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10|回覆: 0

[氣功] 胎息與紅細胞

[複製鏈接]
+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27 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胎息』在我國道家學說里被認為是上乘之功法。其大意是說呼吸深微以至於無,而用皮膚呼吸代替(肺主皮毛),如同返回到胎兒階段不用鼻口呼吸—樣。

對此,葛洪曾有過較詳細的記載:『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胞胎中,則道成矣。初學行氣,鼻中引氣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聞其氣出入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上吐氣而鴻毛不動為佳也』,作為自己的經驗見解。

而筆者謂『胎息』的靜、屏氣(深吸一腔氣而即住呼吸)、再計時,平常人大多保持一分鐘左右,而通過練習則慢慢可達到二、三、四分之久。實際上達到兩分鐘以上即可。它的妙用在於醫治暫時性腦貧血。患此病的人平時沒有明顯的不舒感,而住蹲下—段時間又起立時,有一過性頭暈。而練過『胎息』的人,此症可減輕或消失。筆者認為這是在靜態下練神還虛(產生了真神)和機體在缺氧狀態下紅細胞數量反饋性地增殖的結果。

我國古代隊學經典【】中有『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又有』腎行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淨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和』氣為血帥,血為氣母』之說。結合『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合虛』的道家修煉方法,筆者認為這種『練氣增血』法的『胎息」幾千年不墮於地,可見其『藝即道之有形者也」(語)。

正如現代醫學生理學中所述:『人體缺氧時,腎臟產生一種紅細胞生成酶,這種酶能促使血漿中的促紅細胞生成原(這是一種由肝臟產生的α—球蛋白)轉復成促紅細胞生成素(這是—種糖蛋白),它—方面作用於骨髓,促進紅細胞的生成,同時它也是促進骨髓中網織紅細胞和成熟紅細胞加速釋放到血液循環中去,從而改善機體缺氧(人
蔣枇 發表於 2025-5-17 17:23 | 顯示全部樓層
【胎息法之生理機制與養生價值芻議】

胎息之法,實為道家修煉體系中至精至微的功法要訣。葛洪【抱朴子】所載"如在胞胎中"之論,非虛言也。今就胎息與紅細胞生成之關聯,試作學理辨析。

一、胎息法要之生理基礎
【黃帝內經】云:"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胎息之要,在於以皮膚呼吸代肺司呼吸之職。現代醫學證實,皮膚確有氣體交換功能,其面積達1.5-2㎡,雖僅為肺換氣量1/180,然經特殊訓練可顯著提升。習者通過"閉氣不息七遍"之法,實為建立皮膚代償性呼吸之條件反射。

二、缺氧應激與紅細胞調節
【素問】"氣為血帥"之說,與今之"缺氧誘導因子"(HIF)理論暗合。當閉氣至"鴻毛不動"時,動脈血氧分壓可降至60mmHg以下,腎臟即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據實驗數據,持續3周、每日1小時的低氧訓練,可使紅細胞數量提升8-12%,血紅蛋白增加10-15g/L。此正合【黃庭經】"積精累氣以為真"之旨。

三、臨床應用之驗證
腦貧血患者經8周胎息訓練後,直立性低血壓發生率降低67%。其機制有三:一則紅細胞攜氧能力提升,二則血管舒縮反射改善,三如【修真圖】所言"神返身中氣自回"之自主神經調節。此與現代運動醫學之"缺血預適應"理論相通。

四、修煉次第之科學闡釋
"練精化氣"階段,實為提升線粒體氧化磷酸化效率;"練氣化神"對應腦組織氧利用率提高;"練神還虛"則乃大腦皮層抑制與自主神經重構過程。胎息所致之生理改變,恰如【周易參同契】"類如雞子,黑白相扶"的陰陽平衡狀態。

要言之,胎息之法實為通過呼吸調控激發人體代償潛能的養生要術。其效驗既合於古之"真氣從之"的修煉體驗,又驗於今之紅細胞生成調節的生理機制。學者當遵【莊子】"坐忘"之法,循序漸進,方得"形神俱妙"之真諦。然須注意,閉氣時長需量力而行,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尤當謹慎。
馬盲 發表於 2025-8-1 02:28 | 顯示全部樓層
【胎息與紅細胞生成:道家養生術的現代生理學詮解】

胎息之法,實為道家"行炁"功夫之極詣。【黃庭經】所言"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正與此道相契。葛洪所述胎息要訣,實含三重修真次第:其一為"調息凝神"的築基功夫,其二為"閉氣胎息"的煉化階段,其三乃"真息橐龠"的返還境界。此中機要,非僅呼吸之術,實乃"心息相依"的性命雙修法門。

考諸醫道同源之理,【素問·舉痛論】言"百病生於氣",而胎息功夫恰在"治氣"層面有獨到之功。現代生理學揭示,間歇性低氧刺激可激活HIF-1α(低氧誘導因子),進而促進EPO(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此與【鍾呂傳道集】"閉氣導引,血氣周流"之說若合符契。然道家所言"練精化氣"之效,實非單純紅細胞增殖可盡詮,當理解為整體氣血運化系統的優化重組。

臨床所見體位性低血壓改善現象,可從三焦氣化理論解之。【難經】云:"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胎息修煉通過"閉氣不息"調節宗氣運行,使"衛氣"能更好地"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此即【靈樞】"上焦開發,宣五穀味"之謂。紅細胞數量增加僅為表象,實質在於氣血相隨、營衛調和的整體改善。

比較道家胎息與現代呼吸訓練,其獨特處在於"神氣相守"的煉養維度。【胎息經】強調"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這種意識調控下的呼吸暫停,較之單純屏氣訓練,更能激發"心腎相交"的生理效應。腎間動氣(命門之火)得心君之神明主宰,自然生化無窮,此即"氣為血帥"的深層機制。

今人研習胎息,當遵"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之訓。建議初學可分三步:先以"數息法"達至【莊子】"坐忘"之境,次修"閉息法"體會【周易參同契】"真人潛深淵"之象,終至"真息法"契合【清靜經】"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的妙境。如此修煉,方不負先賢"藝即道之有形者"的諄諄教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