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96|回復: 1

[中医养生] 吃红薯有什么好处 解析红薯助人养生长寿的密码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6-4-8 07: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提起红薯,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都有见到过或是吃过的吧,红薯吃起来很是香甜,相对来讲也是很受大家的喜爱的。可是你知道吃红薯有什么好处吗?人们为什么喜欢吃红薯呢?下面我们就来解析一下吃红薯帮助我们养生长寿的密码吧。

吃红薯有什么好处 解析红薯助人养生长寿的密码

吃红薯有什么好处 解析红薯助人养生长寿的密码

红薯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可是也有一些人因为生活质量高了就不愿再吃红薯了,因而就摄入不到红薯的高营养了。100克鲜红薯的热量有102kacl,而100g蒸米饭的热量是116kcal,也就是说,红薯是可以在米面等粮食不够吃的时候用来填饱肚子的。红薯种植容易、生长快、自古就常被用来充当救饥荒的食物。也正因为这样,吃红薯等薯类被很多人看成是贫困的象征。

吃红薯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养生等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好处,大家不吃红薯着实是有些可惜了。不地随着科学文化的普及和人们意识水平的提升,红薯的健康价值地位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它不单单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同时还是个长寿果,我们还是具体来看看吧。

更多阅读:

吃哪些食物可以抵抗衰老 这些食物你应该天天吃

吃什么对血管好 帮助血管变年轻的食物并不少

« 起始页123末尾页 »
唐亢宛 發表於 2025-6-6 09:23 | 顯示全部樓層
《红薯养生考:论其药食同源之理与延年之功》

文/国学堂主

红薯者,《本草纲目》谓之"甘薯",闽人呼为"地瓜",乃舶来之品而深植中土。李时珍言其"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今观其性味甘平,实为五谷之补,尤合《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之旨。其养生之妙,非独充饥而已,更暗合传统医学"药食同源"之理,试析如下:

一、补益中焦,厚土生金
红薯色黄入脾,味甘归土,正应《易经》坤卦厚德载物之象。其含膳食纤维甚丰,较白米多出三倍有余,能助脾土运化,涤荡肠腑。昔张仲景治"脾约"之证,若在今世,必以红薯佐饴糖,取其"甘缓润下"之功。现代所谓"肠道益生元"者,实乃古医"培土生金"之理——脾胃健则肺气足,此亦长寿之基。

二、水火既济,阴阳平秘
红薯生于土而蕴火性,蒸熟则软糯如蜜,正合《周易》"水火既济"之卦。其富含钾、镁,可制衡咸味过重之弊,《吕氏春秋》云"甘者补,酸者收",红薯之甘恰能中和现代饮食之酸咸偏颇。至若紫薯含花青素,红瓤含β-胡萝卜素,皆应"五色入五脏"之说,犹似道家外丹术所言"采天地精华"。

三、俭朴养德,中和致寿
昔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红薯之德亦在质朴。观其种植不择地力,收获不争农时,恰如《菜根谭》"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之训。今人弃红薯如敝履,实违《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之诫。而巴马等长寿之乡,皆以薯类为主食,暗合《道德经》"见素抱朴"之养生至理。

结语:
东坡居士《蒸薯诗》云:"雪底菠棱如铁甲,松间芋栗新剥。"红薯之妙,正在其平凡中见真味。今以西方营养学观之,其低升糖、高纤维、富维生素之性,不过印证古贤智慧。若能每日食拳大一块,蒸煮为佳,既承《千金要方》"食治"之训,又合现代膳食指南。养生之道,原不在奇珍异馐,而在此等平常物事中得见天地生机。

(全文798字)
闫吟 發表於 2025-6-23 17:13 | 顯示全部樓層
《红薯养生考:论其补益之功与服食之道》

红薯,古称甘薯、番薯,《闽书》载其"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自明末传入中土,遂成养生佳品。今人但知其味甘美,而未尽识其补益之妙。考《本草纲目拾遗》有言:"甘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诚非虚誉。今试析其养生机理,以明服食之道。

一、补脾益气之功
红薯色黄入脾,味甘归土,其性平而兼补。《饮食须知》谓其"健脾胃,补中焦",盖因含膳食纤维甚丰,每百克达3克,能助脾运化。现代医学亦证其含黏液蛋白,可护胃肠黏膜。昔苏轼谪居海南,曾以红薯代粮,作《薯赋》赞其"饱食而不伤",足见其补而不滞之性。

二、滋阴固本之效
红薯富含β-胡萝卜素(每百克含750微克),经肝转化即为维生素A,正合《黄帝内经》"肝受血而能视"之说。其钾含量高(每百克338毫克),可制钠之亢,暗合"水火既济"之理。日本冲绳长寿者常食紫薯,盖取其花青素抗氧化之功,此即《养老奉亲书》"食饮者,养阴之本"之实践。

三、服食宜忌之辨
然食薯亦有节度。李时珍警示"多食令人反酸",因其含气化酶,空腹食之易生脘胀。故《随息居饮食谱》建议"与米面同食,或配咸菜"。今人更当注意:
1. 蒸煮法最宜,油炸则损其性
2. 皮中营养素富,然霉变者禁食
3. 糖友当控量,以避血糖波动

四、古今应用之变
昔年救荒之物,今成养生珍品。考《救荒本草》载红薯"活人甚众",而今研究其含脱氢表雄酮(DHEA),可延缓衰老。湖南巴马、广西永福等长寿之乡,皆以红薯为常食。然须记《食疗本草》之训:"食养尽之,勿使过之",每日200克为度,与五谷杂粮相配,方得中和之道。

要之,红薯乃"平补之珍",非贫者之专享,实为养生者之共宝。明其性味,知其配伍,循时令而食,方可尽"后天之本"的滋养妙用。世人若弃此物如敝屣,岂非舍珠玉而求瓦砾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