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83|回覆: 0

[成語典故] 心灰意冷

[複製連結]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9-22 09: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心灰意冷】相關人物

唐僧,爲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人物,其原型爲唐玄奘。

孫悟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角色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遊記】。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爲眾猴之王,尊爲 “美猴王”。

【心灰意冷】涵義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失望至極,失去了進取之心。

【心灰意冷】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聽我說,故我意懶心灰,說各人散了。”

【心灰意冷】辨析

【心灰意冷】讀音:xīn huī yì lěng

【心灰意冷】近義詞:意氣消沉、萬念俱灰

【心灰意冷】反義詞:雄心勃勃

【心灰意冷】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心灰意冷】造句

1、他對什麼事都心灰意冷,得過且過地度日。

2、他失敗後,一度心灰意冷,不能自拔。

3、這次考試失敗已讓小明對學習心灰意冷了。

4、一個人在心灰意冷到極點的時候,往往會得積極起來。

5、長期的心灰意冷以及習慣的煩惱,足以使人貧病枯萎。

6、他隱居九華山並非尋求入仕的終南捷徑,而是心灰意冷之後的決斷。

7、老籃製造心灰意冷地往家走。

8、在我暮年時,我還想最後有一次心灰意冷的嘗試。我選擇只是改變我的家庭,離我最近的人,還是一樣,他們誰都沒變。

9、人們目前有心灰意冷是千真萬確的,但這表明南非失敗了嗎?

10、我們不要因爲某一科沒考好而心灰意冷

【心灰意冷】成語典故:

在去西天取經途中,唐僧不識妖怪紅孩兒變化,不聽孫悟空再三勸阻,非要搭救。紅孩兒乘機使神通壓住孫悟空,弄起一陣旋風,走石揚沙,攝了唐僧,去得無蹤無影。等行者甩去重負,風已經停了。只見白龍馬戰兢兢嘶叫,行李丟在路下,八戒伏在崖下呻吟,沙僧蹲在坡前叫喚。行者忙上前扯住二人問道:“師父呢?”八戒說:“好大的風,我們各自掩面低頭,師父也伏在馬上吧。”行者說:“兄弟們,我們自此散了吧!”

八戒說:“正是,趁早散了!想那西天路無窮無盡,幾時到得了!”沙僧吃驚道:“師兄,你都說的是那裡話。我們因爲前生有罪,蒙觀音菩薩勸化,皈依佛門,保護唐僧上西方取經,將功折罪。千辛萬苦到此,今天半途而廢,豈不是違了菩薩的好意,壞了自己的德行,惹人恥笑!”行者說:“兄弟說的也是,我火眼金睛,奈何師父不聽我的,故我有些意懶心灰,說各人散了。八戒,你說說看?”八戒說:“我剛才失口亂說了幾句,其實也不該散。”行者喜道:“兄弟們,還要來結同心,收拾行李馬匹,上山找那妖怪,搭救師父去。”

【心灰意冷】成語接龍:

心灰意冷→冷暖自知→知名當世→世道人情→情不可卻→卻老還童→童牛角馬→馬耳東風→風平波息→息怒停瞋→瞋目張膽→膽喪魂驚→驚喜交集→集螢映雪→雪操冰心→心腹之憂→憂國忘家→家破人亡→亡國之器→器滿則覆→覆醬燒薪→薪盡火傳→傳龜襲紫→紫氣東來→來者居上→上下其手→手無寸鐵→鐵中錚錚→錚錚鐵漢→漢官威儀→儀表不凡→凡胎濁體→體規畫圓→圓鑿方枘→枘圓鑿方→方以類聚→聚精凝神→神功聖化→化腐成奇→奇文共賞→賞勞罰罪→罪惡滔天→天下爲籠→籠絡人心→心旌搖搖→搖尾求食→食簞漿壺→壺天日月→月下老人→人我是非→非分之念→念念有詞→詞窮理絕→絕無僅有→有目共見→見兔放鷹→鷹犬塞途→途遙日暮→暮想朝思→思睿觀通→通變達權→權衡利弊→弊帚自珍→珍禽異獸→獸心人面→面引廷爭→爭名奪利→利不虧義→義正詞嚴→嚴家餓隸→隸首之學→學如登山→山水相連→連三接四→四沖八達→達權知變→變容改俗→俗下文字→字順文從→從惡是崩

