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048|回復: 2

[散打] 现代散打摔法技术的技巧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散打是一种激烈的对抗运动,是一种集踢、打、摔于一体的运动,摔法在散打中起的作用不能忽视。熟练地掌握摔法技术,成功地运用摔法动作,是得分取胜的有效手段,同时还给对手在精神上造成很大的压力,极大的消耗对手的体力。在这几年的国内国际比赛中,摔法的运用不断地变化更新,而在国际比赛中中国队员的摔法更是出尽了风头,也为多场比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因而散打技术中的摔法成为运动员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技术。现就实战中结合技术的特点介绍几种摔法。

进攻贴身摔:进攻贴身摔是一种具有较大威力的摔法技术,主要是运用对手进攻间隙或打空贴近对手的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摔法。进攻时贴近对手用拳、脚夹击对手化解对手的攻势,并贴近对手抓把,运用推、别、勾、压等技术摔倒对手,在进攻贴近对手后,要迅速出手控制对手的身体的重心,让对手的身体重心偏离,以便自己做动作,适合于别腿摔,抱腰摔,夹颈摔。

换位抢点摔:这是一种在攻防中,在毫无预兆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一种摔法,这种时机在很短时间内出现,没有明显的迹象,要求运动员有较强做动作的意识。在双方攻防的转换过程中,一方突然变位或进攻打空,两人立刻靠近,互相变把换位,都不能找到合适的发力点,这种时机出现时,应用手抱住方的胯部,或用脚抵住腿部,使对手不便发力,对方力图摆脱不利时,应抢先脱手,抓住对手换式的时机,用顶靠、抱摔迅速发力摔倒对方。

顺势借力摔:在攻防中,双方接触后往往会出现搂抱、推、拉、扛、缠的斗劲较力的对抗,双方会相向用力,阻抗对方,谁也摔不倒对方。这时可以顺势借力,牵带对手,引进落空,可以使对手因发力过猛或发力不当而跌倒。在借力摔的过程中,不管是左右转还是向前推顶,都应做到顺势,让对手加大发力,然后利用步法的移动来辅助摔倒对方。

防守还击进身摔:它是一种看似防守的摔法,是在防守后退中接到对手的拳或手而进行的还击摔法,主要运用在对手进攻凶猛、技术动作单一、在对手进攻不到位时,抓住时机接住对方肢体摔倒对手,如对手进行侧踹进攻时因向左右或后撤步,用手臂来保护自己的有效部位,利用步法的配合,看准时机接住进招,用抱腿过背或抱单腿涮等动作摔倒对手。

总之在各种摔法中,应抓住时机,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在步法的配合下做动作,只要时机判断准确,把位得当,步法到位,就能摔倒对手。
松禅 發表於 2025-4-19 1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散打摔法技术的实战要义与理法体系》

散打摔法乃"踢打摔拿"四技中之枢机,其技法之精微,实与《孙子兵法》"以正合,以奇胜"之道暗合。今观现代散打竞技,摔法已非单纯角力之术,实为融合力学、心理学与战术思维的综合技艺体系。试析其要:

一、贴身近战之"合"字诀
《纪效新书》云:"短兵相接,贵在神速。"进攻贴身摔正合此理。其要在于"三合":手足合击破势为先,身形合位控轴为要,劲力合发制敌为本。尤须注意"欺身如盗,把位如锁",在对手旧力略过新力未生之际,以勾别压推诸法破坏其"立木"之态。昔年戚继光《拳经》所述"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于此体现尤深。

二、换位抢点之"机"字诀
此技深得传统武术"听劲"之妙。双方缠斗时,胜负往往决于瞬息万变之机。高手对决,当如《吴子》所言"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在双方重心交替变换的0.3秒间隙,以"蜻蜓点水"之势控其胯膝要枢。此时手法贵在"松活",步法重在"闪赚",正如明代俞大猷《剑经》所云:"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

