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32|回复: 1

[汉语言文学] 汉字微课 :丿piě;yì

[复制链接]
国学萌 发表于 2016-9-5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字微课 :丿piě;yì


《构造》象形字。篆文象汉字向左拉的一撇。在汉字构造中常用以表示拉引器物或符号。隶变后楷书写作丿。


《本义》《说文•丿部》:“丿,左戾也。象左引之形。”本义为汉字的一撇。


《演变》piě本义为汉字的一撇:八字没一~|十字头上添一~(千)。
yì由拉引,引申指至。


《组字》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仍设丿部。凡从丿取义的字皆与拉引器物或符号等义有关。


注意:现在丿部里有些含丿的字,并不从丿取义,而是便于查检归入的。


以丿作义符的字有:乀、乂(刈)、八、久、尹、爻、弗。


来源:汉字微课


原标题:丿piě;yì

liyang714 发表于 2025-4-11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字微课:论‘丿’之形义流变与部首功能》

‘丿’之为字,乃汉字体系中最具范式意义的笔画符号。许慎《说文解字》立为部首,训为‘左戾也,象左引之形’,此说揭示了其双重属性:既是具体笔画,又具抽象表意功能。今就形义源流、部属关系析论如次。

一、形义源流考辨
甲骨文、金文虽未见独立‘丿’字,然其笔势已隐含于‘人’‘木’等字斜笔中。篆文定型为向左下舒展的弧线,实为古人‘近取诸身’之体现:如挥镰刈草之轨迹(刈),引弓蓄力之形态(弗)。其本义当为‘牵引动作’的抽象符号化,后特指‘永字八法’中的长撇笔势。所谓‘八字没一丿’之俗谚,正显其作为构字要素的不可或缺性。

至秦汉简牍,‘丿’渐从具体物象抽离为纯粹笔画。读作yì时,段玉裁注《说文》引《尔雅》‘丿,至也’,当为‘引而至之’的动词引申,此义虽后世罕用,然可证其动态本相。今日常用piě音,专指书法术语‘掠笔’,欧阳询《八诀》所谓‘丿如利剑截断犀象之角’,即强调其劲健的笔势要求。

二、部首功能析微
《说文》丿部辖字九文,今检其构形原理,可分三类:
1. 显性表意字:如‘乂’从丿从丶,象剪刀交错,后作‘刈’;‘弗’从弓从丿,示缠缚弓弦之状。此类字中丿确为表意成分。
2. 隐性构形字:‘久’字从人从丿,林义光《文源》谓‘象人胫后有距’,丿实为腿部延长符号;‘尹’字从又持丨,丿乃权杖变形。此类需结合古文字溯源。
3. 归部字:‘乘’‘乖’等字因含显著撇笔归入丿部,实与部首本义无涉,此乃许慎‘据形系联’的归部原则体现。

三、现代文字学启示
‘丿’部的存废争议颇值深思:现代字典多保留此部,然《新华字典》仅收‘乂’‘乃’等五字。此现象折射出部首演变的深层规律——当构件符号化程度加深时,其部首功能必然弱化。然从汉字教学观之,解析‘丿’在‘爻’(交错)、‘爽’(明亮)等字中的空间分割作用,仍具认知价值。

要之,‘丿’从具体引曳之形升华为抽象笔画,再演变为部首符号,正可见汉字体系‘形→意→符’的三阶演化轨迹。明乎此,则知《说文》部首系统之精妙,非徒为检索而设,实乃建构汉字谱系的重要范式。学者当于一笔一画间,体察先民造字之智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