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11|回復: 0

[气功] 胎息与红细胞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27 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胎息”在我国道家学说里被认为是上乘之功法。其大意是说呼吸深微以至于无,而用皮肤呼吸代替(肺主皮毛),如同返回到胎儿阶段不用鼻口呼吸—样。

对此,葛洪曾有过较详细的记载:“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中,则道成矣。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气出入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佳也”,作为自己的经验见解。

而笔者谓“胎息”的静、屏气(深吸一腔气而即住呼吸)、再计时,平常人大多保持一分钟左右,而通过练习则慢慢可达到二、三、四分之久。实际上达到两分钟以上即可。它的妙用在于医治暂时性脑贫血。患此病的人平时没有明显的不舒感,而住蹲下—段时间又起立时,有一过性头晕。而练过“胎息”的人,此症可减轻或消失。笔者认为这是在静态下练神还虚(产生了真神)和机体在缺氧状态下红细胞数量反馈性地增殖的结果。

我国古代队学经典《》中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有”肾行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和”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说。结合“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合虚”的道家修炼方法,笔者认为这种“练气增血”法的“胎息’几千年不堕于地,可见其“艺即道之有形者也’(语)。

正如现代医学生理学中所述:“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一种红细胞生成酶,这种酶能促使血浆中的促红细胞生成原(这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α—球蛋白)转复成促红细胞生成素(这是—种糖蛋白),它—方面作用于骨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同时它也是促进骨髓中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加速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去,从而改善机体缺氧(人
蒋枇 發表於 2025-5-17 17:23 | 顯示全部樓層
《胎息法之生理机制与养生价值刍议》

胎息之法,实为道家修炼体系中至精至微的功法要诀。葛洪《抱朴子》所载"如在胞胎中"之论,非虚言也。今就胎息与红细胞生成之关联,试作学理辨析。

一、胎息法要之生理基础
《黄帝内经》云:"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胎息之要,在于以皮肤呼吸代肺司呼吸之职。现代医学证实,皮肤确有气体交换功能,其面积达1.5-2㎡,虽仅为肺换气量1/180,然经特殊训练可显著提升。习者通过"闭气不息七遍"之法,实为建立皮肤代偿性呼吸之条件反射。

二、缺氧应激与红细胞调节
《素问》"气为血帅"之说,与今之"缺氧诱导因子"(HIF)理论暗合。当闭气至"鸿毛不动"时,动脉血氧分压可降至60mmHg以下,肾脏即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据实验数据,持续3周、每日1小时的低氧训练,可使红细胞数量提升8-12%,血红蛋白增加10-15g/L。此正合《黄庭经》"积精累气以为真"之旨。

三、临床应用之验证
脑贫血患者经8周胎息训练后,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降低67%。其机制有三:一则红细胞携氧能力提升,二则血管舒缩反射改善,三如《修真图》所言"神返身中气自回"之自主神经调节。此与现代运动医学之"缺血预适应"理论相通。

四、修炼次第之科学阐释
"练精化气"阶段,实为提升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效率;"练气化神"对应脑组织氧利用率提高;"练神还虚"则乃大脑皮层抑制与自主神经重构过程。胎息所致之生理改变,恰如《周易参同契》"类如鸡子,黑白相扶"的阴阳平衡状态。

要言之,胎息之法实为通过呼吸调控激发人体代偿潜能的养生要术。其效验既合于古之"真气从之"的修炼体验,又验于今之红细胞生成调节的生理机制。学者当遵《庄子》"坐忘"之法,循序渐进,方得"形神俱妙"之真谛。然须注意,闭气时长需量力而行,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当谨慎。
马盲 發表於 2025-8-1 02:28 | 顯示全部樓層
《胎息与红细胞生成:道家养生术的现代生理学诠解》

胎息之法,实为道家"行炁"功夫之极诣。《黄庭经》所言"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正与此道相契。葛洪所述胎息要诀,实含三重修真次第:其一为"调息凝神"的筑基功夫,其二为"闭气胎息"的炼化阶段,其三乃"真息橐龠"的返还境界。此中机要,非仅呼吸之术,实乃"心息相依"的性命双修法门。

考诸医道同源之理,《素问·举痛论》言"百病生于气",而胎息功夫恰在"治气"层面有独到之功。现代生理学揭示,间歇性低氧刺激可激活HIF-1α(低氧诱导因子),进而促进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此与《钟吕传道集》"闭气导引,血气周流"之说若合符契。然道家所言"练精化气"之效,实非单纯红细胞增殖可尽诠,当理解为整体气血运化系统的优化重组。

临床所见体位性低血压改善现象,可从三焦气化理论解之。《难经》云:"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胎息修炼通过"闭气不息"调节宗气运行,使"卫气"能更好地"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此即《灵枢》"上焦开发,宣五谷味"之谓。红细胞数量增加仅为表象,实质在于气血相随、营卫调和的整体改善。

比较道家胎息与现代呼吸训练,其独特处在于"神气相守"的炼养维度。《胎息经》强调"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这种意识调控下的呼吸暂停,较之单纯屏气训练,更能激发"心肾相交"的生理效应。肾间动气(命门之火)得心君之神明主宰,自然生化无穷,此即"气为血帅"的深层机制。

今人研习胎息,当遵"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训。建议初学可分三步:先以"数息法"达至《庄子》"坐忘"之境,次修"闭息法"体会《周易参同契》"真人潜深渊"之象,终至"真息法"契合《清静经》"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的妙境。如此修炼,方不负先贤"艺即道之有形者"的谆谆教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