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83|回復: 0

[成语典故] 侃侃而谈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9-17 2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侃侃而谈〗相关人物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东周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

〖侃侃而谈〗涵义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侃侃而谈〗出处

〖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侃侃而谈〗辨析

〖侃侃而谈〗读音:kǎn kǎn ér tán

〖侃侃而谈〗近义词:口齿伶俐、喋喋不休、口若悬河、海阔天空、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反义词:支吾其词、噤若寒蝉、沉默寡言、理屈词穷、缄口无言

〖侃侃而谈〗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侃侃而谈〗造句

1、演讲时,选手们个个说话都是侃侃而谈,让评委们都震撼了,我应该学习这种精神才可以将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

2、他对这件事情侃侃而谈时,常常表现出老成持重的样子。

3、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4、爷爷说起他青年时的事,就会情不自禁地侃侃而谈,好像怕我们没有听明白或不佩服他一样,其实我很理解爷爷。

5、姚明做客〖实话实说〗,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真是让人佩服。

6、你侃侃而谈你的酷车,她对此可能并不像你以为的那样感兴趣。

7、艺高胆大的小虎面对敌人侃侃而谈,他并不把这些特务放在心上,让人敬佩。

8、他平时很懂地理知识,在这次地理问题讨论会上,他侃侃而谈,把黄河来源讲的头头是道,让人佩服。

9、张海迪坐轮椅上,但精神饱满,侃侃而谈,其精神让人敬佩。

10、我的妈妈教我,说话的时候要侃侃而谈,这样和你说话的人才会被你征服,你才有机会为自己创造机遇。

〖侃侃而谈〗成语典故:

在周朝的等级制度中,大夫是诸侯下面的一个等级。其中又分为两等,最高一级称为卿,即上大夫,其余称为下大夫。

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个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但他在当时的地位仅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并提出“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极力维护贵族等级秩序,所以他是一个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在家乡,在朝廷上;和上大夫说话,和下大夫说话,他都有不同的举止和言语。

平时,在家乡与乡亲们谈话,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善辞令的样子;但在祭祀和朝见的场合,他却十分善言,只是比较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与下大夫说话,他言谈毫无顾忌,侃侃而谈,显得从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说话,他和颜悦色,十分谦恭;如果国君临朝,在国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仪去做,小心谨慎,还怕有不妥之处。

应该说,孔子提倡的礼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即使从现在来说,也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侃侃而谈〗成语接龙:

侃侃而谈→谈笑自如→如虎添翼→翼翼飞鸾→鸾颠凤倒→倒打一瓦→瓦解冰销→销声避影→影形不离→离魂倩女→女大须嫁→嫁犬逐犬→犬马之诚→诚心诚意→意气自若→若崩厥角→角巾东路→路断人稀→稀奇古怪→怪诞诡奇→奇光异彩→彩云易散→散马休牛→牛口之下→下笔千言→言论风生→生生世世→世道人情→情同骨肉→肉颤心惊→惊世骇目→目无法纪→纪纲人论→论功受赏→赏劳罚罪→罪逆深重→重规叠矩→矩步方行→行尸走肉→肉眼愚眉→眉睫之祸→祸中有福→福寿绵绵→绵里藏针→针芥之投→投传而去→去本就末→末学肤受→受宠若惊→惊心吊魄→魄荡魂摇→摇身一变→变徵之声→声吞气忍→忍苦耐劳→劳民伤财→财殚力尽→尽其在我→我见犹怜→怜新弃旧→旧地重游→游心骇耳→耳提面命→命世之才→才气过人→人间地狱→狱货非宝→宝刀未老→老当益壮→壮志未酬→酬功给效→效死输忠→忠孝节义→义重恩深→深思熟虑→虑周藻密→密约偷期→期颐之寿→寿陵失步→步步莲花

黎右 發表於 2025-4-23 03: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侃侃而谈"的儒家言语修养观》

"侃侃如也"一语出自《论语·乡党》,此四字实为儒家言语修养之精要。孔子于乡党之间"恂恂如也",在宗庙朝廷则"便便言",而"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此中差异,正见圣人之言语智慧。

考"侃"字本义,《说文》释为"刚直也",段玉裁注云"理直气壮之貌"。孔子与下大夫言谈时展现的"侃侃"之态,实为一种既保持尊严又不失和悦的言说艺术。这种言语状态既非"便便言"之辩给,亦非"誾誾如也"之恭敬,而是在平等对话中体现的从容中道。朱熹《集注》谓:"侃侃,刚直貌。与下大夫言,宜然。"此解深得圣人之意。

细察《乡党》全篇,可见孔子言语皆合礼度:在朝"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显恭敬之态;与下大夫言则"侃侃如也",示刚直之姿。这种言语的分寸把握,正是"克己复礼"的具体表现。程颐言:"孔子于乡党,恂恂似不能言者,其于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此语道出圣人言语随境而变的修养功夫。

今人用"侃侃而谈",多取"从容不迫"之义,然往往忽略其中蕴含的"理直气壮"之本。观孔子周游列国时之言论,其"侃侃"之态实包含三重修养:一则立言有本,二则持论有度,三则进退有节。如《论语·先进》载"子曰:论笃是与",正是强调言语应当笃实。

当代言语交际中,"侃侃而谈"已渐失其本真。或流于"口若悬河"之浮夸,或堕为"喋喋不休"之浅薄。回望孔子"侃侃如也"的言说风范,当知真正的"侃侃而谈"必本于仁、依于礼、发乎诚。王阳明《传习录》云"言忠信,行笃敬",此六字实为"侃侃而谈"之根本。

要之,"侃侃而谈"非仅言语技巧,实为德性之外显。学者当如孔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在理直气壮与从容不迫之间,寻得中道而行。如此,方不负"侃侃"二字之真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