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31|回復: 1

[成语典故] 越俎代庖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9-15 10: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越俎代庖〗相关人物

唐尧(约前2447—前2307年),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为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十三岁封于陶。十五岁辅佐兄长帝挚,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

许由(生卒年不详),是尧舜时代的贤人道家前身。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在今天的行唐县许由村一带活动,见到了贤人许由,便想传位于许由。许由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羞辱,便到颍水河洗他的耳朵。

〖越俎代庖〗涵义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越俎代庖〗出处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越俎代庖〗辨析

〖越俎代庖〗读音:yuè zǔ dài páo

〖越俎代庖〗近义词:包办代替、越职代理

〖越俎代庖〗反义词:自力更生

〖越俎代庖〗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越俎代庖〗造句

1、他越俎代庖的目的,是想向老板显示自己的工作能力。

2、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去学习但不能越俎代庖

3、你干预此事就是在我的责任范围内越俎代庖

4、越俎代庖有悖于市场经济规则,放任自流势必导致无序竞争。

5、即使做的对的,也不能越俎代庖

6、徐高提醒,物业公司应当明确其“管家”身份,不能越俎代庖

7、法律部门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是越俎代庖了。

8、藉由与社区合作,而非为社区越俎代庖,比较有可能对社区产生长远的改变,并在社区生根。

9、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10、它们往往越俎代庖,由一个直接行使政府权力的机构,摇身一变马上又变成为直接的拆迁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越俎代庖〗成语典故: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中,有一位杰出的领袖叫唐尧。在唐尧的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可是唐尧很谦虚,当他听说隐士许由很有才能的时候,就想把领导权让给许由。

唐尧对许由说:“日月出来之后还不熄灭烛火,它和日月比起光亮来,不是太没有意义了吗?及时雨普降之后还去灌溉,对于润泽禾苗不是徒劳吗?您如果担任领袖,一定会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占着这个位置还有什么意思呢?我觉得很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您来治理。”

许由说:“您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如果再来代替你,不是沽名钓誉吗?我现在自食其力,要那些虚名干什么?鹪鹩在森林里筑巢,也不过占一棵树枝;鼹鼠喝黄河里的水,不过喝饱自己的肚皮。天下对我又有什么用呢?算了吧,厨师就是不做祭祀用的饭菜,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来代替他下厨房做菜。”

〖越俎代庖文言文〗: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越俎代庖白话文〗:

唐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说:“日月出来了,然而仍然不熄灭小火把,它和日月比起,不也是没有意义了吗?及时雨降了,然而仍然灌溉,它对于润泽不也是徒劳吗?先生存在,天下被治理,然而我仍然掌控它,我自己认为我不足,请(允许我)让出天下。”

许由说:“您治理天下,已经很好。然而我仍然代替你,我带领天下难道为了名声吗?名声,是‘已经治理天下'这个事实的附属品?我带领天下是为了附属品吗?鹪鹩在森林筑巢,不过占一棵树枝;鼹鼠喝黄河里的水,不过喝饱自己肚皮。天下对我有什么用呢?你回去吧,算了吧,给我天下没有有用的地方啊!厨师即使不做祭祀用的饭菜,管祭祀人也不能越位来代替他下厨房做菜。”

〖越俎代庖〗成语接龙:

越俎代庖→庖丁解牛→牛溲马渤→渤澥桑田→田父献曝→曝书见竹→竹清松瘦→瘦骨如柴→柴毁骨立→立人达人→人才辈出→出鬼入神→神会心融→融液贯通→通儒硕学→学如登山→山阴夜雪→雪鬓霜毛→毛羽未丰→丰筋多力→力殚财竭→竭力虔心→心悦神怡→怡声下气→气吞山河→河溓海晏→晏安酖毒→毒赋剩敛→敛后疏前→前倨后恭→恭逢其盛→盛情难却→却老还童→童男童女→女大当嫁→嫁祸于人→人极计生→生荣亡哀→哀感顽艳→艳色绝世→世世代代→代人说项→项庄舞剑→剑戟森森→森罗万象→象箸玉杯→杯水之敬→敬上爱下→下笔有神→神摇意夺→夺人所好→好善乐施→施命发号→号天扣地→地网天罗→罗雀掘鼠→鼠雀之牙→牙牙学语→语近指远→远溯博索→索隐行怪→怪声怪气→气满志得→得薄能鲜→鲜衣怒马→马齿徒增→增砖添瓦→瓦查尿溺→溺心灭质→质疑问难→难以为继→继古开今→今愁古恨→恨相见晚→晚节不保→保境息民→民生国计→计日而待→待兔守株→株连蔓引

〖越俎代庖〗历史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做任何事情,不要越权!

 
兴华 發表於 2025-5-31 10: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越俎代庖"的礼制本义与当代启示》

"越俎代庖"典出《庄子·逍遥游》,其文曰:"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此语虽简,却蕴含着深刻的礼制伦理与政治智慧。今试从三方面阐发其要义:

一、礼器秩序的文化密码
"俎"为祭祀时盛放牲体的礼器,"庖"指掌厨者。在周礼体系中,主祭之尸祝与庖厨各有职司,《周礼·天官》明确记载"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这种分工不仅体现专业精神,更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的礼制体现。许由拒受天下,正是恪守"士不兼官"的职分伦理,其洗耳之举实为对礼制神圣性的极端维护。

二、政治哲学的隐喻表达
尧舜禅让传说中,唐尧以"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为喻,展现原始民主精神。然许由的反应却揭示了权力交接的深层矛盾:当禅让超出制度框架时,反而可能破坏政治伦理。这与《尚书·皋陶谟》"允执厥中"的治理智慧形成互文,警示后世权力运作需严守分际。

三、现代管理的镜鉴价值
在当代组织管理中,此成语启示有三:其一,权责边界清晰化,避免"运动员兼裁判员"的治理失灵;其二,专业分工科学化,如《周易》所言"各正性命";其三,干预行为适度性,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之喻可相发明。观今日政企管理中诸多越位现象,实需重温这份古老智慧。

结语:
"越俎代庖"的深层价值,在于确立"思不出其位"的文明准则。从《礼记·曲礼》"毋不敬"到现代职业伦理,这种对职权界限的敬畏,始终是维系社会有序运转的基石。读此典故,当知古人制器尚象之妙,正在于器以载道、由器见礼也。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