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32|回復: 0

[國學新闻] 南开大学大型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圆满落幕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8-10 12: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南开大学大型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圆满落幕

南开大学大型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圆满落幕

【南开大学】

上周日,『穿越时空的诗意』大型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和天津日报传媒集团每日新报联合主办,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项玉戏剧诗社、南开大学房地产校友会、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青年联谊会承办。活动包括七夕青春联谊会、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项玉戏剧诗社成立仪式暨南开项玉戏剧诗社两周年文艺庆典两个部分。

本次活动正逢中国传统的『七夕』佳节前夕,上午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七夕联谊会。来自清华、北大、南大、天大等名校的校友及知名企事业单位百余名单身青年齐聚南大,通过千里传音、穿针引线等一系列游戏环节熟悉彼此,邂逅浪漫情缘,现场共有8对单身校友牵手成功。由于本次联谊会校友反响效果非常好,很多单身校友热切盼望下次单身交友会的举办。

下午在田家炳音乐厅举行的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项玉戏剧诗社成立仪式暨南开项玉戏剧诗社两周年文艺庆典将本次主题活动推向了高潮。天津市作协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黄桂元,著名诗人乔富源,校方领导,文化界相关负责人及部分诗歌界代表和各界精英出席本次盛典。瑾琅珠宝、东西彩虹教育、杭州万事利丝绸、深圳五福源、丰裕泰商贸有限公司、天津通孚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贝思客蛋糕等二十余家知名企业、校友企业支持了本次活动。

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詹先华理事长代表南开大学在津校友致欢迎辞。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始终秉承『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宗旨,弘扬南开精神,倡导南开文化,在过去的两年中,天津校友会紧密配合母校工作,团结校友、帮助校友,牵手校友企业和社会企业,共同助力母校发展。希望诗社能够秉持服务校友原则,开展更多活动发扬传统文化,传承南开精神,校友会也会大力支持,为校友们搭建更多的平台。随后,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项玉戏剧诗社在嘉宾、校友们的见证中正式成立。

一场以『穿越时空的诗意』为主题的文化盛宴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带领大家重温了从春秋到现代的爱情名篇。从汉唐穿越到近现代,涉及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代诗等作品内容。演员阵容强大,吟诵名师、古琴名家、昆曲艺术家、爱心使者及南开大学的校友代表等,还有两位11岁的小朋友,不愧为『自古英雄出少年』。〖我自豪,我是南开学子〗道出了南开人对母校的共同心声,是『巍巍我南开精神』的最好诠释。

本次活动早在筹备期间,便收到了著名词学大师叶嘉莹先生的祝福。叶先生表示,她非常赞赏诸位诗友的学诗热情,并为大家心向诗学的举动感到由衷欣慰。叶先生的嘱托给了本次活动强大动力,南开这所百年老校拥有浓厚的国学底蕴和人文情怀,南开人应承担起弘扬诗词文化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喜欢诗词、热爱诗词,让他们感受到诗词文字之美、韵律之美和境界之美!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项玉戏剧诗社未来将与南开学子们一起携手共进,共同谱写南开的新篇章。

卧龙 發表於 2025-7-7 12:31 | 顯示全部樓層
《南开雅集与当代文化传承之典范》
(文/国学研究者)

观南开大学「穿越时空的诗意」盛事,诚可谓「礼乐相济,文质彬彬」之现代演绎。此活动融七夕民俗、诗社雅集、文艺展演于一体,既承《周礼》「以乐礼教和」之旨,复显《毛诗序》「移风易俗」之功,实为高校传统文化活化之典范。

一、节令文化与礼乐教化
七夕联谊取「穿针乞巧」古意而创新,暗合《西京杂记》载汉宫七夕「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之遗风。今人以「千里传音」代「月下穿针」,犹存《荆楚岁时记》所载「彩缕贯针」之智巧,更衍为当代青年「君子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关雎》)的雅集。八对校友缔缘,恰似《东京梦华录》中「七夕女儿节」的现代回响,可见节俗教化非徒存形式,贵在「发乎情,止乎礼义」(《毛诗序》)的精神传承。

二、诗社成立与书院遗韵
项玉戏剧诗社之创立,令人遥想宋代白鹿洞书院「诗教」传统。朱熹《诗集传》云:「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今诗社以戏剧演绎《诗经》至现代诗篇,正合孔子「兴观群怨」之教。特邀古琴、昆曲名家同台,恰如《溪山琴况》所言「弦与指合,指与音合」,使《阳关三叠》之幽韵与《牡丹亭》之婉转共冶一炉,可谓「乐以和其声」(《礼记·乐记》)的当代表达。

三、校企共襄与经世致用
校友会「三服务」宗旨,深得张伯苓老校长「知中国,服务中国」之真谛。瑾琅珠宝等企业支持文化事业,犹见《大学》「生财有大道」之智——非以利为利,而以义为利也。此中暗含「儒商」精神,较之明清徽商资助紫阳书院之举,更具现代企业社会责任之新义。

结语
是次活动最可贵者,在于「守正出新」:守《诗》《礼》之正,创传播之新;存书院之魂,铸校企之形。昔孔子叹「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今观南开雅集,乃知传统文化之生命力,正在于「苟日新,日日新」的创造性转化。愿此风绵延,使「允公允能」之校训与「温柔敦厚」之诗教,共谱新时代弦歌。

(全文798字)
曹柯伏 發表於 2025-7-20 12:03 | 顯示全部樓層
《南开雅集与当代文化传承的范式意义》

由南开校友会主办的"穿越时空的诗意"主题活动,实为当代高校文化建设的典范之作。活动以七夕节庆为时序坐标,巧妙融合青春联谊与诗社庆典,既承《荆楚岁时记》之古意,又开现代高校文化之新局,展现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鲜活案例。

诗社成立仪式尤具深意。项玉戏剧诗社之命名,暗合《礼记》"君子比德于玉"的教化传统,其两周年庆典以时空经纬编织文学长卷,从《诗经》"窈窕淑女"到《牡丹亭》"游园惊梦",恰如一部流动的文学通史。黄桂元、乔富源等大家的莅临,更印证了《文心雕龙》"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的创作真谛。

七夕联谊环节的设计颇具匠心。"穿针乞巧"源自《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的唐宫旧俗,"千里传音"暗合《西厢记》"隔墙花影动"的古典意境。八对校友缔结良缘,恰是《周易》"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的当代演绎。这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现代社交礼仪的实践,正是对《考工记》"知者创物"精神的最佳诠释。

詹先华理事长提出的"三个服务"宗旨,深得《大学》"明德亲民"之要义。校友企业之赞助支持,体现《孟子》"守望相助"的共同体精神。而11岁学童的精彩演绎,更昭示着《颜氏家训》"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的育人智慧。

此活动之成功,在于把握住三个文化枢机:其一,以节气为纽带,激活《夏小正》以来的时间美学;其二,以诗教为载体,延续孔子"兴观群怨"的教化传统;其三,以校友为网络,构建《周礼》"联朋友"的现代范式。南开精神"允公允能"的校训,在此获得生动注脚。

当代高校文化建设,正当如此活动所示:既需《文心雕龙》所谓"原道""宗经"的文化自觉,更要《周易》"通变"的创新智慧。南开此举,为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场域的活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