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96|回覆: 0

[成語典故] 醉翁之意不在酒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6-9-17 21: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醉翁之意不在酒】相關人物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

【醉翁之意不在酒】涵義

原是作者自說在亭子裡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賞山裡的風景。後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處

宋·歐陽修【醉瓮亭記】:“醉瓮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辨析

【醉翁之意不在酒】讀音: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醉翁之意不在酒】近義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醉翁之意不在酒歇後語】:另有所圖

【醉翁之意不在酒】用法:複句式;作分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造句

1.他並不是爲吃魚而釣魚,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釣魚不過是爲了修養身心。

2.你那一番話,“醉翁之意不在酒”,只不過想出出氣而已。

3.但是來聽講的,只有幾個學生!而且他們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還不是藉此出來看看夜市罷了!

4.雙方所以談了半天談不攏,原來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重視的根本不是此次會議的主題。

5.湯姆請我吃威士忌,我說我醉翁之意不在酒,於是他給了我咖啡。

6.來參加園遊會的男士大多醉翁之意不在酒,都是想藉機與美女搭訕。

7.松坡果樂此不倦,我也可高枕無憂,但恐醉翁之意不在酒,只藉此過渡,瞞人耳目呢!

8.美國攻打伊拉克,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操控它的石油資源是真。

9.他到我們班來檢查衛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實他想學習我們班抓衛生的方法。

10.許多到酒吧喝酒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喜歡的是那種浪漫的氣氛。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語典故:

北宋傑出文學家歐陽修,別號醉翁。【醉翁亭記】便是他的得意之作。【醉翁亭記】講的是安徽滁縣城西的秀麗風景。那裡有一座亭子,據說是山里一個和尚建的,歐陽修給這座亭取名爲“醉翁亭”。因爲歐陽修常和朋友來這裡喝酒。

歐陽修酒量小,很容易醉,但他爲什麼還愛喝酒呢?文章說:醉翁的本意不在酒,而在于欣賞那裡的山水風光。他是借喝酒的興致,以獲得欣賞山水的樂趣。

無天無 發表於 2025-5-29 07: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醉翁之意"的審美超越性與處世智慧】

歐陽文忠公【醉翁亭記】所創"醉翁之意不在酒"一語,實爲宋代士大夫精神境界之絕妙寫照。此語表面言飲酒之樂,內里卻暗藏三重人生智慧:其一在審美境界之超越,其二在政治處境之通達,其三在生命體驗之圓融。

考其審美維度,"在乎山水之間"的宣言,實乃對莊子"濠梁之樂"的宋代詮釋。歐陽修以醉眼觀山水,將酒器轉化爲審美媒介,此中暗合【文心雕龍】"神與物游"之要義。其筆下的"林壑尤美""水聲潺潺",非實景描摹,而是主體精神的外化。這種"借酒觀物"的審美方式,上承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隱逸傳統,下啟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哲理觀照,構成中國文人特有的"物我兩忘"審美範式。

論其政治智慧,此語恰是慶曆新政失敗後的精神突圍。歐陽修以"醉翁"自況,表面示人以疏狂,內里保持政治清醒。這種"外醉內醒"的處世態度,既不同於屈原的激烈抗爭,亦有別於阮籍的伴狂避世,而是創造性地發展出"和光同塵"的新境界。其【伶官傳序】所謂"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正與醉翁形象形成精神互文,體現宋代士大夫"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雙重擔當。

究其生命哲學,"不在酒"的宣言實爲對物質享受的超越。歐陽修晚年自號"六一居士",以"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加上"一老翁"自喻,將酒置於文化體系之中,使其升華爲精神生活的催化劑。這種"以藝涵酒"的生命態度,既保留酒神精神的狂放,又注入儒家的中和之道,成就了士大夫"雅俗兼備"的生活美學。

今人用此成語,多取其"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層含義,實則消解了原典的豐厚內涵。歐陽公之"意",非簡單的目的轉移,而是生命境界的層層超升。明人唐順之評【醉翁亭記】"句句是記亭,句句是記太守",正道出這種物我交融的深層智慧。當代社會尤當領會:真正的處世之道,不在非此即彼的取捨,而在主客互融的圓通。此即"醉翁之意"留給後世最珍貴的啟示。
事無巨細 發表於 2025-7-8 06:21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醉翁之意"的審美超越性與處世智慧】

歐陽文忠公【醉翁亭記】所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非獨文士雅趣,實蘊中國士人"托物言志"之深層文化心理。此語之妙,在於建構了"酒—山水—胸臆"三重意境體系,較之"項莊舞劍"的權謀指向,更具審美超越性。

考其文本語境,"山水之樂"實爲政治失意後的精神超越。慶曆五年(1045年),歐陽修因支持范仲淹新政遭貶滁州。亭記中"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的太平景象,恰是對"寬簡不擾"施政理念的藝術呈現。清人何焯【義門讀書記】指出:"此記乃公自寫其政成民樂之象",道破文字表象下的政治寄託。這種"借景言政"的書寫策略,形成"醉態—美景—治道"的隱喻結構。

在哲學層面,此語體現了"得意忘言"的玄學智慧。【莊子·外物】言"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歐陽公化用此理,以酒器爲筌,以山水爲魚,最終指向"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宋代理學家楊時評點此記"寓至理於優遊",正是洞察其融合儒道思想的特質。這種表達方式,較之直陳胸臆,更合"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

於文章技法而論,"醉翁"意象開創了"以我觀物"的新範式。不同於陶淵明"採菊東籬"的隱逸姿態,歐陽修以"頹然乎其間"的醉客形象,將個人情感注入山水描寫。明代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稱其"纖徐曲折,言外有無限感慨",這種"醉眼觀世"的書寫方式,直接影響後世蘇軾【赤壁賦】等名篇的創作。

今人用此成語,多側重"另有所圖"的表層含義,實則弱化了原典的審美維度。觀歐陽公【醉翁亭記】全文,其"意"之所在,既有山水之美,更含"樂其樂"的仁政情懷。故錢鍾書【管錐編】謂:"六一居士之'醉',實乃醒眼看醉人"。此語歷千年而彌新,正在於它承載著中國文人"外化內不化"的處世智慧——以看似放達的姿態,持守內在的精神追求。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