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02|回覆: 0

[中醫養生] 酸菜魚不地道 危害健康你知不知道?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6-4-8 07: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說到酸菜魚,那是地地道道的川菜經典,愛吃辣的,不愛辣的都能接受,酸菜魚做的正宗的話,口感是發麻的,還有酸菜可以緩解麻辣的感覺,但是北方很多不愛吃辣的,酸菜魚就真的變成了酸菜和魚,雖然如此,還是百吃不厭。但是你知不知道酸菜魚中的油可能是反覆利用的,而且酸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是超標的?

酸菜魚

酸菜魚

中國是舌尖上的國家,經過歷史的沉澱形成了我國著名的四大菜系。這四大菜系的代表分別爲:東邊的淮揚菜、南邊的粵菜、西邊的川菜以及北邊的魯菜。酸菜魚是川菜系列中的一道家常菜,用鮮魚與醃漬的酸菜烹製而成,酸鮮爽口,消暑解膩,因而在全國各地家喻戶曉,各家川味餐館,皆備此菜。

不過,你有沒有考慮過,酸菜魚的美味固然令人愛不釋“口”,如果酸菜魚的主要配料——醃製的酸菜以及烹調用油使用不當,會使酸菜魚產生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成分。酸菜的做法酸菜是將白菜在熱水中燙過、冷卻以後,用鹽水浸泡醃製而成的。酸菜在醃製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在一定條件下,亞硝酸鹽可以與一同進食的多種有機成分發生反應,在體內形成一種叫亞硝胺的亞硝基類化合物;還能在胃腸道的酸性環境中轉化成亞硝胺。

眾所周知,亞硝胺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酸菜其實和泡菜一種,都會產生亞硝酸鹽,我國河南林縣是全世界食管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其原因之一就是當地居民喜食醃菜。醃製的酸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越高,在人體內產生的亞硝胺就越多,致癌作用就越強。

酸菜魚

酸菜魚

那麼,醃製酸菜中亞硝酸鹽的量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首先是醃製酸菜的時間

除了口感以外,醃製的時間會是亞硝酸鹽的含量不斷變化,亞硝酸鹽的濃度隨時間的延長發生相應的變化。一般來說,最初的2~4天,亞硝酸鹽含量有所增加,至7~8天時,含量最高,第9天以後則逐漸下降,醃製20天以後,亞硝酸鹽的含量基本消失,這個時候食用較爲安全,但也不可過量進食。

其次是醃製酸菜的用鹽量

不管是酸菜還是鹹菜,用鹽量是肯定要多的。食鹽在醃製食品的過程中起抑菌防腐的作用。當食鹽濃度不足10%時,加上氣溫較高,易造成細菌大量繁殖,其中一些還原菌(如霍亂弧菌、腸桿菌科細菌等)使蔬菜中的硝酸鹽還原成有害的亞硝酸鹽;當食鹽濃度達10%~15%時,只有少數細菌生長;當食鹽濃度超過20%時,幾乎所有的微生物都會停止生長。此外,醃製時使用的鹽和蔬菜是否符合衛生標準,也會影響酸菜的亞硝酸鹽含量。

有的不法商家會使用放爛的蔬菜,賺取黑心錢。使用工業用鹽或者不新鮮的蔬菜,則可能含有更高的亞硝酸鹽而引起急性中毒症狀,包括頭暈、乏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全身皮膚黏膜呈現不同程度的發紺等。

酸菜魚

酸菜魚

吃起來特別香的酸菜魚,你看上面都飄著一層厚厚的油。酸菜魚的做法備好材料以後,在炒鍋中加入油燒熱,放入花椒粒、泡椒、蔥、姜、蒜等熗鍋,然後加入酸菜翻炒,再加入各種調味料後加水煮沸,沸後先放魚骨煮至六七成熟,接著放入上漿的魚片即可。曾經有報導說,有些餐館把顧客吃剩的酸菜魚剔除渣滓後再加熱,直到水分全部蒸發,剩下的油則重複利用。被重複多次、長時間高溫加熱以後,油脂與空氣中的氧氣以及食物所帶入的水分發生作用,油脂會發生水解、氧化等一系列複雜的化學反應,產生許多對人體健康不利的物質,如醛、酮、內酯等揮發性物質,在高熱下甚至還裂變爲有毒或致癌的環氧化物質。

爲什麼地溝油如此惹人反感,其實反覆利用的油也是有害健康的。反覆使用菜餚中的油,油中溶解的食物成分或殘留的一些食物碎渣都是一些有機物,經過高溫長時間熬煮後,部分有機物分解成苯、芘、萘等有毒有害的致癌物。如果長時間大量食用這種油脂炮製出來的酸菜魚,就有可能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