南丘 發表於 2025-7-18 22: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心灰意冷"之精神困局與超越之道】

"心灰意冷"一詞,典出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回,其精神內核實爲儒家所謂"窮而不憂"之反面。唐僧師徒西行途中屢遭魔障,孫悟空因師父執迷不悟而生退意,此情境恰爲解讀此成語提供了經典範本。今試從三方面析之:

一、語義流變考
此語本作"意懶心灰",明代已見用例。【西遊記】中悟空所言"意懶心灰",實承宋元俗語傳統。考【朱子語類】有"志氣消鑠"之說,陸九淵亦言"心志墮頹",皆與此義相通。然佛典【大智度論】稱"心若死灰",道家【莊子】云"形如槁木",與此又有微殊——釋道之說重在超脫,而"心灰意冷"則暗含未達彼岸之憾。

二、人格類型辨
唐僧之疑與悟空之怒,恰成鮮明對照。玄奘原型本爲"誠重勞輕"的求法高僧(見【大唐西域記】),小說中卻屢現凡愚相。悟空"心灰"時的散夥宣言,恰暴露其雖具神通卻未臻佛性的局限。此中深意,可比擬【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慮"之境,然孟子主張"生於憂患",吳承恩卻寫出行者終復鬥志的轉折,暗合陽明心學"在事上磨練"之旨。

三、當代啟示錄
觀今人用此成語,多指學業挫折、事業困頓。然細究之,現代性困境與西遊寓言實有共通:當目標(真經/成功)被異化爲執念,過程(八十一難/奮鬥)便易淪爲煎熬。王弼注【易】有言:"窮神知化,非天下之至精不能與於此。"真正的超越,當如沙僧所言"將功折罪",在承認局限中保持前行勇氣。

結語:
"心灰意冷"作爲精神現象,既需【荀子·勸學】"鍥而不捨"的堅持,更需【周易】"窮則變"的智慧。西遊團隊最終重拾行囊,恰啟示我們:心灰不必終冷,意懶猶可再熱。此中辯證,正是中華文化應對逆境的生命智慧。
熊委 發表於 2025-7-22 2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心灰意冷"之精神困局與超越之道】

"心灰意冷"一詞,典出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回,其精神內核實爲儒釋道三家共同關注的生命困境。唐僧師徒西行途中遭遇紅孩兒之難,孫悟空因師父執迷不悟而萌生退意,此情境恰似【周易·困卦】所云:"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取經團隊面臨的精神危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窮則變,變則通"的典型寫照。

考其字義,"心灰"喻指生命熱情如死灰寂滅,【莊子·齊物論】所謂"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即此境況;"意冷"則暗合禪宗"枯木寒岩"之境。然細究【西遊記】原文,孫悟空言散夥實爲激將之法,此中深意與孟子"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之說遙相呼應。取經團隊最終重整旗鼓,正印證了王陽明"在事上磨鍊"的心學要義。

此成語之現代意義尤值深思。當代人遭遇挫折時易陷於"心灰意冷",實因缺乏古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修養。觀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之曠達,陶淵明"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的智慧,皆爲破解此困局的良方。佛家雲"煩惱即菩提",恰說明消極情緒實爲覺悟之契機。

治此心疾,當循三法:其一效法儒家"知其不可而爲之"的擔當精神;其二參悟道家"禍兮福所倚"的辯證思維;其三修習佛家"轉識成智"的觀照功夫。唐僧師徒歷九九八十一難終得真經,正是對"心灰意冷"最有力的超越示範。今人若能以傳統文化涵養心性,自可如【菜根譚】所言:"眾人以順境爲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