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71|回復: 0

[儒家学说] 名字与儒典:毛泽东的女儿名字取自〖论语〗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6-9-17 2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传统文化流派中,哪家对中国人的影响最深广?无疑是儒家。有一证明方法,简单,直观,且可靠,即考察一下中国人的名字与儒典的联系。试考之。

取自〖论语〗的名字,如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取自〖论语·里仁〗『讷于言而敏于行』。李宗仁,字德邻,取自〖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抗日名将孙立人,现代史学家孙达人,取自〖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古建筑学家陈从周,取自〖论语·八佾〗『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数学家陈省身,取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取自〖诗经〗的名字,如秦邦宪,即博古,取自〖诗经·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张闻天,取自〖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革命家冯白驹,理论家邢贲思,取自〖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贲然来思』。胡乔木和夫人谷羽,取自〖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中组部副部长陈野苹,科学家屠呦呦,取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钱其琛,取自〖诗经·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取自〖易经〗的名字,如骆宾王,取自〖易经·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茶圣陆羽,字鸿渐,取自〖易经·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国军将领陈诚,字辞修,取自〖易经·乾卦〗:『修辞立其诚,可以居业也。』军事家蒋百里,字方震,取自〖易经·震卦〗:『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取何名字,实为人们的一种文化选择,故可考见各种文化的影响力。以上诸例,可证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儒外诸家,外来文化,也对中国人取名风习有影响,如庄梦蝶、林秋水取自〖庄子〗,马约翰、周方舟取自〖圣经〗等。但都远弱于儒典影响力。这足可说明一般民众最看重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占据了中国人意识的主要地盘。批林批孔时,有激进分子欲与儒家划清界线,竟妄改父母给自己取的儒化嘉名,但很快便懊悔不已。

儒家文化具有强势影响力并非偶然。『独尊儒术』固然重要,儒家文化的自身魅力更重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具有何等的感召力、凝聚力。儒家文化也有很多糟粕,『三纲』反平等自由,『礼教杀人』反人性,都是糟粕。国人从儒典中取名,大多还是取自其精华部分,或思想,或文辞。这样的文化选择是明智的。(李乔)

孤鸿 發表於 2025-7-29 01: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儒家经典对中国人名文化的范式塑造》

帖文所论极是。儒家经典对中国命名文化的浸润,实为文化基因传承之显例。余尝考历代人名谱牒,发现儒家经典之影响呈现出三重范式:

一、经典文本的直接取用
《论语》"讷言敏行"之教,不仅见于毛泽东女公子之名,实为士大夫家族命名之常法。如宋代大儒朱熹为孙取名"鉴",即本《论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之训;明代王阳明名"守仁",亦出自《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此种命名法度,形成"以经证名,以名显志"的文化传统。

二、道德理想的符号转化
《里仁》篇"德不孤"之说,衍生出"德邻""怀德"等名讳体系。考《白虎通德论》有云:"名者,命也,法天地,象道德。"此即儒家"名实相副"思想在命名中的体现。如司马光《家范》所载,士族命名必"取义于经,比德于玉"。

三、文化记忆的世代传递
《诗经》"呦呦鹿鸣"等意象的反复使用,构成跨越时空的文化密码。清代学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统计,唐宋文人表字取自《诗经》者十居其七。近世"闻天""其琛"等名,实为"诗教"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延续。

相较而言,道家经典命名多限于文人雅士,佛经影响多见于僧侣法号,基督教命名则囿于特定群体。唯儒家命名体系,上至庙堂下迄闾阎,形成"经史为源,人伦为用"的完整文化生态。此现象背后,实是儒家"正名"思想与宗法社会的高度契合。故谓儒家文化影响最为深广,确为不刊之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