當然,如果你沒法控制住自己的嘴,可以儘量的少吃去吃,最好是能自己做著吃,或去信譽和衛生條件都比較好的川菜館。此外,平時最好多吃一些含維生素C豐富的新鮮綠葉蔬菜,火龍果、橙子、生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因爲維生素C能與亞硝酸鹽發生還原反應,阻止致癌物質的生成。

延伸閱讀

這幾種飲食方法會給腸道“添堵”加重便秘

中醫治療蛋白尿不僅僅是要補腎

鄭沐包 發表於 2025-7-15 1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酸菜魚之正味與養生要義】

酸菜魚之爲饌,實乃川味之雋品。其妙處在於"麻、辣、酸、鮮"四味調和,非獨以辛烈取勝。今觀世人或執"油復用之弊",或憂"亞硝之害",此誠飲食養生之要題,然須以中正之道辨之。

一、辨正味:酸菜魚之本真
【呂氏春秋】云:"鼎中之變,精妙微纖。"正宗酸菜魚當取鮮活鯇魚或黑魚,佐以蜀地陳年泡菜。其酸菜須經三旬以上陶壇發酵,使乳酸菌化濁爲清,方得醇厚回甘。而北地庖人常以速成酸菜充數,未歷"七日之險"(亞硝酸鹽峰值期),更遑論"廿日之安",此乃味失真諦之由。至若用油,川廚自古重"一鍋一油",【調鼎集】載"炸魚之油不可復烹",今人貪利而違古訓,實非菜系之過。

二、析養生:酸菜之利弊相生
酸菜之害,首在亞硝酸鹽。然【齊民要術】早明"菹菜之法":"用鹽須足,覆水須滿,待其自熟。"現代科學印證:食鹽濃度逾10%,可抑雜菌;醃足二十日,亞硝酸鹽自消。今人患癌者眾,非酸菜之罪,乃急功近利所致。昔林縣之禍,實因終歲啖醃菜而鮮食蔬果,此【黃帝內經】"五菜爲充"之訓所誡也。

三、明食忌:趨利避害之道
1. 擇時:市購酸菜當察其醃期,未足月者慎用;家制者宜候滿三旬。
2. 配伍:晉人嵇康【養生論】言"滋味煎其腑臟",食酸菜魚當佐鮮蔬(如豆芽、青筍),維生素C可阻亞硝胺合成。
3. 節用:宋人林洪【山家清供】謂"醢醯之味,不可連日",月食不過三度爲宜。

四、正本清源:飲食之道
【論語】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之教。今酸菜魚之弊,不在其本,而在人之失度。若遵古法醃製、用新油烹鮮、佐時蔬而食,則既能享口腹之樂,復得養生之益。世人但知"舌尖之味",未解"鼎鼐之理",此吾輩所當深省者也。

要之,饌之正味關乎技藝,食之安危系乎人心。但存敬畏,自可兼得美味與康寧。
+
蔣枇 發表於 2025-7-16 0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酸菜魚之正味與養生之道】

酸菜魚之爲味,本乎川菜正脈。【周禮·天官】有云:"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酸味開胃,本合四時養生之要。然今人但求口腹之快,不察製作之法,致使佳餚蒙"害食"之謗,誠可嘆也。

一、辨正味之源流
酸菜魚以鮮魚配陳年泡菜,取"金木相濟"之理。蜀地泡菜古稱"菹",【齊民要術】載其法:"作菹者,經年味足"。正宗酸菜必取陶壇深漬,經三伏三九,乳酸菌自然發酵,亞硝酸鹽盡褪,此先民智慧也。今市肆速成酸菜,七日即售,恰逢亞硝酸峰值,豈非"飲鴆止渴"?

二、明油火之真諦
川菜用油講究"一菜一油",老輩廚人忌回鍋油如避砒霜。【飲膳正要】言:"油經三沸,性變有毒"。今觀北方庖人烹酸菜魚,或貪省費,或昧火候,使清油成"老油",脂酸敗而生苯並芘,此非菜之過,乃人之失也。

三、解養生之要訣
1. 擇時:酸菜須擇醃足月者,觀其色如琥珀,嗅其味有沉馥,此【呂氏春秋】"久者彌佳"之謂。
2. 控量:孫思邈【千金食治】云:"酸味蝕肝,不可多食",佐以竹筍、豆腐同烹,可解其烈性。
3. 配飲:食時佐以新焙綠茶,茶多酚可阻亞硝胺合成,此即【本草拾遺】"茶解百毒"之妙用。

四、正本清源之道
昔孔子言:"失飪不食",今人當效之。若見酸菜青白刺目、魚湯浮沫疊起,即當擲箸。真正川味,麻而不燥,酸而不烈,湯底清亮如蜀江春水。願諸君食膾知"戒",得味外之味,方不負此千年佳餚。

【養小錄】有言:"烹任之要,首在潔,次在時"。酸菜魚本無咎,慎制慎食,自可兩全其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