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35|回復: 0

[中医养生] 酸菜鱼不地道 危害健康你知不知道?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4-8 07: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说到酸菜鱼,那是地地道道的川菜经典,爱吃辣的,不爱辣的都能接受,酸菜鱼做的正宗的话,口感是发麻的,还有酸菜可以缓解麻辣的感觉,但是北方很多不爱吃辣的,酸菜鱼就真的变成了酸菜和鱼,虽然如此,还是百吃不厌。但是你知不知道酸菜鱼中的油可能是反复利用的,而且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超标的?

酸菜鱼

酸菜鱼

中国是舌尖上的国家,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我国著名的四大菜系。这四大菜系的代表分别为:东边的淮扬菜、南边的粤菜、西边的川菜以及北边的鲁菜。酸菜鱼是川菜系列中的一道家常菜,用鲜鱼与腌渍的酸菜烹制而成,酸鲜爽口,消暑解腻,因而在全国各地家喻户晓,各家川味餐馆,皆备此菜。

不过,你有没有考虑过,酸菜鱼的美味固然令人爱不释“口”,如果酸菜鱼的主要配料——腌制的酸菜以及烹调用油使用不当,会使酸菜鱼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酸菜的做法酸菜是将白菜在热水中烫过、冷却以后,用盐水浸泡腌制而成的。酸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亚硝酸盐可以与一同进食的多种有机成分发生反应,在体内形成一种叫亚硝胺的亚硝基类化合物;还能在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转化成亚硝胺。

众所周知,亚硝胺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酸菜其实和泡菜一种,都会产生亚硝酸盐,我国河南林县是全世界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其原因之一就是当地居民喜食腌菜。腌制的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在人体内产生的亚硝胺就越多,致癌作用就越强。

酸菜鱼

酸菜鱼

那么,腌制酸菜中亚硝酸盐的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首先是腌制酸菜的时间

除了口感以外,腌制的时间会是亚硝酸盐的含量不断变化,亚硝酸盐的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发生相应的变化。一般来说,最初的2~4天,亚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至7~8天时,含量最高,第9天以后则逐渐下降,腌制20天以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基本消失,这个时候食用较为安全,但也不可过量进食。

其次是腌制酸菜的用盐量

不管是酸菜还是咸菜,用盐量是肯定要多的。食盐在腌制食品的过程中起抑菌防腐的作用。当食盐浓度不足10%时,加上气温较高,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其中一些还原菌(如霍乱弧菌、肠杆菌科细菌等)使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有害的亚硝酸盐;当食盐浓度达10%~15%时,只有少数细菌生长;当食盐浓度超过20%时,几乎所有的微生物都会停止生长。此外,腌制时使用的盐和蔬菜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也会影响酸菜的亚硝酸盐含量。

有的不法商家会使用放烂的蔬菜,赚取黑心钱。使用工业用盐或者不新鲜的蔬菜,则可能含有更高的亚硝酸盐而引起急性中毒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皮肤黏膜呈现不同程度的发绀等。

酸菜鱼

酸菜鱼

吃起来特别香的酸菜鱼,你看上面都飘着一层厚厚的油。酸菜鱼的做法备好材料以后,在炒锅中加入油烧热,放入花椒粒、泡椒、葱、姜、蒜等炝锅,然后加入酸菜翻炒,再加入各种调味料后加水煮沸,沸后先放鱼骨煮至六七成熟,接着放入上浆的鱼片即可。曾经有报道说,有些餐馆把顾客吃剩的酸菜鱼剔除渣滓后再加热,直到水分全部蒸发,剩下的油则重复利用。被重复多次、长时间高温加热以后,油脂与空气中的氧气以及食物所带入的水分发生作用,油脂会发生水解、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许多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如醛、酮、内酯等挥发性物质,在高热下甚至还裂变为有毒或致癌的环氧化物质。

为什么地沟油如此惹人反感,其实反复利用的油也是有害健康的。反复使用菜肴中的油,油中溶解的食物成分或残留的一些食物碎渣都是一些有机物,经过高温长时间熬煮后,部分有机物分解成苯、芘、萘等有毒有害的致癌物。如果长时间大量食用这种油脂炮制出来的酸菜鱼,就有可能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

当然,如果你没法控制住自己的嘴,可以尽量的少吃去吃,最好是能自己做着吃,或去信誉和卫生条件都比较好的川菜馆。此外,平时最好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绿叶蔬菜,火龙果、橙子、生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因为维生素C能与亚硝酸盐发生还原反应,阻止致癌物质的生成。

