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709|回复: 0

[气功] 道家导引十九法

[复制链接]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15-12-20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 该导引法包括了全身各个部位的动作,配合以呼吸吐纳,并要求做到呼吸深、细、绵、长,不令耳闻。

导引十九法,出自道教养生修炼典籍《正一法文修真旨要》。该法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道教早期导引养生法。其19种术势,都是在两晋南北朝至时期较常见的动作与名称,而以此法较为集中全面。该导引法包括了全身各个部位的动作,配合以呼吸吐纳,并要求做到呼吸深、细、绵、长,不令耳闻。这套功法无论就动作的完善性还是科学性方面,都堪与近现代流行的徒手健身体操相媲美。

凡觉身体昏沉不通畅,即行导引十九法:

第一,两手更相扭捩,如洗手状;

第二,两手浅叉,翻复向胸;

第三,两手相捉,共按膝上,左右同;

第四,两手相叉,叉重按左右[月坒]①,徐徐拔身,左右同;

第五,如挽一石弓余力②,左右同;

第六,作拳向前筑③,左右同;

第七,如拓千斤之石④,左右同;

第八,以拳却顿⑤,此名开胸,左右同;

第九,大坐斜身,偏倚如排山⑥,左右同;

第十,两手抱头,宛转脑上,此名开胁,左右同;

第十一,两手据地,缩身屈脊,向上三举之;

第十二,两手反捶背上,左右同;

第十三,大坐伸脚,两手相叉反掣⑦;

第十四,两手据地,左右顾盻⑧,此名虎视左右;

第十五,立地反拗身,向后三举之;

第十六,两手急相叉,以脚踏手中左右摇,左右脚更为之;

第十七,起立,以脚前后踏,左右同;

第十八,正坐,伸脚当心⑨,两手勾脚上著膝上,以手按左右;

第十九,手直上指天,直下指地,左右同。

右十,每日为之,补益延年无病。若不能尽为之,于中取好者常效一两般,则血液通流无病。当为之时,勿当风,仍须闭气,每一服了,须吐气不令耳闻也。

《正一法文修真旨要》

注释:

①[月坒](bì必),通“髀”。肋下髀骨部位。

②石(dàn但):重量单位。120市斤为一石。此处意为用力作开弓动作。

③筑:击、打。此处为冲拳动作。

④拓:举、擎。此处指双手用力上举,如同举起重物一般。

⑦却:向后。顿:振动。此指双手平展向后作扩胸运动。

⑥大坐,伸腿而坐。斜身,躯体斜转。偏倚如排山,双手侧向用力平推,如同推重物一般。

⑦掣:牵引、拽。此为双手背后相叉,向后牵引。

⑧盻(xì系):怒视。

⑨伸脚当心:屈腿,膝顶胸部。
苏井 发表于 2025-5-25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门导引十九法探赜——兼论早期道教养生术的体系化特征》

《正一法文修真旨要》所载导引十九法,实为两晋南北朝道教养生术之集大成者。此法以"形气兼修"为要旨,通过十九式导引术势配合"深、细、绵、长"的吐纳之法,体现了早期道教"形神相须"的养生思想。考其源流,当与《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之说一脉相承,又融摄了《黄帝内经》"导引按跷"之术,形成系统化的身体修炼体系。

其术势设计颇具章法:前八式着重上肢关节开合(如扭捩、按膝、开弓等),暗合《云笈七签》"关节本空虚"之理;九至十四式侧重脊柱扭转(如排山、开胁、虎视),体现"督脉为阳经之海"的医道观念;末五式则统合全身运动(如踏摇、指天地),符合《黄庭经》"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的身神观。尤值注意的是"勿当风""闭气吐纳"等要诀,正是对《养性延命录》"行气导引,避风如避箭"原则的具体实践。

此法科学价值有三:其一,动作编排符合现代运动生理学"渐进负荷"原则,从局部到整体形成完整训练链;其二,"吐气不令耳闻"的要求,实为通过控制呼吸频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精妙法门;其三,强调"不能尽为则择效一二",体现因人制宜的个性化养生智慧,与《千金要方》"小劳之术"异曲同工。

较之马王堆《导引图》的单一动作,此十九法已形成完整训练体系,其价值不仅在于动作本身的养生功效,更在于构建了"形-气-神"三位一体的修炼模式。当代研习者当注意:闭气法需循序渐进,脊柱扭转动作应量力而行,建议辅以站桩筑基功夫,方得导引真谛。此道门秘传实为中华养生文化之瑰宝,值得深入挖掘研究。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壬午月戊戌日|黃帝4722年五月初三日卯時| 2025/5/29/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