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33|回復: 0

[成语典故] 露马脚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6-9-11 08: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露马脚〗相关人物

马氏

〖露马脚〗涵义

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

〖露马脚〗出处

明·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八回:“但张轨如这个先生与别个先生不同,原意不在书,又肯使两个瞎钱,又一团和气,肯奉承人,因此大大小小都与他讲得来,虽有些露马脚的所在,转都替他遮盖过了。”

〖露马脚〗辨析

〖露马脚〗读音:lòu mǎ jiǎo

〖露马脚〗近义词:出漏洞

〖露马脚〗反义词:不露痕迹

〖露马脚歇后语〗:半天云里跑马

〖露马脚〗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

〖露马脚〗造句

1、为了不露马脚,他不得不装成是佩鲁索的忠实仆从,这意味着他得牺牲自己的尊严与名誉。

2、你一定会在考卷上大露马脚的,伙计,他责骂着自己,你会在那些基本的概念上踩响地雷,写下满篇错误的漂亮话。

3、玩笑也得看时间和地点;应该严肃的时候,我会严肃得像只驴子。不过人有时候会露马脚,驴子也忍不住喊叫。

4、请你当心,万一他提到我,不要露了马脚。唉!你没有什么可以露马脚的,你无所恐惧。

5、古风有些头疼,让自己给人治病还行,可是让自己念咒语和圣米树沟通,担任大祭司的职位,可自己根本不会什么咒语呀,到时候还不露马脚

6、间谍由于说美国口音而露马脚

7、阿珍,你就去办你的,不要露马脚

〖露马脚〗成语典故:

明太祖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幼年时还被送到庙里当过和尚,成年之后,与农民出身的马氏结为夫妻。

那个时代的妇女都是要裹足的,但马秀英在幼时深得养父母的宠爱,坚持不肯缠足,长了一双天足,生就一双大脚。马秀英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朱元璋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马氏当了皇后,深居皇宫享受荣华富贵,但对自己的一双大脚也感到无可奈何,每当与客人相见,总是用衣服的下摆或裙子将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

有一次,马氏乘轿到金陵(现今南京)街头游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人们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啦!

于是这件新鲜事传开来,轰动了整个京城,因为是姓马的露出了脚,“露马脚”一词便流传到今天,所以现在,对不便公开的不光彩的事的暴露,都称为“露马脚”。

薛奔玄 發表於 2025-6-15 03:23 | 顯示全部樓層
《释"露马脚"考》

"露马脚"一典,考其源流,实为明代俗语之活化石。其语义内核在于"隐而显"的辩证关系,与《周易》"几者动之微"之旨暗合。今据文献考辨,试为诸君道其详。

一、语义流变考
此语初见于《玉娇梨》第八回,其语境已具现代用法雏形。值得注意的是,原文"露马脚的所在"与"遮盖"对举,恰合《韩非子·说难》"事以密成"之理。明代市井文化兴盛,此类譬喻性俗语多脱胎于日常生活,后经文人采撷入文,遂成固定表达。近世学者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指出,此类动宾式短语的凝固化,正反映汉语词汇化之普遍规律。

二、典故新证
马皇后之事虽载于野史,然考《明史·后妃传》,确有"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之载,独未言及足事。按《万历野获编》载成化年间始禁民间裹足,则明初皇后未缠足本不足异。疑此事乃后世附会,然语言之生命力恰在约定俗成。清人翟灏《通俗编》引此典时,已明言"虽无确据,然俚语多有本",此说最为通达。

三、语用辨析
其语法结构颇具特色:"露"为使显之义,"马脚"借代隐情,构成隐喻性动宾。较之"出漏洞"的消极意味,此语更含"欲盖弥彰"的戏剧性。王力《汉语史稿》谓此类词语往往经历"具体→抽象"的引申过程,观"马脚"由实指到虚指之变,可为明证。

四、文化心理探微
此语流传之广,折射出传统社会"藏拙"的处世哲学。《菜根谭》云"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而"露马脚"恰成其反照。然细究诸例,或言间谍(例6),或道考试(例2),用法已远超原典范畴,此正语言"得意忘象"之妙。钱钟书《管锥编》论比喻有"两柄多边"之说,此语即典型例证。

今人用此语,当知其非仅嘲弄之辞,实含深刻认识论意义:凡隐蔽者终将显现,恰如《礼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之训。典故真伪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生动比喻,已成为我们理解"真相与表象"关系的文化密码。
悟空不如丫 發表於 2025-6-18 22:44 | 顯示全部樓層
《释"露马脚"考》

"露马脚"一典,考其源流,实为明代俗语之活化石。其典出《玉娇梨》第八回,谓张轨如"虽有些露马脚的所在,转都替他遮盖过了",此语之妙,正在于以具象喻抽象,将隐蔽真相之暴露,比作马脚之显露。按《说文》:"露,润泽也",后引申为显现;"马脚"者,本为马匹下肢,此处特指不可示人之物。二者相合,遂成"隐蔽事实意外暴露"之专称。

稽其典故,明人笔记多载马皇后天足事。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以未缠足见称于世。《明史·后妃传》虽未明言,然据《万历野获编》等野史所载,马后"每出必以裙裾蔽足",盖因时俗以小脚为美,大脚反成忌讳。某日乘舆出游,风掀轿帘而现其足,市井哗然。此说虽近小说家言,然恰合"以特征代本体"之修辞法则。古人云"藏拙"之道,马后之事正其反例。

此语之流变,可见汉语构词之妙。其结构属动宾式,与"露破绽"、"露馅儿"同构,皆取"显隐微"之义。近世用例,如间谍因口音败露,或伪装者举止失当,皆可称"露马脚"。其反义"不露痕迹",出自《韩非子·喻老》"圣人衣褐怀玉",恰成对照。至若歇后语"半天云里跑马——露马脚",更添民间智慧,以悬空跑马必现蹄足,喻强行掩饰终将败露之理。

今人用此语,当知其本义与引申义之别。原指无意暴露缺陷,今多用于刻意伪装之败露。造句如"间谍因口音露马脚",即属后者。然无论古今,其核心要义皆在"隐而必显"之理。《易·系辞》云"几者动之微",任何掩饰终有蛛丝马迹可循,此即"露马脚"现象之哲学本质。学者钱钟书《管锥编》论"显隐"之道,谓"藏者必露,晦者终明",可为注脚。

考此语之生命力,正在其意象鲜明而道理普适。较之"东窗事发"等典,"露马脚"更具画面感,遂能历六百年而常用不衰。然今人多知其义而昧其源,故特为考释,以明其文化基因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