三、顺势借力之"化"字诀
此乃太极"四两拨千斤"之理在散打中的活用。当双方形成"顶牛"之势时,当循《周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之道,采用"引-偏-转"三重劲法:先引其劲路入空处,再偏其重心轴线,终转其势能为己用。清代王宗岳《太极拳论》"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正是此中三昧。

四、防守反击之"伏"字诀
此技暗合《鬼谷子》"欲张反敛,欲取反与"的谋略思想。表面退守实藏杀机,犹如古兵书所谓"示之以弱而蓄之以强"。接腿摔等技法尤重"三节"配合:梢节(手)接化要轻灵,中节(身)转换要圆活,根节(步)稳固如磐石。昔年少林擒拿谱云"顺势借力如顺水推舟",正是此理。

今观国际赛场,我国选手摔法独步天下,实因深得传统武术"以巧破力"之精髓。然习者当知,摔法之妙不在招式繁复,而在《孙子兵法》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主动权掌控。建议习练者以"明理、知势、善变"为纲,配合现代运动力学分析,方能在实战中达到"摔人如薅草"的化境。

(全文798字)
薛奔玄 發表於 2025-7-1 06: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散打摔法之技击要旨与实战枢机》

散打之道,以踢、打、摔三法为体用,而摔法尤重"顺势成巧"之妙。昔《纪效新书》言"拳打不知",今观摔法之变,实为"摔其不备"之艺。今就实战四类摔法,析其技理,明其枢机。

一、进攻贴身摔:以近取势,制其根节
此法合于《手臂录》"逼靠"之理,贵在"欺身夺位"。当敌拳脚将发未发之际,以拳脚为饵诱其旧力已过、新力未生,迅即进身控其重心。昔戚继光《拳经》云"顺其力而破之为巧",抱腰、夹颈诸式,皆须先以双手如锁扣敌肩颈腰胯,复以膝足别其下盘,形成"上惊下取"之势。尤须注意"三节相照"——上肢把位、躯干贴靠、下肢别绊须一气贯穿,若《少林棍法阐宗》所谓"上下周全,无有不胜"。

二、换位抢点摔:阴阳相济,后发先至
此技暗合太极拳"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之要。双方缠斗时,需以"听劲"察其力道转换,如《内家拳法》所言"如秤称物,随高就低"。当敌我把位交错、劲力对峙之际,突以胯为轴旋身换势,或顶其髋关节使力不得发,或勾其足踝破其根基。昔苌乃周《苌氏武技书》强调"夺位如夺城",抢点之妙正在于毫厘之间夺其发力先机。

三、顺势借力摔:因敌成势,四两拨千钧
此乃《周易》"柔乘刚"之道在武学之体现。双方角力时,不可硬抗顶牛,当如《太极拳论》"舍己从人"之训。敌前推则引其臂而添腿,敌后拉则送其腰而踢胫,犹若溪流导洪,使其力反噬其身。昔吴殳《手臂录》云:"诱之使来,缓与之应",实战中可先虚接其力,待敌重心过界,骤然变向发力,如苍鹰折翼,其势自溃。

四、防守还击摔: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此法深得《孙子兵法》"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之髓。当敌猛攻时,非直退避让,而应如《剑经》"拍位"之说,以步法调距,手臂格挡化劲,同时蓄势如弓。接腿摔之要,在"接、引、落"三字诀:接其来势不顶不抗,引其力道偏离中线,落步转腰如磨盘碾谷。昔程冲斗《耕余剩技》言"退中寓进,守中有攻",正为此技写照。

要之,散打摔法之精微,在于"知机、顺势、合节"六字。知机者,察敌虚实之变;顺势者,循其力道轨迹;合节者,手足身法相合如环。《国术概论》云:"摔法非力胜,乃智取",习者当于实战中体悟阴阳开合之妙,方能臻于"无意之中是真意"之境。今观国际赛场,我国健儿摔法独步,实乃深得传统武学"以巧破拙"之三昧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