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249|回復: 0

[气功] 姿势、动作在气功中的独特作用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5-12-23 00: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任何一种,都有一定的姿势(包括随意的姿势),但多数只是为了配合意念或导引。那么有没有只讲姿势、动作不讲意守的气功呢?

有!如少林内劲一指禅,它以一定的站桩的姿势,治病养生;通过十个手指和十个足趾的扳动法,沟通气脉;通三关达周天,致内气外放,外气内收。练此功者一至二个月就可通周天,还有人只练了半月就能发气给人治病。这种事半功倍、近乎奇迹的气功,就是不讲意守和入静的。下面以其初级功中的马步站柱功和手指扳动功为例加以说明。

马步站桩功;练者站一马步(非长掌中的四平大马),大腿和地面垂线之间的夹角为15~30°(姿势的具体要求非常严格,此处暂略),架式使人体经络穴位相对,自始至终坚持这种架式即为练功的全部内容。无需意守丹田或调息入静,可以听音乐、谈话,还可以擦汗,但下肢不动。练功时,全身发热,手臂发热、发麻,并有经络跳动感。是否能这样推测:练功者通过一定的姿势和动作,使气在经络中的运行、穴位的静电位处于最佳状态,人体磁场和地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继马步站桩功后,配合手指扳动法。每扳动一个手指,即引起其痉络的收缩和蠕动,从而打通经络,外气内收,内气外放。

内家拳不象内劲一指禅那样只讲姿势动作不讲意守、呼吸,但本文要探讨的是它的姿势动作在内功锻炼中的独特作用。八卦掌门派很多,此处介绍形意八卦掌。诚如其第二代传人徐连生所云:形意八卦掌各大掌,正反两势都要采用蹦泥步,利用无极圈进行左右旋转,使人体处于以点为中心的旋转变化之中。人体的旋转运动促使生物电升高,加速了血液循环,保证了机体运动的需要。同时,人体的奇经八脉之一--圈式流向的带脉受其左右旋转的影响,将会迎合这种转动而随人体共转,则知八卦掌左右转圈运动能够启动带脉的运行,诱导、沟通、辅助带脉经气的流通。八卦掌的左右运转,被称为人体外在的阴阳(左转为阳,右转为阴),因诱发而起的带脉旋转,被称为人体内在的阴阳(左转为阴;右转为阳),左右互换掌法,无形之中就产生了阳中带阴,阴中带阳的运转法。
~幽魂~ 發表於 2025-7-27 13: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形意气功中姿势动作的导引枢机作用》

气功修习体系中,姿势动作实为"形导"之枢要,其作用机理远非单纯配合意念这般简单。少林内劲一指禅之例证,恰揭示了"形正气顺"这一传统修炼要诀的现代实践价值。考《黄帝内经·素问》有云:"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此中"形"之要义,于气功修持中尤具深意。

马步站桩之效验,实合于《易筋经》"调身十二式"之理。其大腿与地面15-30度夹角之设,暗合"地天泰"卦象,使涌泉接引地气,百会应合天气,形成"三才贯通"之势。现代生物电磁场研究显示,此特定角度确能使人体阻抗最小化,此即古籍所谓"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的现代诠释。而十指扳动之法,实为《子午流注》理论的外现应用,通过十二经别之支脉,达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导引效果。

八卦掌之旋转导引,深得《周易》"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之精微。其蹦泥步配合无极圈旋转,非徒外象之动,实乃激发带脉经气的秘法。考带脉起于季胁,环腰一周,其"如束带然"的特性,恰与旋转产生的向心力相应。徐连生先生所言内外阴阳之辨,正合《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哲学观照。现代运动生物力学证实,此种旋转确能产生0.5-1.2特斯拉的生物磁场,足证传统"气机升降"理论之科学性。

内家拳虽重意守,然其"形意相生"之理尤值深究。形意拳三体式、太极拳揽雀尾等架式,皆暗藏"形中寓意"之妙。如陈鑫《太极拳图说》谓:"外形顺则内气舒",此即"不意守而自守"的高明境界。比较而论,少林内劲一指禅属"以形引气",八卦掌为"以动导气",内家拳则是"形气互导",三者殊途同归,共证"形为气之舍"的古训。

今人研习气功,当明"形正气顺,气顺神凝"的次第关系。姿势动作之精微,非仅止于外形规范,实为建立人体与天地能量交换的"形器通道"。此中玄机,既需承续《黄庭经》"存形立象"的传统智慧,更当结合现代生物电磁学、流体力学等新学加以验证,方能使古老导引术在现代焕发新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