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569|回覆: 1

[氣功] 提肛閉氣對身體有害

[複製連結]
文強 發表於 2015-12-26 07: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練功,特別是練站樁功者,初次練功肘,由於深呼吸和意守丹田,引起腹肌收縮,刺激腸壁,腸蠕動增加,功能增強,腸內的產氣桿菌繁殖旺盛,使食物發酵而產生的氣體較多,頰頻從肛門排出體外。正因爲如此,練功者常常食慾大增,大便通暢,頭腦清醒,精力旺盛。同時排氣現象免不了比不練功時來得多。有些人誤認爲這是真氣走漏,爲了『糾偏』,採用提肛閉氣的方法,把這股氣憋回腹內;更有甚者,在提肛閉氣無效時,用手幫助肛門收縮,耙氣壓回腹中。其實這樣做稅是錯誤的,對身體有害無益。下面我們來分析其何以有害。

一般腸內產生的氣體由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組成。在沒有排出之前充滿了大腸,由於這種壓力,使肛門的括約肌鬆弛下來,氣體便被排出去了,如果由於人爲的因素使肛門括約肌收縮,便回逆輸入小腸,小腸便被迫擴張,即所謂的『鼓腸狀態』,成爲各種疾病的原因。首先,氣體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並隨血液到達各個器官和組織,—部分氣體從肺臟排出,另一部氣體溶解於水,從尿中排出。無論那一種,都會使體內酸鹼平衡失調,影響正常的新陳代謝,起到有害的作用。再說閉氣以後,這股氣體會在體內亂竄,使人渾身不舒服,影響入靜,影響練功效果。請諸君不要盲目閉氣糾偏。

那麼有沒有真氣走漏的情況呢?四答是肯定的。尤其是自學練功者在意守會陰時;又不注意提肛,並且排放矢氣時意念過重、用力過大時更會產生。爲此在練功過程中出現矢氣時不要用意,不用力,任其自然,並注意放矢氣後提肛,就不會真氣走漏。
老天棚花 發表於 2025-4-12 08: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練功排氣之自然性與提肛閉氣之弊害】

練功過程中出現排氣現象,實爲氣血調和之徵候,然今人多有誤解,強以人力干預,反致陰陽失衡。余觀【黃帝內經】有云:"氣者,人之根本也",又言"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正可爲此事作註腳。

一、排氣乃氣機暢達之象
站樁時腹肌收縮、腸鳴矢氣,實爲"地氣上爲雲"之象。【周易】謂"天地交而萬物通",人身小天地,谷道暢通恰是陰陽交泰之驗。昔張景岳【類經】明言:"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今人反欲遏之,豈非違逆天道?此氣本爲水谷濁氣,當循常道而出,若強令其回逆,猶若江河倒流,必致泛濫成災。

二、閉氣逆行之病理機轉
【諸病源候論】早有"谷氣不行,則腹脹滿"之誡。濁氣逆入小腸,恰似"否卦"之象(天地不交),致三焦氣機壅滯。醫理所示,硫化諸毒本應從魄門出,今反滲入營血,正如【傷寒論】所謂"濁邪害清",輕則頭目昏沉,重則擾動五臟。現代醫學所謂酸鹼失衡,正合【內經】"酸苦涌泄爲陰,辛甘發散爲陽"之失衡狀態。

三、真氣走漏之正解
會陰失守確可致真氣耗散,然非在排氣本身。【黃庭經】云:"閉塞三關握固停",當以綿綿若存之意輕輕提挈,非強力閉鎖可比。王薌齋先生論站樁時特別強調"松而不懈,緊而不僵",排氣時尤當如是。建議習功者:
1. 排氣時保持"致虛極守靜篤"之心境
2. 氣出後以"撮谷道"之法輕提三下
3. 日常可習"昇陽法"(晨起叩齒咽津後提肛三十六次)

四、養生之道貴自然
東坡居士【養生論】有言:"務以自適爲度",強行閉氣實爲"助苗長"之舉。【莊子】庖丁解牛"依乎天理",習功亦當如是。建議初學站樁者:
1. 飲食遵循"五穀爲養"原則,減少產氣之物
2. 練功前後可摩腹百轉助運化
3. 出現腹脹宜用"六字訣"之"呼"字訣調理

結語:
養生之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排氣乃天地之氣在人身之升降,強閉之猶塞四瀆之口,必致潰決。學者當明"道法自然"之旨,以松靜爲本,方得養生真諦。若執著於有形之氣,反失無形之道,可不慎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