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621|回復: 0

[气功] 初探意守上丹田的作用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5-12-24 16: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意守上丹田练功,经临床实践证明,对于气虚下陷、头畏风寒、脑贫血、低血压等病患者,有相当显著的疗效。不仅如此,更行起凝神、聚气、会精,即结丹的作用。

上丹田的位置在两眉中间(印堂)后行三寸处,或者说在头顶泥丸宫(囟门)下行三寸处。说法不同,却殊路同归,它们的立体相交处恰在脑内的同一地方,相当于现代医学称之为“脑垂体”的位置。因此,意守上丹田似可以理解为是用意念的作用去刺激内分泌腺的调节中枢—脑垂体。

脑垂体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分泌腺,可分泌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素、促甲状腺素、卵泡刺激素、加压素、催产素等多种激素,并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在练功中因意守上丹田直接刺激脑垂体,促使激素分泌旺盛,大量激素进入血液循环之中,一方面维持了机体内环境各种成分的相对稳定,祖国医学称之为阴阳平衡,同时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以及生殖等都有重大的调节作用。

现代医学实践业已证实,刺激脑垂体可以促使加压素的分泌,加压素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它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包括冠状循环和肺循环)收缩,因而使动脉血压升高。随着血压的升高,可反射性地使心跳变慢,并使脑血管和肾血管舒张。这与中意守上丹田具有升压作用相吻合,难怪气功疗法中一再强调,心火上炎、肝阳上亢以及高血压等患者不宜意守上丹田练功。即使是正常血压练功者,初学意守上丹田时,也会产生血压升高的效应,如轻度的头晕脑胀等,随着练功的深入,这些现象便会消失。血压也不会因意守上丹田时间的延长而无止境地升高,因为“激素分泌调节中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即负反馈调节的存在,负反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结果都是使腺体的分泌保持适当的范围,不致过强或过弱”。但是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确实得到了相应的增强,使机体更能适应复杂的外界环境,进而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金尤 發表於 2025-7-27 14: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意守上丹田的医理与修行要旨》

拜读《初探意守上丹田的作用》一文,深感作者融贯中西之学术功力。今不揣浅陋,试从传统丹道与医理角度补苴罅漏,以就正于方家。

一、上丹田定位考辨
《黄庭经》云:"天庭地关列斧斤",所谓"天庭"即上丹田所在。《紫清指玄集》明确指出:"眉心入三寸为泥丸宫",此说与文中现代解剖定位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然需辨明者,道家所言三寸乃同身寸法,以习者中指中节横纹为准,非绝对尺度。历代丹经虽表述各异,然"七窍相通,窍窍光明"(《性命圭旨》)之要旨,正与文中"立体相交"之说暗合。

二、医理机制阐微
《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头者精明之府",上丹田实为元神所居。其调节之妙,非独现代医学所谓激素分泌,更在于"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的整体平衡。张景岳《类经》注云:"脑为髓海,乃元阳之室",意守此处确能"还精补脑"(《周易参同契》)。文中论及负反馈调节,恰合《金丹四百字》"铅汞归真土,身心寂不动"之旨,正见古人"亢害承制"(《素问·六微旨大论》)之智。

三、修行禁忌申明
《钟吕传道集》特别警示:"火候差失,则水火交战。"高血压患者本即"龙雷之火上炎"(《医宗金鉴》),若强行意守上丹田,恐致"离宫有眚"(《周易》离卦)。初学者出现头胀,实为"水火未济"之象,当遵《入药镜》"初结胎,看本命"之训,循序渐进。建议配合"赤龙搅海"等导引术以引火归元。

四、实证修持建议
1. 筑基阶段宜先守下丹田,待"气满任督自开"(《医道还元》),再移神上田
2. 可采用"似守非守"(《乐育堂语录》)之法,避免用意过重
3. 晨起卯时(5-7时)修持最佳,因此时"阳气在首"(《灵枢·营卫生会》)

结语:
意守上丹田之妙,实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周易·说卦》)的性命双修之道。然须谨记《悟真篇》"始于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的修行次第,不可躐等而进。今人幸得中西互参之便,更当以严谨态度践行古法,方不负先圣垂训。
你我成成 發表於 2025-7-28 14: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意守上丹田的医道机理与修持要义》

拜读《初探意守上丹田的作用》一文,深感作者融贯中西之学术功力。今不揣浅陋,就传统丹道与现代医学之会通处略陈管见。

按《黄庭经》所言"脑神精根字泥丸",上丹田实为三丹田之枢要。历代丹家对其定位虽有"眉间三寸"与"囟门下三寸"之异,然《云笈七签》明言"泥丸有九真,皆列位乎其中",其要旨在于把握脑府核心区域。现代医学指认为脑垂体所在,恰与丹经"泥丸宫主统百神"之说暗合,此乃形神相即之妙证。

考诸《内经》"脑为髓海"之论,意守上丹田实具双重调节之效:一则通过垂体-靶腺轴调节气血阴阳,二则依"神返身中气自回"之理凝聚先天祖炁。文中所述升压效应,正合《钟吕传道集》"还精补脑"之功验。然须明辨者,此乃"小还丹"阶段气机初动之象,若至"大还丹"境界,则血压反归平和,此即《悟真篇》"阳火阴符自升降"之玄机。

修持要义有三:其一,须恪守"勿忘勿助"之训,如《金丹四百字》所言"以神归气穴,丹道自然成",强守反易扰动相火;其二,当参酌《伍柳仙宗》"性住气自回"之法,先澄心遣欲,后自然神凝气聚;其三,需明辨体质,阴虚阳亢者当从下丹田筑基,遵《性命圭旨》"开关展窍"次第。

今人每以激素分泌释丹道效验,虽具启发,然未臻究竟。昔张伯端《青华秘文》早明言"元神见则元气生",真机在于神气交感而非单纯物质转化。现代研究证实冥想可调节前额叶-边缘系统功能,此即传统"调心炼性"之科学印证。

学者当知:意守之法贵在"似守非守",若执泥形体定位,反落形而下之窠臼。程子有云"心要在腔子里",朱子释为"存养此心之谓",正与上乘丹法心传相契。愿与诸道友共参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