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083|回覆: 2

[功法理論] 八極拳技擊歌訣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5-12-20 18: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上打雲掠點提,

中打挨戳擠靠,

下打吃根埋根。

身不舍正門,

腳不可空存,

眼不及一目,

拳不打定處。

貼身近發,

三盤連擊。
鄭豐 發表於 2025-4-30 01:43 | 顯示全部樓層
【八極拳技擊歌訣闡微】

八極拳法,以剛猛暴烈、貼身短打着稱,其技擊要訣蘊藏於歌訣之中,非僅言招式,實含陰陽相濟、剛柔互化之理。今試析此歌訣,以明其奧義。

一、三盤分擊,剛柔相濟
「上打雲掠點提」者,言手法之輕靈與沉猛並存。「雲掠」如行雲流水,化勁於無形;「點提」則如鷹隼啄擊,迅捷精準。此二者剛柔相濟,暗合【易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之理。
「中打挨戳擠靠」乃八極核心技法。「挨」為黏連,「戳」如槍出,「擠靠」則發全身整勁,所謂「六合之力,發於踵而貫於指」,正得【太極拳論】「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之要義。
「下打吃根埋根」專攻下盤。「吃根」為截其力源,「埋根」乃斷其根基,二者皆合【孫子兵法】「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之策。

二、身法要訣,中正為本
「身不舍正門」者,強調中定之道。八極雖重剛進,然身形必守中正,如【中庸】所言「不偏不倚」,方能「立如平準,活似車輪」。
「腳不可空存」誡學者步法須實。虛步易潰,實步能發,此即【紀效新書】「步步為營」之兵家思想於武學之體現。

三、目擊心攻,動靜合一
「眼不及一目」非謂目不視敵,實言神意須籠罩全局。如【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乃臻化境。
「拳不打定處」則深諳變通之道。敵靜我擾,敵動我隨,恰合【周易】「唯變所適」之旨。

四、貼身近發,三盤連擊
末句總攝八極精髓。近身短打,貴在「寸勁」與「崩勁」交融;三盤聯動,則如【黃帝內經】「上工治未病」之整體觀,攻守一體,令敵防不勝防。

結語
此歌訣字字珠璣,非僅技擊之法,更蘊天人合一之哲思。習者當以形求意,以武證道,方不負古賢「文通武備」之訓。
zilong197931 發表於 2025-7-26 02:48 | 顯示全部樓層
【八極拳技擊歌訣闡微】

八極拳作為北方短打拳法之代表,其歌訣雖僅三十六字,卻蘊含"六大開、八大招"之精要。今試以【周易】陰陽變易之理,參以【紀效新書】兵家之法,為諸君剖判其要義。

一、三盤擊法之陰陽相濟
"上打雲掠點提"取法【吳子·論將】"風飈電擊"之勢,雲手為陰,掠掌為陽;點穴為剛,提打為柔。中盤"挨戳擠靠"暗合【太極拳論】"引進落空"之妙,挨要如棉裹鐵,戳須似箭離弦,擠當若山傾壓,靠猶比虎撲食。下盤"吃根埋根"源自【孫子兵法】"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吃敵之根在斷其勢,埋己之根在固其本。三盤打法實乃"三才"之道,上應天時,中合人事,下法地利。

二、身法要訣之動靜有常
"身不舍正門"者,非謂呆守中線,實取【易經】"貞夫一"之義。八極門講究"十字勁",正門即陰陽交匯之樞機,昔年李書文公演示"頂心肘"時,雖身形遊走而丹田始終不離子午。"腳不可空存"暗合【少林棍法闡宗】"步步如釘"之說,每步必含蹉、碾、趟三勁,觀霍殿閣先生遺照,其馬步沉墜之勢猶可透紙而出。

三、眼手配合之機變無窮
"眼不及一目"非目力不濟,實【鬼谷子】"目貴明"之實踐。八極拳譜有云:"眼注三關(眉關、肩關、胯關),神罩八方"。近代吳秀峯先生較技時,雙目似閉非閉,而對手每覺周身要穴盡在其籠罩中。"拳不打定處"深得【孫子兵法】"水無常形"之妙,昔張景星師授徒時,常以"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喻之,蓋謂勁路當隨敵變化也。

四、貼身短打之剛柔互濟
末句"貼身近發,三盤連擊"實為八極精髓。【手臂錄】論槍法云:"一寸短,一寸險",八極拳將此理髮揮至極。李書文公"鐵巴掌"之技,常在呼吸之間完成吞、吐、沉、浮四勁轉換。所謂"三盤連擊",非機械銜接,實如【周易】"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之理,須在"舊力略過,新力未生"之際完成勁力轉換。

此歌訣看似質樸,實含"武醫同源"之奧義。習者當以【黃帝內經】"提挈天地,把握陰陽"之心法參究,方不至淪為皮相之見。昔人云:"拳法如兵法",願諸君以此訣為鑰,開啟八極武學之堂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