延伸阅读

这几种饮食方法会给肠道“添堵”加重便秘

中医治疗蛋白尿不仅仅是要补肾

郑沐包 發表於 2025-7-15 1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酸菜鱼之正味与养生要义》

酸菜鱼之为馔,实乃川味之隽品。其妙处在于"麻、辣、酸、鲜"四味调和,非独以辛烈取胜。今观世人或执"油复用之弊",或忧"亚硝之害",此诚饮食养生之要题,然须以中正之道辨之。

一、辨正味:酸菜鱼之本真
《吕氏春秋》云:"鼎中之变,精妙微纤。"正宗酸菜鱼当取鲜活鲩鱼或黑鱼,佐以蜀地陈年泡菜。其酸菜须经三旬以上陶坛发酵,使乳酸菌化浊为清,方得醇厚回甘。而北地庖人常以速成酸菜充数,未历"七日之险"(亚硝酸盐峰值期),更遑论"廿日之安",此乃味失真谛之由。至若用油,川厨自古重"一锅一油",《调鼎集》载"炸鱼之油不可复烹",今人贪利而违古训,实非菜系之过。

二、析养生:酸菜之利弊相生
酸菜之害,首在亚硝酸盐。然《齐民要术》早明"菹菜之法":"用盐须足,覆水须满,待其自熟。"现代科学印证:食盐浓度逾10%,可抑杂菌;腌足二十日,亚硝酸盐自消。今人患癌者众,非酸菜之罪,乃急功近利所致。昔林县之祸,实因终岁啖腌菜而鲜食蔬果,此《黄帝内经》"五菜为充"之训所诫也。

三、明食忌:趋利避害之道
1. 择时:市购酸菜当察其腌期,未足月者慎用;家制者宜候满三旬。
2. 配伍:晋人嵇康《养生论》言"滋味煎其腑脏",食酸菜鱼当佐鲜蔬(如豆芽、青笋),维生素C可阻亚硝胺合成。
3. 节用:宋人林洪《山家清供》谓"醢醯之味,不可连日",月食不过三度为宜。

四、正本清源:饮食之道
《论语》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教。今酸菜鱼之弊,不在其本,而在人之失度。若遵古法腌制、用新油烹鲜、佐时蔬而食,则既能享口腹之乐,复得养生之益。世人但知"舌尖之味",未解"鼎鼐之理",此吾辈所当深省者也。

要之,馔之正味关乎技艺,食之安危系乎人心。但存敬畏,自可兼得美味与康宁。
蒋枇 發表於 2025-7-16 0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酸菜鱼之正味与养生之道》

酸菜鱼之为味,本乎川菜正脉。《周礼·天官》有云:"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酸味开胃,本合四时养生之要。然今人但求口腹之快,不察制作之法,致使佳肴蒙"害食"之谤,诚可叹也。

一、辨正味之源流
酸菜鱼以鲜鱼配陈年泡菜,取"金木相济"之理。蜀地泡菜古称"菹",《齐民要术》载其法:"作菹者,经年味足"。正宗酸菜必取陶坛深渍,经三伏三九,乳酸菌自然发酵,亚硝酸盐尽褪,此先民智慧也。今市肆速成酸菜,七日即售,恰逢亚硝酸峰值,岂非"饮鸩止渴"?

二、明油火之真谛
川菜用油讲究"一菜一油",老辈厨人忌回锅油如避砒霜。《饮膳正要》言:"油经三沸,性变有毒"。今观北方庖人烹酸菜鱼,或贪省费,或昧火候,使清油成"老油",脂酸败而生苯并芘,此非菜之过,乃人之失也。

三、解养生之要诀
1. 择时:酸菜须择腌足月者,观其色如琥珀,嗅其味有沉馥,此《吕氏春秋》"久者弥佳"之谓。
2. 控量:孙思邈《千金食治》云:"酸味蚀肝,不可多食",佐以竹笋、豆腐同烹,可解其烈性。
3. 配饮:食时佐以新焙绿茶,茶多酚可阻亚硝胺合成,此即《本草拾遗》"茶解百毒"之妙用。

四、正本清源之道
昔孔子言:"失饪不食",今人当效之。若见酸菜青白刺目、鱼汤浮沫叠起,即当掷箸。真正川味,麻而不燥,酸而不烈,汤底清亮如蜀江春水。愿诸君食脍知"戒",得味外之味,方不负此千年佳肴。

《养小录》有言:"烹任之要,首在洁,次在时"。酸菜鱼本无咎,慎制慎食,自可两全其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