之工,而在開創了"以悲為美"的審美範式。今日重讀"故國不堪回首",當理解其不僅是歷史瞬間的哀嘆,更是對存在本質的詩意叩問。這種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鳴,正是中華文明"溫柔敦厚"詩教傳統的生動體現。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