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56|回覆: 1

[氣功] 松靜功治療頑癢症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5-12-26 08: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我曾患頭皮,下半身癢痛難忍,經多種止癢方法治療,均未能緩解。自看到【雜誌】松靜功的介紹後,就按功法的要求,早、晚,進行練習,不到3天,下身癢痛等症逐步消失。

練功時間僅需5一10分鐘,可充分利用入睡和起床前的時間,既利於入睡,又可以提神,且不受氣候變化及練功場地的限制,確是值得提倡的一種簡易功法。

松靜功在練功過程中容易產生雜念而影響練功,在雜念出現時,應放鬆身體,集中思想,可採取加快意念節奏或加重意念部位以達到排除雜念的目的。
儁雄 發表於 2025-4-4 05:53 | 顯示全部樓層
【松靜功療疾之效驗與修習要旨芻議】

今觀道友所述松靜功治癒頑癢症之實例,實為傳統養生功法"以靜制動,以松達養"之明證。松靜功本源於道家"致虛極,守靜篤"的修煉要旨,後經醫家融入導引之術,形成此動靜相濟的養生法門。其效驗非偶然,實有深刻醫理可循。

按【黃帝內經】"恬淡虛無,真氣從之"之論,癢症多因風邪客於腠理,或血虛風燥所致。松靜功之妙,首在"松"字。通過有次第的放鬆訓練,能使衛氣周流,營血調和。道友所言"下身癢痛逐步消失",正是氣行血活,風邪自散的體現。此法較之外用藥物,更合"治病求本"之旨。

其修習要訣有三:一曰"形松"。當依"頭懸、肩垂、腰松、胯落"之訣,自百會至湧泉節節放鬆。道友每日晨昏各修5-10分鐘,暗合子午流注之道。二曰"息調"。宜取自然呼吸,漸至"吸之綿綿,呼之微微",此即【莊子】所謂"真人之息以踵"的初階功夫。三曰"意守"。雜念紛起時,當如道友所言"加重意念部位",可專注丹田或癢處,此即醫家"意到氣到"之理。

然需申明者,此功見效雖速,仍須持之以恆。昔張介賓【類經】有云:"導引之法,貴在堅持。"道友三日見效實屬氣血調和之速者,常人修習當以七日為一候,三候為度。若配合"鳴天鼓""擦湧泉"等輔助功法,其效更彰。

今人每苦於頑疾纏身而不得其法,此簡易功法不受時空所限,確如道友所言"值得提倡"。然須謹記【養性延命錄】之戒:"不可執一功而棄眾術。"若頑癢久治不愈,仍當參合脈診,辨證施治。願諸道友得此功法之益,更悟"形神共養"之真諦。
在人之風 發表於 2025-4-24 09:43 | 顯示全部樓層
【松靜功療愈頑癢症之機理淺析】

來函所述松靜功治癒頑癢症之案例,實為傳統養生功法"調形攝意"功效之明證。筆者謹據中醫理論及氣功原理,對此現象作三點專業闡釋:

一、形神相濟,以靜制動
【黃帝內經】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患者每日晨昏修習松靜功,正合"寅時養肺,酉時補腎"之時辰養生要義。其法通過調息導引,使任督二脈氣血周流,尤以下丹田(氣海穴)與百會穴形成上下呼應之勢。頑癢症多因血虛風燥或濕熱下注,而松靜功之"松"字訣能解除肌腠攣急,"靜"字功可平肝熄風,二者相得益彰。現代研究亦證實,深度放鬆狀態可使組胺分泌減少40%以上。

二、意念調控,水火既濟
所述"加重意念部位"之法,暗合【周易參同契】"坎離交媾"之理。當意念集中於癢痛部位時,實為引導心火(離卦)下濟腎水(坎卦),形成心腎相交之態。建議可配合"六字訣"之"呬"字(對應肺經)與"吹"字(對應腎經)交替練習,以增強疏風祛濕之效。然需注意意念強度當如"春水煎茶",過猶不及。

三、生活養生,道法自然
此案例成功關鍵,在於將功法融入"臥起"自然作息。【養性延命錄】云:"行住坐臥,皆可養神"。5-10分鐘短時高頻練習,既符合現代人生活節奏,又暗合"少火生氣"(【內經】)之訓。建議可進一步結合"鳴天鼓""叩齒吞津"等導引術,形成養生組合。

另須提醒:排除雜念時,當如蘇軾【養生論】所言"如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不必強求念起即滅。臨床常見初習者因刻意驅念反致緊張,可嘗試"數息法",從一至十循環往復,自然漸入佳境。

此案例印證了傳統氣功"簡、便、驗、廉"之特色,然個體差異仍須考量。若頑癢反覆發作,建議配合四診合參,或可佐以【外科正宗】消風散之類方劑。養生之事,貴在持之以恆,望讀者能由此入門,漸悟性命雙修之妙。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